張之洞創辦的湖北織布局的企業地位

時間 2021-07-18 10:04:38

1樓:匿名使用者

張之洞創辦的湖北織布局是洋務運動時期的產物,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為民族自強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籌建湖北織布局時,引進了先進技術與裝置,但卻忽視了同時需要精進企業管理。張之洞作為企業的主事人,在人事選用、生產調撥、營銷制度上多有闕漏,這種管理不善,出現明顯的生產效率低下;

中國與西方上層社會在管理意識層面上差距較大,湖北織布局企業管理的實踐並不完全樂觀,多重主客觀因素交織下,創辦近代紡織企業卻能在摸索中前進,其中進步因素同樣寶貴。

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沒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還有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2樓:匿名使用者

湖北織布局是2023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籌設官辦織布局,從英國購置機器。2023年10月張調任湖廣總督,機器等裝置運到武昌,2023年織布局建成開工生產。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湖北省的工業基礎,那時張之洞在國外訂購的機器裝置,陸續向武漢起運,近代工業一直冷落的武漢三鎮,從19世紀90年代起便開始出現大辦近代工業的繁榮景象。

歷史對張之洞的評價是怎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貢獻

生平簡介

張之洞,人稱張香帥,自號抱冰老人,南皮人,東南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的創始人,中國高等師範學堂之鼻祖,中國幼兒園創始人(第一所幼稚園,選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國重工業奠基人。張之洞13歲中秀才,16歲中順天鄉試第一名(解元),26歲中會試第三名(探花)。

張之洞先為清流以敢諫聞名,號稱「牛角」,其戰鬥力非常生猛。後任山西巡撫和各地學官,後來長期任總督,2023年後任大學士,軍機大臣,2023年死,諡號「文襄」。 漢陽鐵廠全景

張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辦新式教育,二辦實業,三練新軍,四抵外辱。 張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時間內,中國經歷了三次嚴重的外國威脅:

中法戰爭時期張之洞處於兩廣總督的直接指揮位置,籌餉、調兵、用將、反對撤兵議和,為這場戰爭取得部分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戰事中的貢獻

在中日甲午戰爭中,他與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戰派不同,正確的認識到日本對中國的巨大野心,提出了「遷都、勤王、借款、購艦」的正確主張,並歷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戰的正確觀點:「戰即不能勝,豈可盡掃諸軍?彼孤軍遠征,糧彈皆靠海運,分兵守則軍勢弱,不守則接濟斷,彼時一敗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變中,他極力主張,鎮壓義和團,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指出:「自古亂民無以禦敵,流言焉能興邦」;「以中國之力與八國啟釁,不敗不已;八國乃聯軍入華,不勝不休」。

這在當時是正確的主張。

主要實業

張之洞的實業主要兩件,一件是督辦蘆漢鐵路(盧溝橋——漢口,大名鼎鼎的京漢鐵路,曾記否,北伐時京漢鐵路大罷工),另外一件是把內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以蘆漢鐵路的修築為契機,張之洞為了「圖自強,御外侮;挽利權,存中學」,在他主政的18年間,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應商戰、勸農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漢為中心,他先後創辦了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大冶鐵礦、漢陽鐵廠機器廠、鋼軌廠、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製革廠等一批近代工業化企業,居全國之冠,資本總額約1130萬兩**。

漢陽鋼鐵廠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並形成了以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為龍頭的湖北工業內部結構,武漢也一躍而成為全國的重工業基地。一些國內有影響的民營企業相繼產生。湖北的近代工業體系已初步奠定。

湖北經濟亦由此跨入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漢口由商業重鎮一躍而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國際**商埠。 2023年調任湖廣總督後,便主持興建湖北漢陽鐵廠和大冶鐵礦等重型企業。

漢陽鐵廠於2023年建成投產,開爐鍊鋼。鍊鐵廠共有鑄鐵廠、打鐵廠、機器廠、造鋼軌廠和煉熟鐵廠等6個大廠,4個小廠,兩座鋼爐,工人3千人,外國技師40人,這是我國第一個近代大型鋼鐵工廠。鍊鐵需要鐵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於是張之洞又派德國技師在大冶附近勘察,發現此處鐵礦蘊藏豐富,從而又興建了中國第一個用近代技術開採露天鐵礦——大冶鐵礦。

張之洞先後下令開發大冶三石煤礦、道士茯洑煤礦、江夏馬鞍山煤礦和江西萍鄉煤礦(安源煤礦,***曾在此領導工人罷工)。這樣,就以鍊鐵廠為中心,兼採鐵、和採煤和鍊鋼為一體,建立了我國近代第一個、也是遠東第一座的鋼鐵聯合企業。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興起,為我國重工業開了先河。

