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知名戰役,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役有哪些?

時間 2021-08-30 10:33:11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楚霸王項羽的鉅鹿之戰打的天下諸侯皆服只有二十幾歲的年輕的項羽!彭城之戰也是著名戰役也是項羽的天才傑作!

2樓:汐

漠北之戰――中原農業文明對北方草原文明的首次戰略勝利之戰。公元前119年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領5萬漢軍,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他們兵分兩路,穿越荒漠地帶,用千里奔襲的手法,成功地將對手置於死地。

這是中華農耕文明與草牧文明漫長角逐的首次戰略性全勝,我們當然有理由為他們擊節喝彩。

3樓:柒74180侖鉀

唐滅東突厥之戰―中原農耕文明再次在戰略上壓倒北方遊牧文明的標誌性戰役。公元年月年月,在大唐王朝與突厥的戰爭中,唐王朝為了徹底消除北方的威脅,派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總指揮,率萬大軍對突厥進行全面反擊。李靖親率驍騎長途奔襲,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以寡擊眾,一舉殲滅不可一世的東突厥帝國的頡利可汗。

這是繼漠北之戰750年後,中原帝國再次主動出擊,並取得戰略上全面勝利的又一戰例。

4樓:劉笑柳

一片石之戰―決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業的開山之戰。公元2023年4月,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八旗軍與明朝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這是一場事先誰也料想不到的戰役,也是一場幾乎未戰勝負已定的戰役。

4月22日,清軍抵進離山海關兩裡處,當暴發戶李自成的大順軍撲向吳三桂時,情急之下的吳三桂向多爾袞求援。

5樓:小月

利格尼茨與邵約河之戰―對世界歷史程序造成重大影響之戰。2023年蒙古軍入侵波蘭,4月9日,西里西亞公爵兼克拉科夫大公享利二世率領由波蘭人、德意志人和條頓騎士團等組成的軍隊在波蘭南部的利格尼茨迎戰由撥都指揮的蒙古軍,結果大敗,聯軍潰逃。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完全落入了蒙古人的圈套,速不臺率領的3萬鐵騎正在等著,聯軍在逃跑的路上被蒙古軍從兩側像追擊獵物一樣,進行獵殺,條頓騎士團全部死在西逃的路上,蒙古人把每個聯軍的士兵割下一隻耳朵,結果裝了九隻**袋,聯軍統率享利的頭被挑在槍尖上,徇示給周邊各城的歐洲人看,歐洲人紛紛棄城遠遁。

6樓:包曼彤

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改變了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加快了日本軍國主義覆滅的時間。

7樓:求註冊

長平之戰―中華2023年鐵血帝國的定鼎之戰。公元前260年5至9月,被秦**隊圍困了四十六天的趙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餓得頭腦發昏的士兵相互殘殺為食。被白起在一夜之間全部坑殺,人數達40萬之眾。

只是白起留給後人的這份至深記憶,滿滿都是苦澀與暴戾。踩踏在萬眾屍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鐵血強力成就了自己豐功偉業的同時,也使得大秦帝國一統天下之路遽然間坦蕩無比,幾乎接近水到渠成。只是隨之而來的,綿延2000多年的中華帝國制度,也命中註定似的充斥著怪異與暴戾的文化基因:

鐵血、陰謀、功利、無情、無信……,一如它脫胎的母體,一如那場怪異的長平之戰

8樓:沉夜孤星

肥水之戰―鼎定兩百年中國歷史走向之戰。公元383年,統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權向南方的東晉發起侵略吞併戰爭,苻堅親自統率112萬前秦大軍南侵,東晉由謝安之侄謝玄為先鋒率8萬訓練有素的“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敵。雙方戰於淝水,結果,8萬東晉軍大敗100萬前秦軍。

留下兩個成語叫風聲鶴唳和草木皆兵,從這兩個成語故事就說明了此次戰役的詭異和傳奇。以區區八萬之眾,瞬間就把號稱百萬的巨人打敗,在人類歷史上也堪稱是獨一無

二、空前絕後了。其實去掉籠罩在淝水之戰頭上的炫耀光環,再略去雙方具體入微的戰役組織和執行等影像,文化的凝聚力才是決定勝負的根源。於是就有了中華正統八萬正義之師大敗由羌、氐、漢、鮮卑等“五胡雜交”的百萬烏合之眾。

中華大地從此南北分治,混亂汙濁、慘痛不堪的黑暗歲月延續了兩百年。

9樓:峰佘無敵

岐溝關之戰―中原文明轉入全面消極防禦戰略的開端。公元986年,宋太宗下詔北伐契丹,意在收復幽雲十六州及營、平二州之地。這是雙方經過十多年相互試探後的一場決戰,為此,宋太宗厲兵秣馬,殫精竭慮,在紙上週密謀劃後,自認為萬無一失時,以老成持重的名將、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統帥,傾全國精銳之師,直指幽州。

