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敗家的是誰,清朝的開國皇帝是誰?

時間 2021-10-27 09:51:18

1樓:匿名使用者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zhǔ)(2023年7月17日-2023年8月22日),即咸豐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蒙族稱圖格莫爾額爾伯特汗,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祕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2樓:當下便是極樂

理論上是康熙,為了營造一個盛世,把國庫的錢花的寥寥無幾了

清朝的開國皇帝是誰?

3樓:易書科技

金與清,一字之差,卻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新時代的開始

後金天聰十年(公元2023年)四月,皇太極正式即皇帝位,受「寬溫仁聖皇帝」的尊號,改元崇德,國號「大清」。從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一個與歷代王朝相同的新王朝——清朝,它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清朝的國號有一個歷史演化過程。清最初起源於建州女真。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2023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稱汗,號天命汗。

在此之前努爾哈赤並無年號,更無國號。萬曆四十七年(公元2023年)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開始稱「後金汗國」,用「後金天命皇帝」的玉璽。在其後給毛文龍的書信中,甚至直接稱「大金國皇帝」。

努爾哈赤自詡為金的後裔,尊金為先朝,因為金朝在女真人歷史上是最為光輝的一頁。使用「金」作為國號,有繼承金國的事業,繼往開來,團結各部女真人的政治意義。當然,努爾哈赤與金朝女真同屬一族,從這個意義上說,努爾哈赤應是完顏金國的真正後裔,反過來說,金代女真是他們的直接先世。

改朝換代

皇太極即位之初,仍採用「金」的年號。那麼,十年之後,皇太極為什麼將通行二十餘年的「大金國」國號用一個音近的字「清」來代替呢?

首先,皇太極既然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必須按慣例改國號和改年號。中國曆代皇帝都把改元視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具有更新改制的意義。按通例,改年號是常事,如漢、唐兩朝的皇帝,都很注重改年號、列紀元。

但改國號在歷史上各朝各代卻少見,只有在改朝換代之際,才出現新朝的國號,並將國號堅持用到底,不作更改。

改國號不單單使人耳目一新,更主要的是表明新的王朝與其他王朝有別,具有本朝的特色。皇太極既然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如果繼續沿用歷史上已經存在的朝代,國號是不合適的。

僅僅為了與金朝相區別,而自稱「後金」作為正式的朝代國號,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只有後代史家才這樣稱呼,所謂「後漢」、「後周」等都是歷史編纂學上的稱謂。

皇太極改「金」為「清」,雖為一音之轉,但「清」字已賦予這個新國家、新朝代以新的意義,標誌著這個以滿族貴族為主體的女真國(金國),此時已經發展為以滿族為主體,包括漢族、蒙古族和東北地區其他民族在內的大清國。

清國比女真國(金國)的包容量要大得多,與中國歷史上的漢、唐、宋、元、明朝代沒有什麼區別。改國號,說明努爾哈赤所開創、由皇太極繼承的事業,已開始進入了新的歷史紀元。

名副其實的大清第一皇帝

天聰十年(公元2023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選擇這一天為即皇帝位的吉日,早上皇太極在諸貝勒和大臣的擁戴下,從德勝門出發,前往天壇祭告天地。天壇設於德勝門外,四面設有臺階。壇上安放一張香案,上鋪黃綾緞,中設「上帝神位」。

導引官奉香,皇太極至香案前跪下,從導引官手中接過香連上三次,敬獻完畢。由讀祝官誦讀祝文。

宣讀完畢,皇太極和百官依次入座,他率先飲酒、食祭品,然後分給百官。

接下來的儀式,是在太政殿舉行「受尊號」禮。殿內正中放一把御金椅。諸貝勒、大臣左右分列兩側。

這時,樂聲大作,「眾行三跪九叩頭禮」。禮畢,多爾袞和科爾沁貝勒巴達禮從左側站出,嶽託和察哈爾汗之子額駙額哲從右側站出,再加上杜度和都元帥孔有德,他們每兩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寶,上前跪獻給皇太極,這是代表著滿、蒙、漢及其他少數民族把象徵皇帝權威的御用之寶交給皇太極,表示承認他至高無上的地位。獻御用之寶以後,「滿洲、蒙古、漢官捧三體表文,立於壇東,以上稱尊號建國改元事,宣示於眾」。

讀畢,再一次行叩頭禮。皇太極在鼓樂聲中走出太政殿回宮。四月十二日,皇太極率百官到太廟追尊祖先。

追尊始祖為澤王;高祖為慶王;曾祖為昌王;祖為福王。尊努爾哈赤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陵園稱福陵。第二天,定宮殿名。

中宮為清寧宮;東宮為天睢宮;西富為麟趾宮;次東宮為衍慶宮;次西宮為永福宮。臺東樓為翔風樓;臺西樓為飛龍閣。正殿為崇政殿;大殿為篤恭殿。

四月二十三日,皇太極敕封兄**侄。封大貝勒代善為和碩禮親王,貝勒濟爾哈朗為和碩鄭親王,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為和碩睿親王,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為和碩豫親王,阿濟格為多羅武英都王,杜度為多羅安平貝勒,阿巴泰為多羅饒餘貝勒,並各賜銀兩。蒙古諸貝勒也按親王、郡王等級分別敕封。

四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又加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賜宴於崇政殿,並賜銀兩有差別。其部下也分別**行賞。

皇太極改國號清,開闢了清朝歷史的新紀元。嚴格地說,清朝的歷史應從這裡開始算起,他是名副其實的大清第一個皇帝。

4樓:小考拉啃蘋果

努爾哈赤並未稱帝,所以應該算皇太極。

康熙和乾隆,誰的功勞更大?