除此之外,張之洞還建立了我國首家系統完備的軍工廠——漢陽兵工廠,「漢陽造」從此聞名天下(漢陽步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近代軍事建設以及國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蘆漢鐵路建成之日,也是張之洞督辦粵漢、川漢鐵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間,湖北武漢在商業、工業、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確實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武漢城市早期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界標。

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度創新是關鍵。據統計,張之洞督鄂期間,設定各類新機構36個,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設,75%是按張之洞設。明確標示出張之洞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新機構的設定,既是張之洞銳意創新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會生產力、民族資產階級、新式知識分子、傾向革命的士兵,最終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設辦新式學堂

辦新軍辦新式學堂,大力引進人才,特別是留學生,對於留學生,張之洞一直優禮有加。張之洞熱心向日本學習,經他派往日本留學的學生達數百人。當時風氣雖開,而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

張之洞極力倡導,將自己的數位子孫都送往日本留學。學生出洋,之洞必送行,回國必設宴接風。總督衙門有一挑水人聽人說今天總督接風的是留學生某某,挑水人說:

「這學生就是我的兒子啊!」 張之洞對學生寵愛異常,凡是學生與官吏發生爭執或糾紛,張之洞往往偏袒學生一方。注意,那時候的留學生可不是1/4回國,3/4滯留。

可以想象武漢當時的風氣!對了張之洞還是六君子之一——楊銳的老師。 張之洞創辦新軍(曾記否,***,武昌起義!

楚望臺!)回任湖廣前夕,曾奏准將已經練成的江南自強軍護軍前營五百人調往湖北,「教習洋操,以開風氣」。 2023年(光緒二十四年),張之洞在省城東門外卓刀泉建立農務學堂。

2023年正式開學,聘請美國農學教習2人指導研究農桑畜牧之學。 2023年,農務學堂校址遷移到武勝門外多寶庵地方(今湖北大學校園),開設高等正科,改名為湖北高等農業學堂,並附設實驗場。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農業學堂和現今華中農業大學的前身。

張之洞還在湖北鐵政局內建立工藝學堂。課程有汽機、車床、繪圖、竹器、洋脂、玻璃各項製造工藝。張之洞改書院、興學堂、倡遊學,使包括漢口在內的武漢三鎮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近代教育體制。

傳統的書院教學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張之洞致力於書院改制,相繼對江漢書院、經心書院、兩湖書院的課程作出較大調整,各有側重,以「造真材,濟時用」為宗旨。在興辦新式學堂方面,其創辦的算學學堂(1891)、礦務學堂(1892)、自強學堂(1893)、湖北武備學堂(1897)、湖北農務學堂(1898)、湖北工藝學堂(1898)、湖北師範學堂(1902)、兩湖總師範學堂(1904)、女子師範學堂(1906)等等,則涵蓋了普通教育、軍事教育、實業教育、師範教育等層面。 縱觀張之洞的一生,始終保持著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對國家利益的維護以及對教育、實業的發展貫穿他的整個政治生涯;他為南疆抗法的偉大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也是武漢成為中國近代重工業基地的奠基人;他興建了貫穿中國的大鐵路,興辦的各種學校和新式軍隊培養了大量人才,並直接孕育了武昌起義的革命火種。

他是當之無愧的晚清第一功臣。

5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9·黃石)他任湖廣總督期間,曾開辦了大冶鐵礦、王三石煤礦等工礦企業,促進了黃石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位總督是張之洞。

張謇先後創辦過那些企業,張謇創辦的企業, 現在經營的還有那些?

張謇在南通所做的實業眾多,大多是與民生相關的各類工廠,逐漸形成工業區,還建了碼頭 發電廠 公路,成為中國早期民族資本主義的基地之一。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 370多所學校,許多學校與事業單位的興辦在當時都是全國第一。他為民族工業和教育事業的貢獻,被人們稱為 狀元實業家 張謇在當時對南通的建設已經...

小企業創辦的原則是,對創辦小企業的基本要求是

想要創業,建議您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專案,看自身是否具備相關專案的資質,找對專案之後腳踏實地努力。當然創業過程中資金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您啟動資金有限,可以通過小額貸款的方式來解決。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使用者提供安全便捷 無抵押 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

假如你準備創辦企業,你應當如何判斷你面臨的競爭 如何正確看待競爭

資金 環境,人才,技術,健康,政治等因素 假如你將來也創辦公司,準備怎樣成功經營自己的企業? 智立人力資源管理 如果想bai成為知名的經營者du,還要學會幫助別zhi人。位於新澤西州dao 笑校笑好人 三點,第一,股權激勵 第二,專業運營團隊管理 第三,政策支援。因為我都沒有所以我不開公司 如果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