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知道安徽阜陽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時間 2021-10-15 00:07:26

1樓:匿名使用者

阜陽最早的名稱是胡國,西周康王時代封舜後陳滿的後代為鬍子,胡國國君歸姓子爵,所以亦稱鬍子國,為何以“胡”為國名呢?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很多都是由氏族部落上升而來,而胡國的先民據認為是東夷族中的一支胡部落,所以胡國名稱的由來大概就是部落名稱的沿襲和延伸。胡國作為阜陽最早的名稱影響很大,後世常以胡城代指阜陽,南北朝時期樑朝曾一度在阜陽置有胡城縣,五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再經胡城縣》流傳甚廣。

歸姓胡國公元前495年為楚所滅,楚滅胡後,在泉河南岸設城,稱汝陰城,因泉河流經城北而得名,泉河在古代被稱為小汝水,也叫北汝河,《逸雅》曰:汝陰在汝水陰也。汝陰一詞最早見於《左傳》:

“成公十六年,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陰之田求成於鄭。”但這裡的汝陰卻是在今河南郟縣、葉縣一帶。

秦朝統一六國後,置阜陽為汝陰縣,兩漢時期阜陽亦稱汝陰,但漢代典籍《史記》和《漢書》有時卻把汝陰稱為“女陰”,如《漢書·地理志第八》曰:女陰,故胡城。從阜陽雙古堆漢汝陰侯墓中發掘出的一些以爵號為標誌的器物中,有些亦作“女陰侯”,汝陰為何會成為“女陰”呢?

說法不一,有說:秦末,楚漢相爭,致使這一地區男丁稀少,耕作蠶桑,俱由女子,所以稱為“女陰”;亦有說:因汝水改流,原來的河道逐漸乾涸,汝無水為女,所以稱為“女陰”;《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則認為:

“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酈道元的解釋應是正確的,《春秋說題辭》曰:汝之為言女也。如在《論語·學而篇》中,子曰:

“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這裡女字無論讀音還是字意都為汝。

王莽建立新朝後,為割斷與舊朝代的聯絡,將阜陽更名為汝墳,墳是水涯、大堤的意思,如果從字面來理解汝墳就是汝河的堤岸,事實上汝墳也是一個古老的地名,在《詩經·國風·召南》中就有一篇以《汝墳》為題,楚國名相孫叔敖也曾:“截汝墳之水,作塘以溉田。”這裡的汝墳在今河南葉縣以北,在汝水北邊,與河南汝陰相距不遠,《九家舊晉書輯本·王隱晉書》曰:

汝陰有陶邱鄉,詩所謂汝墳。 因為從秦代,汝陰一名就被從河南挪到了阜陽,所以王莽用汝墳代替汝陰也就沒有什麼奇怪的。

北魏孝昌四年,阜陽始稱潁州,以潁水為名。

唐王朝在平定王世充之亂後,於武德四年(公元619年),在今阜陽西北十里置有信州,信州名的來歷,估計是因為北齊時,汝陰郡一度屬信州有關,轄汝陰、清丘、永安、高唐、永東等六縣,但當時江西亦有一信州,所以兩年後又更名為潁州。

北宋治平元年,英宗封其子趙頁為潁王,後趙頁登基為神宗,於元豐二年(1079)年升潁州為順昌軍,軍名取美稱,為吉利語。政和六年(1116)神宗“潛邸”升名為順昌府。

清朝順治雍正十三年(1735),當時的安徽巡撫報請升直隸潁州為潁州府,增設阜陽新縣管轄原州轄範圍, 是因為東漢時境內曾設有阜陽候國,故邑在今天臨泉縣境,《阜陽縣誌》雲:“《舊志》引《潁紀》,州西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陽城”,所以阜陽的來歷是遙取境內古邑名。

2樓:我愛調皮清純系

阜陽古稱“ 潁州 ”,早在西周時就是 鬍子國 國都,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

阜陽的歷史名人有那些?

