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為什麼會被稱蟋蟀皇帝

時間 2021-10-19 09:25:06

1樓:歌吟鈴子

明宣宗是歷史上並不多見的好皇帝之一,他從小就表現的十分出色,而且開創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被人們稱為是難得的守成君王。明宣宗非常的有文化素養,他的丹青十分出眾,同時他還愛好各種好的詩詞,但是曾經有人說過他還是一個喜歡蟋蟀的人,或許是因為這些事情和他皇帝的身份不相符,所以正史上的記載非常少。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從蟋蟀興起開始說起,有人說過鬥蟋蟀這件事情是從唐朝開始的,到了宋朝就成了十分著名的遊戲形式,而明清時代則是鬥蟋蟀最為鼎盛的時期。這樣看來這個問題似乎也有了一些答案。既然明清時代鬥蟋蟀已經十分的風靡,那麼明宣宗有這個愛好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和當時的歷史條件和背景有著極深的關係。

另外歷史上對這件事還有著一些記載,在《天順日錄》中曾經記載過,明宣宗去世之後,他的母后曾經下過命令,命人將他所有玩的玩意全部砸碎。然而在2023年的時候景德鎮曾經找到了一些青花的殘片,在成功將這些東西復原之後發現原來竟然是蟋蟀罐,而且這些東西除了是碎片之外儲存的都十分好,這就說明當時張太后讓人砸碎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是蟋蟀罐,那麼明宣宗也十分有可能就是位鬥蟋蟀的專家。

《明朝小史》一書裡記載:

「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時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妾以為駿馬易蟲,必異,竊視之,乃躍去。

妻懼,自經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經焉。」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一書也有說到,「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

綜合以上兩段記載,可看出,身為皇帝的明宣宗不單單是喜好鬥蟋蟀這麼簡單,甚至是沉淪在鬥蟋蟀裡邊了。而且為了這個鬥蟋蟀的愛好,勞民傷財,弄得百姓家破人亡,這就不該了。而且,鬥蟋蟀一般都是紈絝子弟之流做的事情,身為一國之君,竟然是沉淪其中,著實與明君的身份不符,也難怪民間會將明宣宗稱為「蟋蟀皇帝」了。

2樓:種樹防塵

愛玩鬥蟋蟀,荒廢朝政所以得了這個稱號。

明宣宗朱瞻基為什麼會被稱蟋蟀皇帝,卻被他媽恨之入骨?

明宣宗朱瞻基為什麼被人稱為蟋蟀皇帝

3樓:毗沙王

作為統一的封建大帝國,大明王朝一共經歷了十六位皇帝,若要問及明朝歷史上哪位皇帝被後人稱為「蟋蟀皇帝」,人們便會很快想到明宣宗朱瞻基,沒錯,就是那位開創了大明王朝最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皇帝。那麼,明宣宗朱瞻基為什麼被人稱為蟋蟀皇帝?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在野史和文學作品中,明宣宗朱瞻基被描述成為了喜歡鬥蟋蟀的皇帝,而文學作品的廣泛傳播更使明宣宗朱瞻基逐漸成為了大眾心目中的蟋蟀皇帝。

在明末清初時期,道士呂毖所做的野史《明史小錄》存在有關明宣宗朱瞻基非常喜歡鬥蟋蟀,並且向民間廣泛徵集蟋蟀的記載。在其書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其大意是:宣宗皇帝非常喜歡鬥蟋蟀,於是向江南地區徵尋非常厲害好鬥的蟋蟀,最終人們爭相尋找好鬥蟋蟀,也使蟋蟀的身價倍增。

這一系列行為最終搞得人們民不聊生,生活更加疾苦。

除了野史《明史小錄》的有關記載外,還有關於明宣宗朱瞻基為「蟋蟀皇帝」的記載就主要出現在蒲松齡所做的志怪傳奇**《聊齋志異》。蒲松齡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清朝時期著名的**家、文學家,一生多次參加科舉,屢試不中,一生窮困潦倒。最終憑藉一部志怪傳奇**《聊齋志異》名揚後世,為後世眾人所熟知。

在其**《聊齋志異》中,有一篇名篇名叫《促織》。其中首句意思便是:明朝宣德年間,皇宮中崇尚鬥蟋蟀的遊戲,於是每年都要向民間徵收蟋蟀。

而整篇文章都插入神話色彩,將明宣宗朱瞻基喜歡鬥蟋蟀,最終導致民不聊生,生活困苦表現的淋漓盡致。之後,隨著蒲松齡志怪傳奇**《聊齋志異》在後世奉為經典,在大眾中廣泛流傳,併為世人所熟知,明宣宗朱瞻基也跟著火了,成為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促織皇帝」。

然而關於明宣宗朱瞻基非常喜歡鬥蟋蟀,並且向民間廣泛徵集蟋蟀的歷史記載主要出現在野史《明史小錄》和文學作品志怪傳奇**《聊齋志異》中。而在記載明朝史實基本史料典籍《明實錄》、《明史》、《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卻絲毫不見有關明宣宗朱瞻基喜歡鬥蟋蟀的記載。

據明清兩代官修史書《明實錄》《明史》,以及較為可信《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等史料記載:明宣宗朱瞻基,年少時就被其祖父明成祖朱棣稱為好聖孫。繼承皇位後,更是沿襲父親明仁宗時期的做法,輕刑法,施仁政,重用賢臣,採取與民休養生息的策略,努力發展社會經濟,最終造就了大明王朝的盛世「仁宣之治」。

此盛世被後世學者稱為功績堪比「文景之治」,其明宣宗本人也是一生仁政愛民、勤於政事、親賢臣遠小人、政績斐然,被後人史學家稱為一代明君。

為什麼郭敬明沒有像朱梓驍那樣毀了陳學冬

這是個人覺得陳學冬的資源是要朱梓驍要好的,可能郭敬明更看好陳學冬也更喜歡這個演員吧,所以才沒有像那樣會叫陳學冬。因為陳學冬他本人是有一定實力的,並不能說單靠郭敬明就可以毀了他 雖然他們兩個現在感情一般,但是也沒有必要毀了對方,這樣絕情。因為陳學冬其實這個人還是挺厲害的。他的粉絲非常的多,所以讓郭敬明...

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後,為什麼還能平安回來呢

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 朱祁鎮有自身獨特的力量和能力,他得到了蒙古人的尊重和信任。要說,俘虜要想在敵方處生存下來已經是不容易了,還怎麼能奢望能和敵人做朋友呢?但是朱祁鎮就是做到了。他在敵方處十分冷靜,眼光長遠,為人大度,非常有天子的氣概,畢竟才22歲的朱祁鎮已經當了14年的皇帝了,敵方的人都十分的佩服...

歷史上,明英宗為什麼要殺死於謙,明英宗朱祁鎮為什麼不得不殺于謙

其中有三個原因 一.朱祁鎮在被俘後,于謙擁戴朱祁鈺做新軍,他心生嫌隙。二.瓦剌軍以朱祁鎮做要挾逼和時,于謙不顧他的生死。三.不殺了于謙,復辟一事便師出無名。以上這些原因,讓明英宗朱祁鎮明知道于謙是被冤枉的情況下,還是殺死了于謙。他殺于謙是因為于謙在他被俘的時候,強行將朱祁鈺推為皇帝,導致了後來他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