然而,具體操作起來卻一塌糊塗。宋太宗近乎弱智的軍事理念,加上受多方掣制的曹彬,對陣靈活機動、指揮自如的契丹鐵騎,只能自取其辱,宋軍全面崩盤,折了老英雄的一世英名。經此一戰,中原帝國由宋至明,再到清,歷代君主們除了窩裡橫外,在外敵壓境之時,無不以宋太宗為榜樣,以禦敵於國門之外為最高準則,將“難看的活”演繹到了“屈辱的死”。

10樓:池莫愁

牧野之戰―中華文化形態的定鼎之戰。公元前2023年2月,周武王姬發率領虎賁3000人,甲士4萬5千人在牧野經過一天血戰,大破堪稱巨人的商紂王的“70萬”之師,終止了殷商王朝的6百年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為西周奴隸制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更是中華文化體系淬火重生、涅升騰的典禮。從此,綿延3千年、兼收幷蓄,至今仍充滿生機的傳統中華文化,終於成為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關重要的一極。

並揮就出至高榮光與慘痛磨難並存的恢巨集歷史畫卷。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役有哪些?

11樓:牙牙的弟弟

有柏舉之戰、長平

之戰、鉅鹿之戰、淝水之戰、薩爾滸戰役等。

1、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吳**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一說湖北漢川北)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的遠端進攻戰。

在戰爭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

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成功戰例。

2、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再加上廉頗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

趙王由於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3、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4、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5、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是2023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

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決定“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倖存外,其餘幾路被後金全殲。薩爾滸大戰以後金全勝、明軍大敗而結束。

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12樓:慧慧的網盤

1、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鉅鹿之戰是秦末農民戰爭所取得的一場巨大勝利。它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的基礎,經此一戰,秦朝已名存實亡。

而項羽破釜沉舟,在各諸侯軍龜縮於壁壘中時帶頭以楚軍猛攻秦軍,帶動諸侯聯軍殲滅秦將主力,如此的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2、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長平一役,為戰國時代乃至整個封建史上最大的戰爭,其慘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時代也是罕見的。

長平之戰不僅僅有著列國中最主要國家最高決策層戰略成敗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戰國一代最優秀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廉頗、白起等將領的參與,包含著這群千古名將指揮如神的運籌幃幄,因此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的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

3、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它這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先徵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商朝滅亡。

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4、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等,是2023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之戰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人認為自己是最文明、最強大、最光榮的種族,中國領導世界,中國統治四夷。而崖山海戰顛覆了中國人的天下觀,中國皇統斷絕,夷狄成為統治者,沉重打擊了中國人的自尊心。

5、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是周襄王二十年,晉、楚兩國在魏國城濮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城濮一戰中,晉國大勝,晉文公建立了霸權,楚國北進鋒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別山以南地區。中原諸侯無不朝宗晉國。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河南鄭州西北)朝覲周王,會盟諸侯,向周王獻楚國俘虜四馬兵車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晉文公為侯伯。晉國終於實現了“取威定霸”的政治、軍事目標。

中國古代著名以少勝多戰役有哪些,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大以少勝多的戰役

詔諭 先秦時期 牧野之戰 姜尚 周武王 不足10萬 17萬,一說70萬 全軍覆沒柏舉之戰 孫伍 伍員 磕閭 3萬 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陰晉之戰 吳起 5萬 50萬 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 白起 12萬 24萬 全殲 即墨之戰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鄗代之戰 廉頗 樂乘 20萬 60萬 大敗燕...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太監,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太監?

趙高 秦朝時宦官。秦始皇死後權傾朝野,指鹿為馬。司馬遷 史學家 文學家,思想家,史記作者。蔡倫 61年 121年 東漢時宦官,造紙術的發明人。張讓 東漢十常侍之首。黃浩 三國時蜀漢宦官,三國演義內劉禪因聽信他而荒廢政事。高力士 唐玄宗寵臣,傳說李白醉酒後要 力士脫靴 李輔國 唐肅宗當權的宦官,首名宦...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逆天的乞丐,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逆天的乞丐呢?

區白夏侯 明太祖朱元璋 農民出身,父母去世後無地可葬,同村的劉繼祖看不下去了,騰出一塊地給朱元璋安葬朱父朱母,後來,朱元璋出家為佛,當時元朝統治昏庸,偶遇紅巾軍並加入紅巾軍,被當時紅巾軍領袖的韓山童器重,韓山童被元軍俘殺後,小明王韓林兒即位,後來小明王因船翻而死。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