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對世界的影響(2019上海歷史)

時間 2021-10-14 23:25:31

1樓:林詠倫

中國文化--指廣義的文化,也就是文明,對世界影響頗大。中國並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確是世界上現存的,並且仍然在延續的最古老的亞洲文明。

1.古典哲學。《易經》包含現代計算機二進位制的基礎,現代數理邏輯也要依託於《易經》,《老子》思辯哲學應用於現代哲學、《孫子》應用於商戰、《四書五經》對中國周邊國家如:

韓國、日本、朝鮮等影響更大,這些國家都是中國文化圈的成員。啟蒙運動中,法國伏爾泰便利用了中國儒家思想,伏爾泰將儒家的哲學思想、政治理論、道德倫理、人性觀念、社會法則等加以綜合研究,建構了一套對西方社會產生過很大影響的新的社會學說。明代王陽明的學說還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

第一本提到儒教的書《儒家道德》,2023年在倫敦出版。

2.科技方面。中國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的進步,近代化的開端,新航路的開闢,離不開指南針;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離不開造紙術和印刷術;而火藥又成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在現代戰爭中作用很大,就是航天也要用到。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於徹底地改造近代世界並使之與古代及中世紀劃分開來,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術的影響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火箭也是中國首先發明的。中國漆器,中國冶鐵和穿井技術都是世界最先出現的。

中餐、中醫也世界獨具特色的。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動情地寫道:

「中國文獻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發明和發現,考古證據或繪畫實物證實中國的發明與發現比歐洲的或照搬採用的發明或發現一般往往領先很長一段時間。無論是二項式係數排列,還是旋轉運動與直線運動相互轉移的方法,或是第一臺時鐘中的擒縱裝置,或韌性鑄鐵犁鏵,或植物學與土壤學的開創,或**與內臟的關係,或天花痘苗接種的發現——不管你**哪一項,中國總是一個接一個地居世界第一。」李約瑟著的長達2000萬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向世界生動詳實地展示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偉大創造及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與影響。

3.文化方面(狹義的)。隋唐時中外交往空前頻繁,周邊國家大多仿效中國的各項制度,日本大化改新使其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文化圈也在這時形成。

中國的文化在明代以前一直是世界領先。中國的城市發展對世界也有很大影響,宋代以前,世界是許多國家學習中國的城市建造。中國中古的開放時代為世界各國培養了許多各方面的人才。

在藝術門類內,中國的書法、國畫、詩歌獨樹一幟。中國文官制度特別是科舉制度對西方文官系統的形成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推動作用。1570—2023年的300年間,西方國家出版的有關介紹中國文官制度與政治制度的書籍竟多達70種。

《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齋志異》、《金瓶梅》等被譯成多國文字,深深地影響著世界文壇。德國文豪歌德在比較中西文學後曾感慨地說:「當中國人已擁有**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正在樹林裡生活呢!

」舉世聞名的中華武術,是我國民間流行最廣泛的體育專案。千百年來,中華武術對世界武壇尤其是亞洲武壇有過重大影響。2023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武術震驚了世界。

中國琴棋書畫對世界也有很大影響,尤其是中國文化圈內的國家。

4.交通方面。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連線了亞歐,促進了各地的交流。四大發明除火藥是元朝軍隊帶去的其它都是經絲綢之路傳過去的。

5.經濟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粟等作物的國家,尤其水稻種植的傳播極大促進了其他地區農業的發展,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世界上660多種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於中國的就有136種,佔20%以上,居世界第一。中國還是最早養蠶的國家,絲綢也是中國的重要發明。中國燒造的瓷器也是中國獨特的創造,中國人china,就與陶瓷有關。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中國茶業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飲茶的習慣最早起源於中國,如今飲茶更成為世界性的風尚。茶,作為世界三大健康飲品之一,足跡遍佈了整個世界。英國的李約瑟曾說:

「茶是中國繼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貢獻。」亞洲國小龍的發展都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6.對外交往。鄭和下西洋時倡導:

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處、共享太平。亞非國家間的交往確立了現代外交不成文的準則,對後世影響深遠。中國人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幅員遼闊,中古時代經濟文化一直世界領先,為世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其實中華文明對世界的貢獻還有很多,不勝列舉。現代社會中,從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環境、人類安全的角度看,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中國挑戰」。

2樓:無妄霸主

古典哲學:《易經》包含現代計算機二進位制的基礎,現代數理邏輯也要依託於《易經》,《老子》思辯哲學應用於現代哲學、《孫子》應用於商戰、《四書五經》對中國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朝鮮等影響更大,這些國家都是中國文化圈的成員。

2。科技方面:中國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的進步,近代化的開端,新航路的開闢,離不開指南針;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離不開造紙術和印刷術;而火藥又成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在現代戰爭中作用很大,就是航天也要用到。

3。文化方面:隋唐時中外交往空前頻繁,周邊國家大多仿效中國的各項制度,日本大化改新使其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文化圈也在這時形成。

中國的文化在明代以前一直是世界領先。中國的城市發展對世界也有很大影響,宋代以前,世界是許多國家學習中國的城市建造。中國中古的開放時代為世界各國培養了許多各方面的人才。

中華文明對世界歷史有哪些巨大影響

世界歷史來看: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誰對世界影響更大

3樓:精靈幻術師

客觀的copy說,應該是印度。最簡單的例子是,我國受到佛教影響很大,而我國沒有向印度輸出什麼東西,可見印度的影響力。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地理原因造成的,我國由於距離西方太過遙遠,並且我們長期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沒有致力於輸出文化,而印度歷史上從馬其頓帝國時代就一直和西方頻繁交往,影響力自然大多了。

當然我們對東亞主要是日韓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但這是地區級的。

4樓:周佳明

中國文化對世界影響更大!

