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了狀元后的行程是怎樣的,在古代中狀元之後

時間 2021-10-15 00:27:49

1樓:槡棲子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

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巨集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

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此後才得機會踏進官場。

2樓:

面聖不是狀元單獨覲見,而是所有殿試通過的進士們(一甲 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一同覲見皇帝,正式成為天子門生。 覲見皇帝之後,進士們才會舉辦謝師宴。而主考官也不一定是宰相,皇帝是臨時任命的有資歷的大臣。

3樓:我想天天宅在家

先遊街招搖一下,在面聖,分配崗位,拜訪各位大官,進崗位工作

4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吧,我們老師也是這麼說的

在古代中狀元之後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中了狀元后做什麼官

在從前的戲曲裡,常有書生一朝鰲頭獨佔中了狀元,於是,好事紛至沓來,金殿封官,駿馬得騎,還會娶上漂亮公主做老婆。

金殿封官,狀元封以何等官職呢?按戲曲**所講,不外乎禮部尚書、八府巡按,最不濟也來個到各省主持巡迴考試的學政。但實際上,狀元的官職有規定,而且品位也比戲中的低得多。

以清朝情況而論,會試過關成為貢士,然後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出身」頭銜。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

狀元的職名叫作「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兒。

另外,在狀元公和駙馬爺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絡。「駙馬都尉」這個職務,因妻而得,在宋朝時候,民間管它叫「裙帶頭兒官」,通常人們所鄙稱的「裙帶關係」一詞即起源於此。

6樓:匿名使用者

中狀元之後一般選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外放以後的官職要看皇帝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做大官。不過也有例外。文章特別好的人物特別出眾的,皇帝會破格錄用幾次。但是不會直接封大官,得等到有一定的政績以後,提拔的人有了理由,被提拔的也有了立足的資本。

8樓:匿名使用者

有靠山就能做沒靠山就不能

古代考中狀元后的依次排名是什麼?

9樓:客塵

狀元、榜眼、探花

最高一級考試是「殿試」,也叫「廷試」,由專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屬考策問,考中者統稱「進士」。殿試後一甲前三人為「賜進士及第」,依次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10樓:手機使用者

狀元、榜眼、抄探花-這是一甲(一甲就只有三名,賜進士及第) 傳臚不只有第四名這麼叫,二甲第一名叫傳臚,三甲第一名也叫傳臚. 從第四名開始(二甲),進士賜「進士出身」,名額不定 再往後賜「同進士出身」 這就是明清科舉的排行. 而「會魁」「會元」「解元」不是進士考試的排名,會魁和解元是鄉試第一名的稱號(舉人考試,比如唐伯虎就稱唐解元) 「進士」是一個統稱,會試錄取後都稱為「進士」 明代科舉考試有以五經取士一法,每經各取一名為首,名為「經魁」,這不是科舉的排名。 「舉人」是通過鄉試考生的統稱 「秀才」是通過院試考試後考生的統稱,也叫生員

麻煩採納,謝謝!

可喜可賀的事情,在古代中了狀元能任多大的官

清朝初年關於這個很明確,一甲進士或被授予副將 參將 遊擊 都司,二三甲的進士被授予守備 署守備。之後武狀元被授予一等侍衛,榜眼 探花被授予二等侍衛,二 三甲進士被授予三等以及藍翎侍衛。這些人得到了這些官位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一般會開始進翰林院,被授予六品或七品編修,或是翰林院修撰,或者著作郎等,開...

古代的狀元,在現代是什麼職務

點點在心 狀元不是職務。狀元 一般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 第一等 第一名 的人 另外還有比喻在本領域 本行業 中成績最好的人。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 元 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封建社會的儒客文人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擴充套件資料 狀元是中國的特產,是中...

在古代婆婆是怎樣欺負媳婦的,為什麼古代的婆婆都喜歡欺負媳婦

不停歇的小陀螺 比如在飯菜等方面挑剔,或因無子而逐出家門 新歲舞動 說不上欺負,只是跟現在的觀念不一樣,封建社會所具備的一切不合理的禁錮,特別是對女人,只要瞭解特有的時代所特有的產物就明白了。 波妞兒 這個問題在電視劇 孔雀東南飛 裡就可以知道,可以看看!為什麼古代的婆婆都喜歡欺負媳婦 奔跑中的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