5樓:同享文化

康熙和乾隆統治的時候,被後人們稱作是康乾盛世,意思就是說康熙和乾隆統治的清代是一個各方面發展都很好的時候,是清代的頂峰狀態,但是他兩個要是比個高低的話還是康熙皇帝更厲害,因為他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是順治帝的第三個兒子,也為後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被後人稱為是千古一帝之一。康熙從八歲就開始登基了,在十四歲的時候,扳倒了當時的大臣鰲拜,奪回了自己的朝政大全,把鰲拜的一眾黨羽都處置了,康熙在二十歲的時候,吳三桂起兵造反,還有其他的地方也有造反的,康熙帝並沒有慌張,一邊圍攻吳三桂,另一邊對其他造反的人們進行招安,最後成功的平定了叛亂。他又驅逐沙俄、西征漠北,擴大了清代的領土面積。

政治上實行仁政,又著手整頓了吏治,恢復了京察還有大計等的考核制度。而且還引進了西方的天文、地理還有數學等的學科,促進了國家的文化發展。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陵是雍正的四子,是康熙的孫子,自從他登基以後,就開始整治朝廷以前的不完善的政策,而且後來還效仿他爺爺康熙實行仁政,五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在軍事上,平定了新疆、穩定了**,實現了民族的大統一,還讓紀曉嵐編寫了四庫全書。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而乾隆皇帝的繼承人,如果沒有一開始康熙打下很好的基礎,也不會有後來的盛世。

6樓:匿名使用者

很負責的告訴你,康熙功勞大,康熙,剷除鰲拜,平定三番,滅了葛而丹,抗擊沙俄,收復臺灣。你看看這功勞,nb不,康熙可是清朝最有作為的皇帝,唯一缺點就是晚年為政過於寬容,導致吏治腐敗,國庫耗盡。後來雍正登基,鐵面執政,上任後整頓吏治,改土歸流,試行火耗歸公等一系列政策,結果吏治澄清,國庫富裕。

乾隆我就懶得說了,乾隆雖然當了60年皇帝,真的是純敗家子。一生雖有十全武功,但是這十全武功有一些是必要的,有一些根本就是窮兵黷武,亂tm打。有什麼好比的,乾隆前期還算有點作為,前20年還算個明君,從乾隆30年往後,一直到嘉慶4年,這期間標準的敗家子,好大喜功,寵信**,把康熙雍正給他攢那點老本全敗光了。

雍正駕崩時國庫可是滿的啊,乾隆用了60年時間,把國庫弄的空空如也。揮霍程度可見一斑。

你比功勞是吧,我就給你比一下;

康熙6次下江南,為了體察民情,巡視江南水清,官僚情況,一路簡樸低調。御船為普通大型龍舟,

乾隆6次下江南,為了遊山玩水,參觀大好河山,一路鋪張浪費,大肆修建行宮,沿途搭建戲臺。御船為全新打造,靠民力拉動。

清朝皇帝排行是標準的一代不如一代,遞減式排行,明白了吧,換一句話說,康熙最nb然後往後排,一直排到光緒(溥儀就不排了,人家三歲登基,一共當了3年,小孩子啥也不懂,不怪他)至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倆個屬於開國立業的君主,但政績並不怎麼樣。所以也不排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康熙啊。平常心說的很好啊!這種問題用你來問?

人家乾隆還得聽康熙的,康熙幹了61年,乾隆只感幹60年啊,乾隆在晚期時就不如康熙了,乾隆花費太大。都是六下江南,康熙去江南制理水庫,排洪,出行簡單,乾隆去江南完全是玩去啊,還帶著老婆一大堆,花費巨大!康熙少年擒鰲拜,乾隆少年幹過?

沒有啊。平三番,乾隆沒幹過,康熙幹過啊。康熙對人們的仁愛,其中最為重要的措施是懲治**,康熙對待臣民他很重視仁愛,譬如說他免稅,他規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後來雍正又規定了「攤丁入地」就是說中國人幾千年的人頭稅到這就取消了。不錯吧

8樓:安卓

毫無疑問是康熙 康熙登基之初,大清國還處於**狀態,烽煙四起,分崩離析。康熙即位後,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發動了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還吸收漢族的文化,拜孔聖,恤黎明。

同時,他還統一了蒙古各部,蒙古**自宋朝始,這個問題知道康熙才徹底解決。康熙自身也在不斷地學習,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康熙帝崇尚節儉,一聲共減免稅賦達兩億兩**。

最最重要的是,當時的中國已經處於封建社會的末期,康熙能在這個時候建立出康乾盛世,是不容易的。

清朝的開國皇帝是誰,清朝開國皇帝是誰?一共有幾個皇帝

三種說法 1 1616年 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生前稱 大汗 未稱帝,後追稱為帝。保留了大量的奴隸制殘餘。2 1636年 皇太極於1636年改國號為 清 改族名為 滿洲 正式稱帝,他可以成為清朝第一帝。3 1644年 1644年清軍入關,在全國範圍內確立了統治。1644年為順治元年,這一...

清朝13位皇帝,清朝十三位皇帝是誰?

不是,是因為清太宗皇太極用了兩個年號,先叫天聰,後來改國號為清的時候把年號改成崇德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559 1626 1616年 1626年 天命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 1592 1643 1626年 1643年 天聰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 1638 1661 1643年 1661年 ...

清朝皇帝是誰,清朝第一個皇帝是誰???

努爾哈赤奠基者 大汗 皇太極清朝第一位皇帝,順治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 即第二位皇帝 努爾哈赤 明萬曆十一年 1583年 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稱王 在明朝總兵李成樑的支援下,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歷時3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