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的戰爭一般有多少人

時間 2021-09-02 14:50:48

1樓:巧歡

中世紀戰爭比較抽象

有領主戰爭 國家戰爭 聯盟戰爭 十字軍戰爭等

其中聯盟戰爭 十字軍戰爭規模都是蠻大的雙方總共10萬左右也是有的

領主戰爭就是幾百人打來打去 一兩千就是相當大的衝突了

國家戰爭到了中世紀後期規模也是相當大的 比如百年戰爭 西班牙王位爭奪戰

中世紀騎士是軍隊的主要戰鬥力 近代以前 兩軍作戰 最重要的是士氣**一成潰敗和**三成潰敗就是雜軍與精銳的區別 騎士能打擊士氣 受過專業訓練 作戰中更值得信任 抗打擊能力強 生存更*** 使貴族上戰場成為現實 兩軍交戰 大多數時候只要槍兵排起槍陣 騎士是不會衝擊的 主要就是震懾作用 騎士一旦衝鋒 不但會打擊敵人陣型 士氣還能鼓舞己方士氣 一個國家的正牌騎士也不會超過千人 騎士大隊大多是由侍從組成

戰場真正決定勝負的是武裝步兵由城衛隊和傭兵組成 後期則是職業軍人+火槍手 這批人是戰場的中堅力量 組成本陣防衛或者衝擊 瑞士方陣 西班牙大方陣 義大利弩手 英格蘭長弓手 威尼斯殖民地衛兵 土耳其親衛隊都屬於這一兵種

農民上戰場大多出現在北方國家或者神聖羅馬帝國這些地方大多常年戰爭 民風剽悍 經濟脆弱 精明的領主是不會讓毫無訓練 手無寸鐵的農民上戰場的 不僅影響軍隊效率 還是戰場非常不確定的因素

火槍手是後期才出現的 其前身為手炮手 是一種攜帶遠端**的重型步兵 後期與長槍陣組合 慢慢轉變為近代步兵 由於火槍威力提升大到無視鎧甲而代替武裝步兵成為中堅力量 火槍兵比例大於肉搏兵種正是近代步兵的表現

可以看出中世紀戰爭的總體規模是要遠小於中國戰爭 但實際上就戰鬥力而言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中國實行的是一種類似於義務兵制度的 募兵制度 十萬 二十萬其實大多是臨時武裝 有簡單訓練和簡單裝備的半職業化軍隊 說是和武裝步兵傭兵一個級別的,但真實戰鬥力相差甚遠 超過20萬的大軍更是一個笑話 從歷史的經驗裡不難看出軍隊規模過於龐大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行為 例如長平之戰 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 土木堡之圍 鴉片戰爭 軍隊過於龐大給後勤帶來壓力 指揮系統混亂 排程出現故障 兵員素質差異巨大,給指揮者帶來錯誤資訊

更加可笑的是 一個戰場上是擺不下50萬人的 50萬人真正作戰的也就2.3萬交戰一旦敗退 還會導致後方未投入作戰單位恐慌 阿金庫中法國部隊拿到明朝 禁衛軍也不一定是對手

戰鬥講究的是火力輸出能力 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軍隊能使敵人遭受多大損失 火力輸出能力大於敵人承受能力臨界值 敵軍就會崩潰 這也就是為什麼幾個騎士就可以打的一夥山賊潰敗

所以說決定勝負的是戰鬥人員的素質 戰術的熟練程度 後勤保障 以及優秀的輪換制度

2樓:薄錫粲銀

不一定啊 要看情況啊 人數怎麼能一概而論

中世紀歐洲人是怎麼記時的,歐洲中世紀時間是什麼?

中世紀 middle ages 中世紀主要指的時間段 約公元476年 公元1453年 中國的朝代大概是東晉 十六國與之並存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宋 遼 西夏 金與之並存 元 明朝 1644結束 公元前150年希臘人制造了早期齒輪。公元725年在中國出現了藉助水車實現擒縱裝置的計時器 水運儀象臺...

中世紀的貴族的一些疑問,歐洲中世紀貴族當中的等級排列

型月埋葬 其實領地到底有多大並不是按照爵位來看的,很有可能一個子爵的領地要大於一個伯爵的領地.領地的 可能是繼承,可能是陪嫁,可能是自己打出來或者又給賭輸送出去.這就是為什麼十字軍熱衷於東征,因為歐洲本來就那麼多地方,那麼多人都渴望能在東方得到一塊領地。第一個問題其實與第二個並無區別,一個意思.其實...

有什麼好看的泰國中世紀戰爭電影,推薦些中世紀歐洲的戰爭片,或是騎士電影

tatruktaranong 推薦些中世紀歐洲的戰爭片,或是騎士電影 懷劍聽雨 這些都太新了,給你推點老的 亨利五世,1944年的,有彩色版 中世紀的騎士戰爭片 場面要大點地 就是那種陣地戰 像步兵對騎兵那樣的 勇敢的心聖女貞德角鬥士 斯巴達300勇士角鬥士 亨利五世 紫宵觀無極道長 去看看 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