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字

時間 2021-08-14 06:43:36

1樓:本名已註冊了

《三國志》中沒有記載,

**《三國演義》有相關的記載,是羅貫中先生杜撰的,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

所以諸葛亮臨死前說是最後一句話是:

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

之後,他老人家就犧牲了,

好不讓人難過!!!

以下是相關的原文:

《三國演義》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觀北斗,遙指一星曰:「此吾之將星也。」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孔明以劍指之,口中唸咒。咒畢,急回帳時,不省人事。眾將正慌亂間,忽尚書李福又至,見孔明昏絕,口不能言,乃大哭曰:

「我誤國家之大事也!」須臾,孔明覆醒,開目遍視,見李福立於榻前。孔明曰:

「吾已知公復來之意。」福謝曰:「福奉天子命,問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任大事者。

適因匆遽,失於諮請,故復來耳。」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

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誰可繼之?

」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福又問:

「文偉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

時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壽五十四歲。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有相關的記載。

最後一句話是:「費文偉可繼之。

《三國演義》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觀北斗,遙指一星曰:「此吾之將星也。」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孔明以劍指之,口中唸咒。咒畢,急回帳時,不省人事。眾將正慌亂間,忽尚書李福又至,見孔明昏絕,口不能言,乃大哭曰:

「我誤國家之大事也!」須臾,孔明覆醒,開目遍視,見李福立於榻前。孔明曰:

「吾已知公復來之意。」福謝曰:「福奉天子命,問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任大事者。

適因匆遽,失於諮請,故復來耳。」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

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誰可繼之?

」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福又問:

「文偉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

時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壽五十四歲。

3樓:匿名使用者

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

4樓:baby隱世仙人

坑爹啊............

5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

問?:一張圖上面是諸葛亮,下面一隻手指上面三個字,最下面是一張嘴猜一成語?

6樓:yqsy一切隨緣

舌戰群儒(詞語釋義)

【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解釋】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

指同很多內人辯論,並駁容倒對方。【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品,其中的「諸葛亮舌戰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現在,此詞已經成為褒讚能言善辯者的口頭詞彙。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8樓:松下聽風

我猜一一一口講指畫。

女生對你說諸葛亮是什麼意思

9樓:苗疆愛蠱

不用持久,用嘴滿足就可以了!

10樓:方舟表業

說明樓主聰明伶俐,有主見,做事有一套,能像

諸葛亮一樣做好大事!!!

11樓:54桑心的男人

事後的意思。

就是先那個,時候再說。

12樓:陌路遇見真愛

事後諸葛亮,她指責你什麼都是後知後覺。

像這樣的女生,平時應該也沒有什麼溝通的,她們通常是比較自私,也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很容易放縱,適合當情人,不適合當老婆。

13樓:一元明

你真聰明。我喜歡的意思。

14樓:匿名使用者

坐過來~~~~~~~~

15樓:風月飄渺

除了剛剛那二位說的可能性外就是說你馬後炮!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正史 三國志 中無記載,但 三國演義 有相關的記載,即使是羅貫中先生杜撰的,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 所以諸葛亮臨死前說是最後一句話是 孔明曰 費文偉可繼之。之後,他老人家就犧牲了,好不讓人難過!以下是相關的原文 三國演義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觀北斗,遙指一星...

屈原死前說的一句話,屈原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黃昱恬 屈原曰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

諸葛亮說哪一句話氣死了周瑜

三氣周瑜 並不是因為一句話 1.赤壁後搶先取荊州 此為一氣 第51回 周瑜 程普收住眾軍,徑到南郡城下,見旌旗佈滿,敵樓上一將叫曰 都督少罪!吾奉軍師將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周瑜大怒,便命攻城。城上亂箭射下。瑜命且回軍商議,使甘寧引數千軍馬,徑取荊州 淩統引數千軍馬,徑取襄陽 然後卻再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