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早的錢莊是什麼?在哪個朝代?我要的是由銀行性質的錢莊

時間 2021-09-13 03:05:18

1樓:匿名使用者

銀行性質的錢莊出現在近代! 具體的忘了,知道《喬家大院》這本書嗎,裡面主人公喬致庸一輩子就努力做一件事:匯通天下! 就是銀行的雛形!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2樓:明月僮

最早是隋唐時的櫃坊(不是北宋)

3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清都木有。更久就不知了

中國古代最早的銀行叫什麼?

4樓:逗比逗無悔

中國通商銀行簡稱通商銀行,於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2023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也是上海最早開設的華資銀行。

擴充套件資料中國通商銀行創辦於2023年,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商辦銀行。寧波商人葉澄衷、嚴信厚、朱葆三等是該行通商銀行的創辦人與大股東。

中國通商銀行名為商辦,實系奉旨設立的官商性質,規定"權歸總董,利歸股商",其實大權均由盛宣懷一人獨攬。

5樓:穠華

我國最早的銀行叫「錢莊」。

在明朝中葉形成,具有銀行性質。

繼明朝的「錢莊」之後,到清代又出現了「票號」。

我國第一次使用銀行名稱的國內銀行是「中國通商銀行」,成立於2023年5月27日。

我國最早的國家銀行是2023年創辦的「戶部銀行」,後稱「大清銀行」。

辛亥革命後,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一直沿用至今。

6樓:sc瘦臉**

中國古代最早的銀行是明朝中葉出現的錢莊和清朝產生的票號,名叫日升昌票號,是中國古代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票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開中國銀行業之先河。

日升昌票號成立於清道光三年,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銀行,實際都具有銀行的性質,票號又叫票莊或匯兌莊,是一種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

票號產生的社會背景與歷史條件:  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貨幣金融提出了新要求,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貨幣金融提出了新要求,融匯天下的貨幣,方便了往來的商旅。

7樓:暴走少女

中國古代最早的銀行叫票號。票號亦稱「票莊」、「匯票莊」或「匯兌莊」。商業資本轉化而來的舊式信用機構。

據陳其田《山西票莊考略》轉引《中國經濟全書》稱:「據說開始是山西的康(亢)氏。李自成敗走時所有的金子攜帶不便,便把軍中所有的金銀財寶放在康氏的院子裡而去,康(亢)氏忽拾得八百萬兩。

因此之後將從來謀一般人便利的山西匯兌副業改為本業,特創票號,至是該地的鉅商都是康姓。」近人徐珂《清裨類鈔》稱:「相傳明季李自成攜巨資敗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資以設票號。」

擴充套件資料:

一、票號簡介:

因票號多為山西人開設,又被稱為「山西票號」或「西號」。山西票號以平遙、太谷、祁縣三幫勢力最大。

票號產生的時間說法不一,通常認為是由清代山西商人雷履泰的天津日升昌顏料莊在道光初年演變而成。票號有合資、獨資之分,股東負無限責任制,資本額較錢莊為大,自二三十萬至四五十萬兩不等。

二、首創條件:

1、積累比較雄厚

如前所述,早在乾隆時,山西商人資本「百十萬家資者,不一而足」。

2、經營活動需要

山西商幫多數從事長途販運,商品流轉和資本週轉慢,墊支資本大,在資本不足的情況下,就需要向社會借貸。

例如山西商人販運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廣茶,經水陸之途運銷至北京、歸化城、張家口、蒙古草原、烏里雅蘇臺、科布多、恰克圖和西北蘭州、新疆伊犁、塔爾巴哈臺等地;

路程數千裡,資本用量大,週轉慢,需要大量貨款,為了適應營銷活動需要,山西商幫首先創辦了賬局,經營存放款業務,後來,在賬局的基礎上而形成票號。

3、商號之間需要

晉商的商號之間資金調撥和結算的需要

晉商商號遍佈全國各地,形成一定規模的商業網路。而各地商號的盈利,均須解回山西總號,統一結賬分紅,同時總號與分號之間,也要發生資金調撥。

過去對此均採用由鏢行保鏢運現銀形式。但是由於乾嘉以來社會極不安寧,保鏢運現極不安全。為了解決運現銀問題,於是以匯兌形式出現的山西票號就產生了。

8樓:汾陽阿鑫

最早出現這種金融服務的是錢莊,錢莊最早誕生在江南一代。錢莊以及與現在的銀行功能有一定的相似。錢莊只能完成當地的存款取款,也就是說在本地存進去的錢不能在外地支取。

後來又出現一種比錢莊功能更強大的一種服務——票號。票號最早創辦于山西一代。票號的功能更接近於現代的銀行,能實現異地存取的功能,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當時的商人,免除了押銀的種種艱難與危險。

票號的業務

1、存放款

票號通過存放款支援商號、錢莊的經營活動,以日升昌票號清江浦分號咸豐二年(1852)為例,貸款給商號:

