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北京人的一天,原始人北京人的一天100字

時間 2021-10-14 23:39:19

1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人的群居生活——北京人的一天生活

由於當時的環境十分惡劣,北京人僅憑個人的力量很難生存。他們過這幾十人在一起的群居生活,共同勞動,共同享有勞動成果。北京人的重要發掘者、著名專家賈蘭坡曾經這樣描寫過一群北京人的一天生活:

「早晨,紅日東昇,秋風送爽,一群北京人由巖洞裡走了出來,他們中間有老有小、有男有女。雖然已是深秋了,但是天氣還不怎麼冷,只是由於昨晚落了一場雨,稍稍感到一些寒意。他們身上什麼都不穿,連一條獸皮也不披。

他們的相貌是怪模怪樣的。你說他們象人,可是他們的前額很低,髮際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鼻子扁平,再加上頭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傾,又有些象猿,特別是他們身上那層鬆軟的細毛……你說他們是猿,可是他們直立行走,特別是他們的一舉一動,是任何動物所不能做到的,又可斷定他們是人。

走出洞口,圍攏在一堆火的旁邊。洞口附近的地面被踏的很堅實,連雜草都不生;可是地面上是亂七八糟,遍地堆積著亂柴和吃剩下的獸骨。在這一群人的中間,有人在說什麼,話說得直忡忡的,又怕別人聽不懂,還一邊用手比劃著。

雖然他們說話的內容,我們無從知道,但由他們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概是在商量這一天的工作吧。說真的,能夠吃飽肚子,對他們來說該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呀!大家出發了,洞裡只留下了少數幾個上了年歲的人。

從動作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留下來,並不僅僅是為了照顧小孩,而更重要的看管火種。

洞內、洞外以及洞口都有火堆。為了避免煙燻,洞裡的火總是擺在靠近「天窗」的地方。在不使用的時候,就在火上蓋些乾柴,再鋪上一層土。

洞外的火為了防止雨浸,在臨睡以前,還加上樹葉,蓋上土,使在火陰燃;只有當他們用火的時候,才把它扒開,吹燃**苗。他們成年累月的像保護自己眼珠一樣保護著火種。他們懂得,如果火滅了,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洞口的火,不僅是為了烤東西吃,也拿它作為防禦猛獸的「工具」。因為洞口只要有火燃著,不管多麼凶猛的野獸,見了火就得避開。最初他們佔據這個巖洞的時候,還是用火把豺狼嚇跑的呢!

一條小河恰恰經過他們居住的洞口,為他們製造石頭工具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原料。孩子們一趟一趟地運著由河灘上選來地石頭;大人們不停地把石頭敲開,製作他們所需要地各種工具。還有人在修理一條木棒,砍了又砍,颳了又刮,還不時拿起來試一試,看看這種最得力狩獵**做地合適不。

留在家裡地人也並不輕鬆,除了看小孩、管火種外,他們還是製造工具的能手呢!

在龍骨山南面二三公里地草原上,七八個年輕地小夥子,手持木棒正在追趕著一支生長著象「手掌」那樣的大犄角的腫骨鹿。鹿一直向西奔跑著,跑到山腳下的河邊,看樣子是打算越過河向山坡上逃去。可是預先埋伏在對岸的幾個人突然挺起身來,堵住了鹿的去路。

鹿驚慌萬狀,又想往回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這群小夥子就像餓虎撲食般地撲上來,一齊舉起木棒狠狠地朝著鹿地身上打下去。起初,鹿還想掙扎一下,可是一棒正打在它的致命處,鹿一動也不動了。多麼幸運啊!

晚上大家可以飽餐一頓了。可是像這樣順利地日子,並不是很多地。有的時候,簡直沒有什麼捕獲,只好採集一些植物根子,或者撿回虎、豹吃剩下的羚羊肉來充飢。

在龍骨山東面約二公里的緊靠平原的山坡上,有一群北京人正在採集食物。其中大多數是婦女,也有較大的孩子。年歲大一些的人,還經常把採集的經驗傳給孩子們,教給他們辨別各種植物的方法,哪一種是能吃的。

哪一種又是最可口;有的人還很自然地把採到地東西送到孩子們地口裡,叫他們嚐嚐滋味。手中的骨棒或木棒用處真不小,不僅可以用它來挖取塊根,還經常用它扒鼠洞。……同時還可以扒出鼠地「冬藏」——乾果之類地東西。

他們為飽肚子,就得經常在外面採集各種能吃的東西。採集是他們生活資料的主要**。雖然也有人在外面從事狩獵,但憑著那樣簡陋的**——木棒或石塊,不能經常獲得很多東西。

不要小看這群人,他們還是最早的「礦物學家」呢!就是在這個山坡上,他們不僅能採集到食物,而且還能找到手指大小的六方體的透明水晶。他們知道水晶是製造石器的好原料,它不但堅硬,而且打破後,破裂面整齊、光滑,很容易打成帶刃或帶尖的石器。

