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有哪些資訊傳遞方式,從古到今人類傳遞資訊方式的變化有哪些?

時間 2021-07-22 04:42:56

1樓:禾木由

1、驛傳,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在途中設有驛站,供傳遞軍事情報的**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傳統的郵驛僅用來傳達政令及軍情,民間通訊無法利用。

2、書信,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用語言文字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

3、電報,即時遠距離通訊方式,通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訊號的方式傳送出去,該訊號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使用的編碼是摩爾斯編碼。

4、**,通過電訊號雙向傳輸話音,設定在**通訊起點和終點的使用者側,能夠方便地實現終端使用者之間的呼叫和通話。

5、電腦,以資料庫管理系統為基礎,輔助管理者提高決策水平,改善運營策略的計算機技術。資訊處理具體包括資料的採集、儲存、加工、分類、排序、檢索和釋出等一系列工作。‍

2樓:匿名使用者

古至今都用聲音,和影象和文字的方式專遞資訊。

如果是遠距離的,比如古代戰爭中用狼煙,令旗等。

後來有用信件和書籍傳遞資訊的,

廣播和**發明之後就用無限電波和電流傳遞資訊了現在都是用手機和衛星傳遞資訊

從古到今人類傳遞資訊方式的變化有哪些?

3樓:白衣太史

最早bai是視覺傳遞,包括動作、表情du

、手勢等,現在也zhi仍在用。dao包括後來發展起來的烽回火、旗答幟、訊號燈等

其次出現的是聲音,包括喊叫,敲打等,現在也仍在用再次出現的是有形的記載物,包括甲骨、泥板、莎草紙、竹簡、紙,現在仍在用

再次出現的是依賴於電磁波的傳遞,包括**、電報、電視、網路、等,現在一直在用

4樓:

語言、送信 、飛鴿傳書 、烽火臺烽火 、河水漂流(樹葉) 、暗號 、快馬、手語、書信、旗幟 、**、電腦

從古到今的資訊傳遞方式有什麼變化

5樓:匿名使用者

從甲骨文雕刻到竹簡記錄,再直唐朝紙張的發明,可以通過飛鴿傳書,或寫書信付錢請人傳遞,再到近代有了郵局,直現代的網路時代e-mail,**。。。。

6樓:世芫功嘉澍

古至今都用聲音,和影象和文字的方式專遞資訊。

如果是遠距離的,比如古代戰爭中用狼煙,令旗等。

後來有用信件和書籍傳遞資訊的,

廣播和**發明之後就用無限電波和電流傳遞資訊了現在都是用手機和衛星傳遞資訊

古今資訊傳遞方式有哪些不同

7樓:河傳楊穎

一、傳遞媒介不同

1、現代資訊傳遞常是通過電磁波、多**進行傳遞;

2、古代資訊傳遞常是通過信使(人)、鴻雁、火光(烽火臺)、鼓聲等進行傳遞。

二、資訊載體不同

1、現代資訊傳遞載體通常為:手機、電報、電視等;

2、古代資訊傳遞載體通常為:尺牘、尺素、信箋等。注:

在我國古代,紙還沒有發明以前,常見的「信」是用漆書寫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牘。由於木牘一般一尺長,故又稱為「尺牘」。後來,有人把信寫在綢子上,叫做「尺素」。

擴充套件資料

追溯人類資訊傳遞方式的發展歷程,發現人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資訊傳遞方式,傳播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口語傳播時代:聲音符號口口相傳,同時期也有用約定的食物來傳遞和交流資訊,此為外體化媒介。

2、文字傳播時代:藉由石器、石器到甲骨、竹簡,再到紙張,傳遞文字資訊。

3、印刷傳播時代:人類掌握了複製文字資訊的技術原理,書籍、報紙雜誌承載了資訊傳遞。

4、電子傳播時代:電子傳播實現了資訊的遠距離和快速傳播,電報、**、電腦等電子媒介擔當了現代社會大量的資訊傳遞任務。

8樓:凶猛的熊貓

古代:烽火、驛傳

現代:**、信、電子郵件

古代資訊傳遞的方式: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9樓:小白龍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

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

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裡,再快要日行300裡,最快要求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時,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做流星。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裡。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時代 資訊傳遞的方式

評 價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資訊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資訊傳遞速度慢、資訊形式單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資訊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

速度快、資訊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資訊量大、資訊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10樓:匿名使用者

用驛站傳遞資訊

電子信使

資訊傳遞有哪些方法,當代資訊傳遞方式有哪些

蹲牆角丶逮紅杏 資訊傳遞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按照流向的不同,可以有單向傳遞 反饋傳遞和雙向傳遞三種方式。單向傳遞是傳遞者到接收者的單方向傳遞,如組織內部下達各種簡報,上報各種報表,報紙上公佈各種行政法規和行政命令等。反饋傳遞是選由接收者向傳遞者提出要求,再由傳遞者將資訊傳給接收者的方式,如下級行政機...

從古代的資訊傳遞方式到現代的資訊方式

河傳楊穎 古代 烽火 候鳥,信件,記號,等 近代 傳真,電報,信件。現代 傳真,廣播,電報。當代 傳真 電視 網路等。資訊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科學研究,既要及時獲得別人研究的成果,還要及時把自己研究的成果發表 告訴別人,只有通過這樣相互交流資訊,才能不斷髮展 打仗,必須及時獲...

資訊傳遞的方式都有哪些快速的發展

揚凝靜 峰火飛鴿 驛站書信 電報 網路 資訊傳遞的方式有哪些?5 道易心成 資訊的傳遞方式,決定了一種生靈的智慧程度,比如在人可感知的範圍內,資訊在生靈間的傳遞,由低到高,有五個層級 第五層級,也就是最低的,是通過外形 色彩等傳遞資訊,被外界感知,如一些植物,你看到葉片枯黃,有可能是缺某種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