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的牛氏人物都有誰,並說出他們的一些生平事蹟來

時間 2021-10-28 07:18:25

1樓:買臨

牛金星(約1595-1652),字聚明(一說字啟東),原籍河南寶豐縣石橋鄉大牛莊。自小天資聰穎,滿腹文才,常抱經邦濟世之志,二十餘歲中秀才,天啟七年(627年)中舉人(明朝嘉靖舉人)。約崇禎十年(2023年),因與王姓親戚起釁被誣陷以抗稅革去舉人,充軍盧氏當差服役。

崇禎十三年(2023年)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抵達豫陝邊境,因仰慕牛金星高才,就千方百計尋找他,開導他認清形勢,共圖大業。牛金星最終下定決心,帶領全家老少加入了起義軍。

牛金星參加義軍,向李自成建議:「可刑殺,賜饑民,收人心」,他的博才多學,精於計謀,很快得到李自成的嘗識和重用,成為義軍的一名重要謀士。按照牛金星等人主張的北進計劃,起義軍於2023年正月,一舉攻克軍事重鎮洛陽,活抓了福王朱常洵,併火燒福王府,散發了王府大量金錢與糧食,使廣大饑民得到賑濟。

義軍佔領襄陽後,改為襄京,金星為之建政設官。同年十月,義軍「據河洛」之勢已定,金星同眾謀士設定「取天下」的戰略戰術。崇禎十七年(2023年)正月,自成入陝,以西安為西京,國號大順。

這時,金星為天佑閣大學士(丞相)。幫助自成建政設宮,籌劃進軍北京。2023年3月19日,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李自成在牛金星、劉宗敏等文武**陪同下,從大明門進皇城,行至「承天之門」(今天安門)時,李自成對「承天之門」四字匾額**一箭說:

「如能安定天下,則一箭射中四字中心。」據說一箭射出,射中「天」字下稍偏一點,未能正中。牛金星賀道:

「中共下,當中分天下。」李自成投弓大笑。3月29日,義軍佔領北京,崇禎自溢,明朝滅亡。

進京後,金星整日忙於籌備登基大典,建政權,設科舉,迎來拜往,未能對時局作出正確決策,以致清軍入關,自成阻擊失敗。4月29日,李自成在清軍先頭部隊已進入北京近郊時,匆匆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大典,由已授為天佑閣大學士的牛金星代行祭天禮。4月30日,義軍被迫撤出北京。

退兵路上,自成殺李巖,更導致將士離心,在清軍追擊下,節節失利。清順治二年(2023年)夏,李自成從西安退至湖北,死於通山縣九宮山。義軍敗後,金星藏在降清後任湖廣黃州知府的兒子牛佺的官署中。

約在順治九年(2023年)金星病危,囑佺曰:「負彌縫之巧,得不膏荊棘,可幸。要,不可恃之,吾死,必葬香山之陽,閉之教子勿再出」。佺遵囑,葬金星於香山之陽,即致仕旋里。

牛嶠〔唐〕(約公元**0年前後在世)字鬆卿,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後在世。他自己說是牛僧孺的孫子。

乾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曾到過越中。

王建鎮蜀,闢判官。及稱帝,為給事中。嶠的著作,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

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牛弘(545-610) 隋朝大臣。字裡仁,安定鶉觚(今陝西長武縣一帶)人。襲封臨涇公。

少好學,博覽群書。北周時,專掌文書,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後,授散騎常侍、祕書監。

牛弘鑑於前朝紛亂,南北分離,圖籍大量流失,遂上書建議搜訪圖籍,開獻書之路。文帝於是下詔,凡獻書一卷,獎縑一匹。不到兩年,圖書漸出。

又設專人抄錄副本,原本或歸本人,或由國家珍藏。牛弘也因此進爵奇章郡公。開皇三年(583年),拜禮部尚書,請修明堂,定禮樂制度。

又奉敕修撰《五禮》百卷,從此儒家文化復興。牛弘又任吏部,掌選舉用人,倡先德行而後人才,眾鹹服之。牛弘生活儉樸,事奉皇帝盡禮,對待下屬以仁厚,不善言談而恪盡職守。

政務繁雜,仍書不釋手。大業六年(610年),死於江都。有文集傳世。

2樓:匿名使用者

牛群,副縣長、著名相聲演員,事蹟就不用介紹了吧。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名將都有哪些? 他們的生平事蹟、成名之戰、趣聞軼事、代表著作、千古名言……都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歷代的人多如牛毛 10分恐怕有點少哦

