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和袁枚是哪個朝代的,袁枚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時間 2021-08-11 16:36:40

1樓:守護迷途

賈島是唐朝的,袁枚是清朝的。

袁枚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2樓:

姓名:袁枚

生卒:2023年3月25日-2023年1月3日

簡介: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

3樓:

袁枚(1716-1797)清代散文家。

4樓:倫水昀

袁枚(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

袁枚(2023年3月25日-2023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批評家和美食家。

袁枚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乾隆四年(2023年),進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2023年),外調江蘇,先後於溧水、江寧、江浦、沭陽共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聲望,但仕途不順,無意吏祿。

乾隆十四年(2023年),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女**尤眾。嘉慶二年(2023年),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袁枚倡導“性靈說”,主張詩文審美創作應該抒寫性靈,要寫出詩人的個性,表現其個人生活遭際中的真情實感   ,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   ,又與趙翼、張問陶並稱“性靈派三大家”  ,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  。文筆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主要傳世的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隨園詩話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  等。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   。

人物生平

編輯早年經歷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 [9]  (2023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

康熙六十一年(2023年),袁枚7歲,受業於史玉瓚先生, 開始了私塾教育。由於天資聰穎,刻苦好學,12歲時被時任浙江督學王蘭生(王交河)錄取進入縣學,與史玉瓚先生同進秀才。15歲時受到時任浙江督學李清植(李安溪)賞識,18歲時得浙江總督程元章賞識,被送入杭州鳳凰山敷文書院,學業日有長進 [10]  [11]  ,19歲時,時任浙江督學帥念祖(帥蘭皋)發現他才學過人,在廩生指標已滿的情況下,破例將他補為廩生 [10]  。

雍正十三年(2023年),20歲的袁枚參加科試,成績名列前茅,獲得了參加鄉試的資格 [12]  。

坎坷仕宦

20歲以前,袁枚一直在杭州讀書求學。乾隆元年(2023年),21歲的他決定去省視遠在廣西做幕僚的叔父袁鴻,於是便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遠行。從杭州到廣西長途跋涉,沿路可以飽覽名勝古蹟,領略神奇的自然風光。

大自然的靈秀時時觸發著生性酷愛作詩的袁枚,此次廣西之行,他寫下了很多優秀的紀遊詩和懷古詩,成為《小倉山房詩集》的起點。達桂林後,他受叔父引見拜謁金鉷巡撫,當場以一篇《銅鼓賦》獲得賞識。金讚歎他的才華,專門寫奏疏舉薦他參加將於乾隆元年九月舉行的博學鴻詞考試。

金巡撫的舉薦,使袁枚聲名遠播,成為他仕途之路的一塊墊腳石  。

乾隆三年(2023年)秋,袁枚中舉,並於次年考取進士,授庶吉士,入庶常館深造   。

乾隆四年(2023年),24歲的袁枚參加朝廷科考,二甲第五名中進士,朝考得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相助,選中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2023年),袁枚27歲因散館考試不合格被外調做官  ,曾任沭陽(2023年-2023年)、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

乾隆八年(2023年),袁枚28歲。這年,袁枚改溧水知縣。赴任途中,袁枚感慨萬千,憂傷無奈地作了《途中寄金二質夫》一文 。

乾隆九年(2023年),袁枚29歲。這年秋季袁枚被聘到江寧任簾官(同考官),協助主考官批閱江南鄉試考卷,做江南地區舉人考試工作 。

歸隱隨園

乾隆十四年(2023年),父親去世,袁枚辭官養母,34歲的他在江寧(今南京)購置隋氏廢園,隨園乃康熙織造隋公之園,廢棄已久,破敗零落,袁枚出資購置,易“隋”為“隨”,起名“隨園”。袁枚辭官後對隨園“一造三改”,因地制宜,順應自然,將它建成一個集山水人文景觀於一體、清幽迷人、著名一時的私家園林,吸引四方詩人來此聚集 。並以養病為由入住此前所購的小倉山隨園,築室定居,自此始了悠閒的歸隱生活  ,世稱隨園先生。

歸隱後,袁枚成為自由身,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再無任何顧忌和羈絆。他如魚得水,創作了大量表現自我性情的詩篇,並廣納**,出資刊刻詩集,成為乾嘉詩壇赫赫有名的詩壇將領,引領一代詩風  。

得隨園後,袁枚十分喜愛,先後寫下《隨園記》、《隨園後記》、《隨園三記》以及《隨園雜興》等十一首散文和詩歌,表現他生活在隨園中閒適輕鬆的愜意,揭示了歸隱後無拘無束的生活狀態。從34歲至82歲去世近五十年的時間裡,除了初隱三年後因經濟原因短暫出仕,大部分時間市隱於隨園,讀書、創作、會友、授業、漫遊,在平靜清幽的環境中,追求恬淡、適我的生活情趣。一時間,隨園成了文人雅士賞花觀燈、飲酒賦詩的絕佳場所,名氣大振   。

乾隆三十八年(2023年),朝廷詔求遺書,袁枚將所藏書傳抄罕見者皆獻於清廷,並作有《散書記》以紀。藏書印有“道素之門”、“百石山房”、“華里神仙”、“錢塘蘇小是鄉親”、“此間樂”、“子才一閱”、“隨園珍藏圖書”、“小倉山房藏書之印”等。

乾隆四十九年(2023年),69歲的袁枚應知端州(今廣東肇慶)的從弟袁樹邀請赴嶺南,後經陽朔、桂林、興安、全州等地北返 。

乾隆五十三年(1788),73歲的袁枚,受沭陽人士呂嶧亭的邀請,又到沭陽作客,沭陽各界曾趨前30裡迎接。袁枚面對如此擁戴他的民眾,寫下了情意真摯的《重到沭陽圖記》。他在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說:

“視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則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嘉慶二年十一月十七日(2023年1月3日),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

5樓:網事漂泊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女**尤眾。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袁枚是哪個朝代的,袁枚是哪個朝代的人?

清乾隆袁枚 1716 1797 字子才,號簡齋,隨園先生。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清代詩人 詩論家。浙江錢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他與紀曉嵐 清乾隆四庫全書的總編纂 有 南袁北紀 之稱。袁枚是乾隆 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 蔣士銓合稱為 乾隆三大家 乾隆四年 1739年 進...

袁枚是哪個朝代的

可愛的康康哥 清代。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 2 1716年3月25日 生,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乾隆四年 1739 24歲的袁枚參加朝廷科考,二甲第五名中進士,朝考得大司寇 刑部尚書 尹繼善相助,選中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 1742 外調做官,曾任沭陽 1743年 1745年 江寧 上元等地知縣,推行...

李商隱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李商隱和柳宗元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李商隱 約813年 約858年 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 溪 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 今河南沁陽 祖輩遷滎陽 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 837年 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祕書省校書郎 弘農尉等職。因捲入 牛李黨爭 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 約858年 李商隱在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