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後宮妃子的排名,古代後宮排名是怎麼排的。

時間 2021-09-20 08:08:37

1樓:空白

1、周朝

周朝時期,正妻稱後。

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2、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稱號。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名曰皇后。妾皆稱夫人。

3、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皇后稱號。又設定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

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

4、東漢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5、隋朝

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正二品。

婕妤,十二員。正三品。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正四品。

寶林:二十員,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員,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員。正七品。

以上各等級,總計一百二十人。

5、唐朝

唐承隋制,有:

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6、兩宋元

五代、宋、遼皆略同唐制。

7、明朝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來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數過多,於是改設為六局一司。

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

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

品級皆為正六品。

諸妃稱號為:賢、淑、莊、敬、惠、順、康、寧。也有貴妃,位在諸妃之上。

皇貴妃這一稱號正式出現是在明神宗時期,神宗寵妃鄭貴妃生皇三子後晉升為皇貴妃。

8、清朝

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

皇貴妃,一名。

貴妃,二名。

妃,四名。

嬪,六名。

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

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

歷代妃嬪等級的變遷中,皇后的稱號從秦始皇以來,歷經二千餘年,從未改變。妃嬪的稱號卻是歷代屢有增減,且越是前朝設定的,地位越趨下降。如貴人,東漢始置時是妃嬪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卻成了妃嬪(後宮主位)中最低的等級。

2樓:99雲捲雲舒

清康熙以後,才典制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妻稱皇后,居中宮,主內治。以下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為主位。

貴人、常在、答應均無定額,但各皇帝妃嬪數目的多少出入較大。

清代後宮妃嬪稱號按地位高低依次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

歷朝稱謂有差異。

古代後宮排名是怎麼排的。

3樓:喻陌落

古代後宮基本是如下排名: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135

皇后正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從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正三品:貴嬪

從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正五品:嬪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

從六品:才人、美人

正七品:常在、娘子

從七品:選侍

正八品:采女

從八品:更衣

擴充資料:

朝代不同,後宮排名常有所變化。以下為不同朝代後宮排名:

清朝:

在清朝,將之分為八等級,分別為;

皇后一人

皇貴妃一人

貴妃兩人

妃四人嬪六人

貴人不限人數

常在不限人數

答應不限人數

每個皇帝的妃嬪數目有很大差異:康熙皇帝擁有後宮嬪妃等79人,而光緒皇帝只有一後二妃三人。

宋朝:

宋朝立,沿唐制,設四妃、九嬪、等等。真宗、仁宗在位時,把九嬪擴充至十八人,仁宗又在妃級別中增一位號名宸妃。

宋朝定宮製為:

皇后一人

四妃(貴妃、惠妃、麗妃、華妃)

九嬪(太儀、貴儀、妃儀、淑儀、婉儀、順儀、順容、淑容、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婕妤 美人

才人 唐朝:

初開國時,參考前朝舊制而設立:

皇后一人

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 )

婕妤九人

美人九人

才人九人

寶林二十七人

御女二十七人

采女二十七人

唐高宗時改製為:

皇后一人

贊德二人

宣儀四人

承閨五人

承旨五人

衛仙六人

供奉八人

侍櫛二十人

之後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又改宮製為:

皇后一人

惠妃、麗妃、華妃、貴妃,各一人,正一品

六儀(波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為正二品 )

美人,四人

才人,七人

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

隋朝:

初時,由於隋文帝之皇后—獨孤伽羅善妒,因此後宮位號非常簡單,雖有設定、但仍不正式作為皇妾:

皇后一人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御女,三十八員,掌女工絲枲,視正七品

又參循漢、晉舊制,設定六尚、六司、六典等女官職,以掌後宮典儀

因獨孤皇后善妒,後宮位號形同虛設,在獨孤皇后薨亡後,隨文帝才又將之改為:

貴人,三位

嬪,增至九人

世婦,增至二十七人

御女,增至八十一人

隋煬帝時期,隋煬帝又參閱古典,自制嘉名以充實後宮:

皇后一人

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品正第二

婕妤,十二員,品正第三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品正第四

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

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

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

另又有承衣刀人,皆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4樓:河傳楊穎

1、皇后。

2、四夫復人:貴制

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bai一品)

du。3、九嬪:昭儀、昭容、zhi昭媛、修dao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4、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5、八十一御妻: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後宮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後宮的女性。周制,後宮設內官以贊內治。

漢設內官一十四等,凡數百人。唐設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餘人,皆選良家女充之。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眾。