鬱豐號銀500兩月息7釐

豐興典銀4000兩年息7釐

裕泰典銀1000兩月息6釐

德馨堂銀2000兩月息8釐

2、發放貸款

光緒十三年(1887),以李鴻章為後臺的中國鐵路公司為修築津沽鐵路,曾求助於山西票號,爭取票號的支援。

20世紀初,在全國開展的收回路礦鬥爭中,山西票號曾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如山西成立保晉礦務公司向英國福公司贖回山西礦權的過程中,山西票號曾墊支贖礦銀 150萬兩,並且是保晉公司的主要集股者。

縱貫山西全省的同蒲鐵路在修建過程中,得自山西票號的貸款57萬兩,是全部借款72萬兩的70%。川漢鐵路股款儲存有 310萬銀兩,其中 106萬兩股款交由山西三晉源、協同慶、天成亨、蔚長厚、蔚豐厚、新泰厚等票號收存,表明山西票號與商辦鐵路之間存在著融通資金的關係。

山西票號還為近代企業收存股款、代招股金。光緒三十年(1904)大德通票號曾在開封、上海、漢口、北京等地為河南均窯磁業公司代招股金。

光緒三十二年(1906)日升昌等票號曾為河南廣益紡紗公司代為收儲股金。

3、匯兌金銀

同治二年(1863),湖南將京餉銀五萬兩交在省城由山西商人開辦的蔚泰厚、新泰厚票號匯兌。是年,四川的四萬兩工程銀,因「陝省賊匪猖獗」,交山西商人開辦的元豐玖票號匯兌。

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湖北省將江漢關收洋稅項下籌動銀三萬兩,「因直隸道路梗阻,仍由漢鎮蔚泰厚票號兌付」。

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又將地丁、鹽課、土稅、關稅等款計十餘萬銀兩,「在漢鎮蔚泰厚、元豐玖等票號內分別匯兌」。

同治四年(1865)將各路釐局提到鹽釐銀四萬兩、司庫湊撥夔關解存鹽稅銀一萬兩、二兩平銀一萬兩,共銀六萬兩,作為同治二年湊撥之項,「由委員將前項銀兩如數兌交協同慶、蔚豐厚、元豐玖、天成亨、廣聚、和泰各銀號分領,幹到京後由該委員向各號兌齊赴部交納。」

同治五年(1866)浙江將浙海關銀三萬兩,交山西票號元豐玖匯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變,西太后挾光緒帝西逃途經山西,曾住宿祁縣大德通票號,票號借給清廷銀40萬兩。

9樓:翼成

中國最早的銀行是票號,山西平遙日升昌票號,比較接受的是山西票號在道光初年產生之說較為妥貼。

最早以前錢莊誕生於江南,票號創辦于山西,錢莊的歷史應該是早於票號的,而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服務範圍上,錢莊只能完成當地的存款取款,也就是說在本地存進去的錢不能在外地支取,而票號卻更接近於現代的銀行,能實現異地存取的功能,是網路化的金融機構,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當時的商人,免除了押銀的種種艱難與危險。

正因為此,後人把票號視為中國銀行的鼻祖,而不是錢莊。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唐宣宗時期(公元847~858年),蘇州就有「金銀行」出現。北宋嘉佑二年(2023年),蔡襄知福州時,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條為「銀行軋造吹銀出賣許多告提」,這是「銀行」一詞單獨出現最早的時間。到了南宋乾道六年(2023年),建康(今南京)城內不僅有遠谷市、紗市、鹽市、牛馬市,而且「銀行、花市、雞市、鎮淮橋、新橋、筐橋、清化橋皆市也」。

可見,銀行那時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到了景定元年(2023年),竟成了一條「銀行街」,其街非常繁華。「大清戶部銀行」是我國最早的官辦銀行,建於光緒三十年,即公元2023年。

中國的銀行肇始於2023年。第一家銀行是 李鴻章辦洋務運動的得力助手、鐵路總監盛宣懷創辦的商辦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資金500萬兩,股東為封建官僚、買辦及錢莊的資本家。它被允許發行銀元和銀兩兩種鈔票,最高面額為一百元(兩)。

這種銀行券,一面為中文,一面為英文。中文一面印有"中國通商銀行鈔票永遠通用"、"認票不認人"字樣;英文的一面則有聘請的英籍經理美倫德的簽字。

中國古代啥時開始有紙質書籍,中國古代最早的紙質書籍是哪一部呢?

9點說史 西漢初期。中國考古發現有西漢時的紙質地圖,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但當時文獻的載體主要還是竹簡和帛。魏晉以來,隨著佛教發展,紙本經卷才發展起來,早期的紙質文獻多為卷軸裝或經摺裝,到了唐代後期隨著雕版印刷的流行出現了蝴蝶裝,就與現在的書形式差不多了。宋元流行蝴蝶裝,元明流行包背裝,明清流行線...

中國古代曆法,中國最早的歷法

中國古代時陰陽合曆,陰曆即農曆,陽曆即24節氣。天文曆法現在也很重要,農桑作物就是依照這個來的。古代中國最優秀的歷法是什麼 郭守敬的 授時歷 元朝統一中國以前,中國所用的歷法是 大明曆 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歷法誤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決定修改曆法,派大科學家郭守敬主持這項工作。郭守敬認為 曆法要精確...

中國最早國防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中國古代國防分為哪幾個階段

哎喲帶你看娛樂 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中國古代國防,是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 衛國禦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 大疆域的國家。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