上海歷史文化發展對海派文化特徵的影響

5樓:從大唐到東瀛

海派文化

「海納百川,相容幷蓄」的上海海派文化,體現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的建築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造就了中西並存、中外合璧、藝術交融、風格獨特的「世界建築博覽會」;上海的舞臺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形成了本鄉本土的「申曲」(滬劇)與國劇京戲、越劇、淮劇等地方戲,以及來自域外的話劇、芭蕾舞等百花爭妍的「大聯袂」;上海的**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由鄉土氣息濃烈的「紫竹調」、「梅花三弄」,吹來了喜氣洋洋的「廣東**」、喧騰激越的「歡慶鑼鼓」、迴腸蕩氣的「二泉映月」,以及來自歐美的交響樂、銅管樂、管絃樂;上海的書畫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不但傳承、光大了傳統中國書畫的風骨,出現了被稱為「海派」的「海上畫派」,而且使發源於古希臘的雕塑藝術和來自文藝復興發祥地佛羅倫薩的油畫藝術在這裡留下了「神祕的微笑」;上海的飲食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不但薈萃了展示域內川、粵、京、魯、江浙、淮揚等地特色菜系、傳統名點和茶酒文化的館堂樓肆,而且匯聚起散發著歐美情調、各國風味的西餐館、咖啡廳;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不僅儲存並革新著傳統節慶、吉凶禮俗、民間藝技、武術健身、收藏集古等彰顯中華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納並發展著隨歐風而來的交際禮儀、歌舞娛樂、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等異域風情……

6樓:

有海就有人 人多生意就好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7樓:艾小呆的我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歷史

產生了的影響:

1、傳統文化基因和封建政治制度表現出了歷史持續性和穩定性,進而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當然,傳統文化的自然經濟基礎、文化自身的政治保守性在某種程度上又會壓抑經濟發展的活力,延緩社會前進的步伐。

2、傳統社會建立於血親關係的基礎上,相對於公共社會而言,它是一個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固定血緣和親屬關係的集合體,是一個熟人社會。因此,傳統社會注重人際脈絡和家族歸屬,建構起「以孝為本」的家庭關係模式。

3、傳統文化有助於培育以「德」為中心的個體價值取向。

在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認知中,傳統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養。但是,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政權、族權、夫權和神權」阻滯了個體的自由選擇,束縛了人的個性發展。

8樓:冷眼觀娛樂圈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社會的積極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在當今國際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和諧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乃至實現世界大同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文化是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具體標誌,是矗立於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別是在中國歷史上一些名副其實的不朽之作,世代相傳,百讀不厭,而且其智慧之火將永不會熄滅,照耀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珍惜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維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尊嚴,搶救保護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樹立尊重傳統文化的理念,不僅要自覺從書本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還要懂得中華傳統民俗、習慣,既要懂得民族的現實,又要更多地瞭解民族的歷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實質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說到底,只有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華民族的發展。只有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華民族的資源得到更為充分和有效的發揮與利用,才能使中華民族在地球村中發出更為響亮的聲音,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傳統文化是構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礎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多與王朝政治或社會理想相關聯。一部陳舊老書,一部古代文學經典,披散著歷史的灰塵,脫落於現代社會,特別是易中天、于丹等當代大家以古人聖賢道理為原料,深人淺出地將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社會及其生活緊密結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並給大眾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個鮮活的實際問題以啟示,而且能與實際生活中為人處事的經驗總結相驗證,也能給受過創傷者的心靈以撫慰,提升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品位,開闊著人們的眼界與胸懷,在診譯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中發揮了構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3、傳統文化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精神資源

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而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並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

中國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指什麼

樓主 這裡可以用這個詞嗎?可以看看孝經和禮記,有很詳細的記載。孝順父母和寵愛子女這些思想歸根到底主要還是中國社會的根基之一宗法思想的發展 可參見 尚書 同時也是儒家的 禮 rite 的衍化。孝順父母或者長輩的文學作品有三字經,李密的陳情表等。寵愛孩子的有左思的 嬌女詩 李商隱的 驕兒詩 等。杜甫的名...

中國古代茶文化和酒文化哪個影響更深遠

文娛吃瓜 我認為 在古代,酒文化影響更深遠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茶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出現過很多朝代更替也出現過很多文明在繁衍生息。茶和酒。就像古代裡的詩詞歌賦一樣是中國的國粹。酒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那時候乘酒的器具叫做尊或爵。可以看得出,酒擁...

中國古代檢查機構的影響和性質,歸納中國古代監察機構

劫色無罪 檢查機構能直接上達天聽 only丶無朢 集權吧,加上統治者的話語權。歸納中國古代監察機構 我國古代 對地方官吏的監察,始終是封建政治中的一個重大問題。數千年來,封建統治者憚思竭慮地 設計並推行了多種監察地方的方案和措施,即使在今天看來,其中也不乏合理的 有價值的因素。本文試就古 代對地方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