5樓:介似嘛電影

有皇帝的寵愛,雖然等級制度森嚴,但是擁有了皇帝寵愛的貴妃,就相當於有了特權。

6樓:匿名使用者

若是貴妃的權利比皇后還大,那麼就只有一個情況。皇上特別喜歡這個貴妃,從而預設了她的權力。同時皇后也不會去招惹一個皇上特別喜歡的妃子。

這就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貴妃的權利比皇后還大的錯覺。

7樓:兔牧馬人

大家要想學習一些歷史知識,要去正經的歷史文獻當中學習,而不是在現在的電視連續劇當中,學習歷史知識,那些都是瞎編的。後宮還是皇后為大。

8樓:不會跳舞的泰迪

因為後宮有的時候是跟前朝掛鉤的,不要說皇后,就是有的時候皇上也會忌憚後宮的嬪妃,特別是嬪妃家中掌握許多重要兵權。這也就是很多時候嬪妃不能有子嗣的原因。

9樓:匿名使用者

皇后排第一,位列中宮,統帥後東西六宮,第二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如版沒有皇后權,一般由皇貴妃主持後宮事務,第三是妃,第四是嬪,接下來還有答應、常在。

唐代皇貴妃下面是四位夫人,地位相當於清代的妃,夫人下面還有昭儀 昭容 充容 才人 美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皇后。 貴妃、淑復妃、賢妃、德妃制。bai 夫人。 妃。

昭儀、昭媛、du昭容、淑zhi儀、淑dao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貴嬪。 婕妤。

容華。 婉儀、芳儀、芬儀、德儀。 嬪。

貴人。 才人、美人。 常在、娘子。

選侍。 采女。

古代的後宮嬪妃等級排序

11樓:匿名使用者

皇后(一位)

正一品:皇貴妃 (1位)

從一品:惠妃、淑妃、賢妃、德妃(各一位)

正二品:妃【四位】

從二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各 一位)

正三品:婕妤 (4位)

從三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溫儀 (各一位)正四品:貴嬪

從四品:嬪

正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從五品:貴姬

正六品:姬

從六品:貴人

正七品:才人、美人

從七品:常在、娘子

正八品:選侍

從八品:采女

正九品:答應

從九品:更衣

12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後宮分為九個等級 :

清朝在康熙以後,才典制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妻稱皇后,居中宮,主內治。以下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二官,協助皇后主內治。

嬪以下還有貴人、常在、答應**,均無定額,隨居東西各宮,勤修內職。不過,縱觀清朝歷史,除皇貴妃、貴妃之外,也還有其他妃號,如莊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規定儘管十分嚴格,但各皇帝妃嬪數目的多少出入較大。

康熙、乾隆的妃嬪都大大超過規定,而同治、光緒等又遠沒有那麼多的妃嬪。清朝宮女人數比明朝減少,按定製在三百人以下,實際上也不止此數。

清代宮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關以後坐鎮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燁確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后;母親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

皇后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務;

皇后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住東西六宮;

嬪以下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分住東西六宮。

清後宮制度規定,皇帝大婚之前,選八位比皇帝大的宮女,供皇帝進御,即獻身皇帝。八位宮女都有名分,授以宮中四個女官的職銜:司賬、司寢、司儀、司門。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宮女10人)

皇貴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宮女 8人)

貴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宮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宮女 6人)

嬪 (四姨太) x 6 (可分宮女 6人)

貴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3人)

答應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2人)

宮女 (丫環) x 應少過二千人

給皇上看上的宮女可以由答應、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選中就可做貴人或以上,

慈禧太后就是選秀女而被封為懿貴人、懿嬪,生皇子後升為懿紀、懿貴妃,最後因兒子登基而成為太后。

居住方面,嬪以上分居東西十二宮,各有專房,貴人以下則住在一塊

古代後宮裡妃子的優雅名字,古代嬪妃名字

滿天心 優璇 優,各個方面都很優秀 璇,像美玉一樣美麗,受人歡迎 雨嘉 雨,純潔 嘉,優秀 婭楠 婭,諧音雅,文雅 楠只是名字好聽 雨婷 溫柔,聰明,漂亮 語嫣 嫣 美好鮮豔 凌菲 菲 草木的香氣很濃 靖瑤 靖 平安 瑤 美玉 瑾萱 瑾 美玉 萱 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漫妮 生活浪漫,妮是對女孩的稱呼...

古代皇帝到底有多少妃子,盤點古代皇帝后宮的妃子數量到底有多少

皇后 皇帝正妻的稱呼,始於秦朝。歷代相襲。3 王后 國王的正妻。4 皇孋 皇后的別稱。後漢書。皇后紀贊 祁祁皇孋,言觀貞淑。5 元妃 元嫡 國君或諸侯元配夫人的稱號。左傳 隱公元年 惠公元 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6 元后 元配 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傳二 穆宗即位 禮臣議 孝...

古代後宮如何侍寢,清朝後宮妃子是如何侍寢的

清代妃子侍寢都是由專管的太監負責將脫光的妃子扛至皇帝寢宮,妃子需從皇帝腳下鑽進被子裡,侍寢皇帝。侍寢完後再由太監裹好被子扛走。古代妃子侍寢的過程 後宮嬪妃們是如何侍寢的?宮中所謂侍寢,就是侍候帝王睡覺。這是嬪妃獲得帝王寵幸的必由之途。因為嬪妃太多,帝王為了決定侍寢人選,嬪妃為了邀得寵幸,就發生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