3樓:牙牙的弟弟

有管仲、鮑叔牙、甘茂、呂蒙、歐陽修等。

1、管仲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開始輔佐公子姜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尊稱為“仲父”。

任職期間,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病逝,諡號為敬。後世尊稱為“管子”,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2、鮑叔牙

鮑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鮑氏,名叔牙。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早年輔助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協助公子小白奪得國君之位,並推薦管仲為相。

齊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參與“召陵之盟”使諸國尊齊王霸主。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鮑叔牙稱相,並在不久後病逝。

在鮑叔牙的協助下,在齊國順利實行了他的治國之道。鮑叔牙為政重教化,使齊國迅速由亂轉治,由弱變強,齊桓公也成了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3、甘茂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生卒年不詳,戰國中期秦國名將。秦國左丞相。曾就學於史舉,學百家之說,經張儀、樗裡疾引薦於秦惠文王。

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左庶長魏章略定漢中地。後遭向壽、公孫奭讒毀,在攻魏國蒲阪時投向齊國,在齊國任上卿。

周赧王十年(前305年),為齊國出使楚國。秦王想讓楚國送還甘茂,為楚所拒。後卒於魏國。

4、呂蒙

呂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鄧當死後,呂蒙統領其部眾,拜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掩護孫權逃生,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蹟,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5、歐陽修

歐陽修(2023年8月1日-2023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

4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不是阜陽市的話還有姜子牙,臨泉縣還有姜子牙文化廣場

5樓:小城酒鬼祝定法

陳勝,呂臣,劉福通,郭汝霖,臧致平,姜子牙,養由基,甘羅,管仲,呂蒙,徐廣縉等

6樓:

阜陽古稱“潁州”,說阜陽有哪些歷史名人,可能是一問三不知,但說潁州名人,卻可以說上幾個。

潁州是姜子牙、甘茂、甘羅、管仲、鮑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詩人晏殊、歐陽修、蘇軾都曾在此為官,並留下了“大千起滅一塵裡,未覺杭潁誰雌雄”等千年傳唱的詩篇。

安徽阜陽的方言中,有沒有什麼遺留下來的古漢語詞彙,請列舉一些。謝謝

7樓:匿名使用者

“半吊子”一詞,意思與二百五相近,古代一吊子五百錢,所以咱阜陽人用半吊子表示二百五。說人少一葉子肺,也就是七葉子,古人無知,認為人的肺有八葉子,其實人的肺是六葉子…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貌似沒有,我是阜陽的。。。阜陽話跟棗莊話很像,據說是 棗莊遷過來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得去找研究這方面的專家,

安徽在清朝以前叫什麼,古代的安徽叫什麼 比如說唐朝的時候安徽那時候叫什麼名字

浪不費 安徽在清朝以前叫南直隸。明朝,屬南直隸,安徽分屬廬州府 合肥 鳳陽府 安慶府 太平府 池州府 寧國府 徽州府 徐州府 滁州府 和州府 廣德府。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康熙六年 1667年 分江南省為江蘇 含上海 安徽二省,安徽省 巡撫衙門駐安慶 轄廬州府 今合肥 安慶府...

湖南邵陽在古代稱什麼名,長沙市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邵陽縣位於資水上游,東經110 59 110 40 北緯26 40 27 6 邵陽縣境地處衡邵丘陵盆地西南邊緣向山地過渡地帶,南部河伯嶺山脈腕蜒與東部四明山脈相接,形成東南屏障,中北部黃荊嶺石灰岩低山突起,喀斯特地貌發育,背部地勢低緩,紅土崗地發育。芙夷水 赧水匯合於境內雙江口,成y型展布北上,檀江...

古代那個妃子被武責天剁了手和腳叫什麼名

古代服裝名稱大全 領 襟 裾 袂 袪 袖 衿 衽 帶 系。絹紗金絲繡花長裙 絲綢罩 衣菊紋上裳 流彩暗花雲錦裙 翠紋織錦羽緞斗篷 縷金挑線紗裙 銀紋繡百蝶度花裙 撒花煙羅衫 百花曳地裙 雲紋縐紗袍 藕絲琵琶衿上裳 紫綃翠紋裙 軟毛織錦披風 織錦鑲毛斗篷 素絨繡花襖 縷金百蝶穿花雲緞裙 素雪絹裙。緙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