日落西山,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一群一群的北京人都先後返回巖洞。人們最感興趣的是那隻又肥又大的腫骨鹿,當它剛被抬上山坡時,就立刻吸引住了站在洞口的人,好多人都前來幫忙,孩子們也在旁邊歡天喜地的又嚷又叫。最忙亂的是孩子們,他們一會兒摸摸被龐大的角支起的頭顱,一會兒又去動一動尾巴。

當大人們拿起鋒利的大石頭要割裂屍體時,他們幫忙拉後腿。管理火種的人早已扒去火上覆蓋的土,用樹枝支起乾柴把火吹燃,就等大家聚攏烤肉吃了。天色越來越暗了,大家圍著熊熊的烈火,火光照紅了他們的臉孔。

每個人的手裡都握著一個頭尖刃薄的石器,把鹿肉割裂開來,成功地放在火上烤著吃。……

夜深了,大家都走進洞裡去睡覺。他們挑選了一塊較乾燥地地方躺下來,有時還在身下墊些乾草或者獸皮。

北京人日日夜夜都在緊張地勞動著。勞動地目的,在他們說來,雖然僅僅是為了吃飽,但在漫長的歲月裡,正是由於他們地勞動,促進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儘管在前面地道路走得十分緩慢,甚至經過十萬年乃至二十萬年都看不出顯著地變化,可是如果深入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情況和以前已經有所不同,歷史地車輪是在不停地向前轉動著。

2樓:kauai按

我們也要寫呀 不好意,等我寫完了告訴你

原始人——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樣的?

3樓:

這是仲夏的一天,清晨,隨著旭日的東昇,一位中年的北京人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放聲吆喝些了什麼,將整個組群喚醒,提醒人們要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原始北京人都以打獵捕魚為生,雄性北京人相對壯實,他們便順理成章地成了生計的維持者。一開始,十來個年輕力壯的雄性北京人從洞口出來,他們手中拿著一些很粗的樹枝,赤裸著上身,用樹葉和獸皮遮住**,僅此而已。

緊接著,他們走出洞口,互相敲打著手中的工具,用來互相鼓勵並祈禱對方有好運,接著,大家便陸續出發了。 別以為男人在外奔波,女人就可以在洞穴裡享清福,其實則不然。婦女和老幼成天待在洞穴裡,其實也在履行著她們自己的責任。

她們必須不斷地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推敲出它們的新作用,希望這能為他們的配偶或家人捕食獵物提供一定的幫助。但是,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卻是看管好火種,這種工作必須由女人來完成。火種對於北京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照明、禦寒和燒烤事物。

任何一個北京人都回不惜犧牲自己來看護這些寶貴的東西,猶如供奉神靈一般。 說到男人了。雄性的北京人四肢非常發達,但是由於腦容量頭腦卻沒有非常多的智慧,他們只能夠用手中僅有的樹幹和石器來對付難纏的動物們。

因此,單獨行動顯然是不明智的,他們必須「圍剿」這些動物,然後再用石頭襲擊,等到獵物驚慌失措的時候,便一下子擊中要害,這樣它們只能一命嗚呼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從我國境內已知的人類看,人類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程序。那麼我們的祖先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文明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啟了我們的歷史書,將不同時期的原始人類進行比較。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雲南省元謀縣的元謀人,距今已有170萬年的歷史,而生活在距今70-20萬年的北京人與元謀人的生活變化卻不是很大,只是到了距今一萬八千年左右的山頂洞人,以及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人、距今

五、六千年的的半坡居民才從外貌及生活習性方面與現代人比較相像。 從外貌上看:雲南省元謀縣的元謀人門齒化石,內側門齒很粗壯,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北京人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寬扁,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保留著猿的某些體質特徵;山頂洞人的模樣和現代人已基本相同。

這之間經歷了將近100萬年時間。 從使用工具上看:元謀人已經會製造一些粗糙的工具和知道用火;北京人的手腳分工明顯,已會打造粗糙的石器工具,會使用天然火,還會儲存火種,並利用火照明、防寒、追逐野獸,增強了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而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用骨針縫製衣物,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獵守為生,還會捕魚;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不僅普遍使用磨製石器,耒耜等,還用骨制箭頭、魚叉、魚鉤打獵、捕魚,而且還能製造色彩鮮麗的的彩陶; 從生活質量上看:

