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漢名將李廣有關的名句,與西漢名將李廣有關的成語有

時間 2021-10-14 21:11:53

1樓:

李廣資料: (前2世紀?-前119年),隴西成紀人先祖是秦朝名將李信

漢文帝十四年(前165年)從軍,死於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一生與匈奴交戰四十餘年,大小七十餘戰,匈奴人畏其英勇,稱之為「飛將軍」

名句:出塞二首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乾。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是一句詩詞,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一句。

2樓:羊肉果子

唐代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聖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

「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裡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

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徵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

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巨集大的空間感。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讚「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 「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範圍有所擴充套件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工立業的渴望: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勳」(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

有寫出徵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

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於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點名月色、關塞依舊,但時光流逝,朝代變遷,長期邊防戰爭給人民和將士帶來無限災難與痛苦。在描寫景物中,給予了深厚的感情。

後兩句採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將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評價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徵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願的愛國之情。

表達詩人對守邊戰士的同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嚮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

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

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3樓:匿名使用者

李廣難封

漢語成語,意思是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出自《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4樓:皇馬飛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與西漢名將李廣有關的成語有

5樓:紫

李廣未封 漢名將李广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後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李廣難封 見「李廣未封」。

李廣不侯 見「李廣未封」。

6樓:匿名使用者

與西漢名將李廣有關的成語有 李廣未封

7樓:風吹亂髮

李廣射虎 力大無窮 神勇無比

與西漢名叫李廣有關的成語是,精誠所至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李廣未封

沒石飲羽

射石飲羽

飛將數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廣未封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

漢代名將李廣英勇善戰,才略過人,一生與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遠揚,匈奴望風而逃,稱之為「飛將軍」。然而李廣沒有能夠封侯。

沒石飲羽mò shí yǐn yǔ

漢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隱沒不見。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後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射石飲羽:同「沒石飲羽」。

飛將數奇fē jiàng shù jī

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例句:時人以「飛將數奇」來形容李廣的運氣不佳。

李廣射虎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隻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於是走近,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石頭。

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麼大的力氣,於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後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

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於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因為「李廣射虎」這個故事,「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這一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太史公曰: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

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9樓:匿名使用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10樓:匿名使用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源於李廣射虎的故事,揚雄解釋道

西漢名將衛青活了多少歲,西漢飛將軍李廣活了多少歲?怎麼死的?

由於史料沒有記載衛青確切的出生年份。但依幾種資料可以大致推測他年齡的範圍。衛青逝世時約45 48歲左右。建元二年,18歲的劉徹 古時算的是虛歲 在平陽侯府做客,此時衛青的三個姐姐,均未出嫁。漢朝法定女子過15歲不婚者,三十歲之前,分五等交稅,每升一等加徵一算,到三十歲加到五算 22 即一年要交六百錢...

西漢的君主,西漢與東漢的開國君主

漢高祖 高皇帝 劉邦 前206年 前195年 孝惠皇帝 劉盈 前195年 前188年 前少帝 劉恭 前188年 前184年 後少帝 劉弘 前184年 前180年漢太宗 孝文皇帝 劉恆 前元 後元 前180年 前157年 孝景皇帝 劉啟 前元 中元 後元 前157年 前141年漢世宗 孝武皇帝 劉徹 ...

與再見有關的名句,與智有關的名句

1 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清曹雪芹 南柯子 空掛纖纖縷 2 再見日周天 唐白居易 除夜 3 再見了 宋晁端禮 千秋歲 飛雲驟雨 4 月掛燭籠知再見 宋鄒浩 漁家傲 慧眼舒光無不見 5 再見江南岸 宋周紫芝 卜運算元 江北上歸舟 6 再見覆何時 宋王之道 卜運算元 今日富川濱 7 再見花開處 宋李石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