元謀人的生存環境很差,沒有固定的居所,靠天然火,不會儲存火種,抵抗自然的能力也很差;北京人居住在山洞裡,幾十人在一起過群居生活,用粗糙的工具和大自然作鬥爭;山頂洞人則按血緣關係生活在一起,會縫製衣物、懂得愛美(有海蚶殼、磨光石珠等裝飾品),死後要埋葬;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通風防潮的幹欄式房屋挖掘水井飲水,飼養家畜,並會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的房子裡,屋內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他們已會紡線、織布、製衣,食物種類也大大豐富了,主食有粟,副食有魚、肉、蔬菜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經過漫長的歲月的勞動,演變、進化,發展成為現代人。而現代人的今天,因為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人類正以日新月異的變化進步著,我們這一代人如果不努力學習科學現代化技術,就會被歷史列車所拋棄。

初一北京原始人的生活一天。要篇短文200-300字的。寫的好著給分 15

5樓:匿名使用者

抬望天空,還被一層發黑的網籠罩著,網裡還有幾顆星星,太陽還在睜著惺鬆的睡眼。山洞裡卻有了嘈雜的聲音。他們衣著簡陋,看樣子他們很冷、很餓。

他們起的真早呀!是啊,光陰似箭,更何況他們生命短暫。他們整裝待發要去打獵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這時正好下起了鵝毛大雪。雪花飄揚著飛舞下來,他們好無奈。一下雪,木柴全溼了,怎樣點火呢?

不點火,遇到野獸該怎麼辦呢?可是老天還是慈悲的,他們在山洞裡發現了幾塊奇怪的石頭和枯葉堆。只見他們其中一人雙手拿起石頭,使兩塊撞擊了幾下,奇蹟出現了,發出的火花將枯葉堆點著了。

他們又可以上路了!

雪已經很厚了,路也比較滑了。他們瘦骨嶙峋,佝僂著走著。還有和他們一樣早的——樹上不知名的小鳥,發出悲涼的嘆息!

他們的腳凍的通紅,卻沒有絲毫退意。他們拿著所謂的「**」小心翼翼的觀察四周的情況。忽然,他們神情緊張起來,擺出一副要戰鬥的姿態,肩並肩站到了一起,拿著石器。

原來樹林裡有幾雙深邃的眼睛,惡狠狠的盯著他們。隨後從林中衝出幾匹狼,一步步向他們逼來。他們勇敢的拿著火把和**與它們戰鬥。

他們用火把嚇它們,又用**打它們。這時,一匹狼先撲了上去,用它的尖銳利爪撕破了一個人身上的一塊皮肉,鮮血湧了出來,照在雪地上顯得格外的紅。這時他們跑了過去,用火把和尖銳的石器打狼。

最後狼落荒而逃。他們逃過了一劫,幸好那人的傷勢不重,只是皮外傷而已。

他們繼續前進,這時,他們興奮了。一群鹿正在小河邊覓食,它們沒有任何防備,正在盡情地享受美味呢!突然一頭凶猛的獅子衝向鹿群,鹿嚇的四處逃竄,頓時亂成了一團。

但鹿終究沒有逃過獅子的血盆大口,就這樣可憐的鹿成了獅子的美餐,正當獅子吃的儘性的時候,獵人們衝上去殺的獅子們措手不及。最後他們背上了一隻鹿和一頭獅子回山洞了,一路上他們很快樂。留下的只是小河邊廣闊無垠的雪地上數不清的雜亂的腳印。

回到山洞,太陽已經出來了,雪也慢慢融化了。他們燒**,烤著肉,很快樂,接雪水喂孩子和老人,給他們餵食物。他們飽餐了一頓,快樂地度過了一天,不知以後,他們還會不會這樣幸運。

我國人類的原始人類有哪些,除了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還有哪

和縣人距今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初期。1980年至1981年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鎮汪家山北坡石灰岩洞穴中。和縣人化石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蓋骨 兩塊頭骨碎片 一塊下頜骨碎片和九枚單個牙齒。和縣人在總體形態上和北京人較為相似,但又有一些較進步的特徵。說明和縣人是直立人中的進步型別。金牛山人 發現於遼...

原始人怎樣儲存火種,原始人是怎樣儲存火種的

人類是在和大自然的長期鬥爭中,學會使用火的。起初,原始人吃夠了火的苦頭。大火燒燬了他們生活的森林,害得他們四處奔逃。有不少人甚至葬身火海。但是,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一場大火過後,原始人找到許多燒死的野獸。他們毫不費力地填飽了肚子,還有了一個重大發現 烤熟的肉比生肉好吃得多。火的餘燼使人感到暖烘烘的,大...

最早期原始人,最早的原始人是在什麼時候?

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是三四百萬年前蝴蝶臘瑪古猿的發現。臘瑪古猿大約生存在一千四百萬年前至八百萬年前。考古學家們推斷,臘瑪古猿已能初步用兩足直立行走,他們生活在林中空地或森林邊緣地帶,主要吃植物果實,但也可能吃一點肉食。其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人類。過著群居生活,他們靠打獵以及採摘果實維持生活 在中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