4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的名將白起,著名戰役有長平之戰,以弱示敵,誘趙軍深入,出奇兵斷趙國糧道,一戰滅趙**隊45萬,導致趙國由強轉衰,從而墊定秦國強勢,為後來贏政滅六國掃清了一個大障礙。

5樓:匿名使用者

呂布吧。網上容易搜,可以做為反面教材

6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沒說張巡呢?這位軍事天才僅僅用幾千人共計殺了十幾萬人,大大消耗了安祿山的力量,雖然最因沒有糧草兵敗受俘,但也表現出一名愛國名將的氣概,個人認為唐朝第一名將絕對是他!!

7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 從軍那麼久不可能沒被發現是女的 成為將軍是表面風光 其實她早被揭穿身份 為了堵住別人的嘴 她在軍營裡當了多年的軍妓 。。。。命運十分悲慘。。。

歷史名人的生平和主要事蹟

8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韓信(約前231-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

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韓信是中**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9樓:百玫瑰

你說的那個歷史名人?國內的還是國外的?

介紹一位歷史名人,主要有生平、主要事蹟。

10樓:匿名使用者

摘要 呂布(公元16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東漢末期的著名武 將。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

(「[赤兔]」為呂布坐騎之名。)呂布因其驍勇善戰, 但又勢利多變。在民間對他評價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描寫他持方天畫戟,騎赤兔馬,頭戴金冠;「三英戰呂布」時關 羽、張飛、劉備三人圍攻呂布,亦未能將其戰倒;又直接寫他成為丁原、董 卓的義子,加上自己姓呂,所以張飛說他是「三姓家奴」;加插了王允使計,以美女貂蟬離間他與董 卓的「連環計」。

幷州定襄縣(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北、忻州市東南部)東南的中霍村據傳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 「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

生平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 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 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曆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並沒有最終成就一 番事業。

不過,由於他的出現,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製造了三國曆 史發展過程中的三大變局。

京都之變

董卓進京之後,東漢政治軍事勢力迅速分化,一派為董卓為首的涼州軍團控制的**政治軍事集 團,另一派為袁紹為首的地方反對勢力關東軍團。而在這兩大軍團的對峙中,集團內部也是矛盾 重重。作為中**政治集團,主要表現在遷都長安後,董卓的軍人政治與東漢的文人政治之間的 強烈衝突。

由於關東軍團的作壁上觀,董卓更加勢無忌憚,為所欲為。由於董卓的濫施淫威、心 狠手辣,引起了朝廷文武的強烈不滿。於是司徒王允聯合呂布除掉了董卓,不過隨即又被董卓的 餘黨驅逐,呂布開始了他的東奔之路。

京都之變的影響是分化了以董卓為首的涼州軍團,這為曹操的進一步瓦解關中勢力作了很好的鋪 墊。歷史的重心開始隨著他的東奔而向東移動。

兗州之變 呂布首先想到的便是袁紹、袁術兄弟,他以為憑藉他誅董卓之功,並且因此報復了董卓殺害袁家 之仇,袁氏兄弟應該對他感恩戴德,哪知袁氏兄弟只是把他當作為其個人利益賣命的獵狗。呂布 屢屢逃過了他們對他的暗算,最後投奔了河內張楊。由於他與張邈建交,引起了袁紹對張邈的進 一步怨恨。

張邈與袁紹曹操都是好朋友,曾經因為正言責備袁紹而引起了袁紹的怨恨,袁紹示意曹操殺掉張 邈,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絕。由於與呂布建交再一次觸怒了袁紹,張邈擔心曹操終究會殺他,於是 趁曹操第二次東征徐州的時候,他聯合陳宮、王楷、許汜等人,引呂布入東群,發動了反抗曹操 的兗州事變。弄得曹操只剩下了鄄城、範、東阿三座城池。

在荀彧、夏侯敦、程昱、韓浩等人的 堅持下,曹操回軍除叛,把呂布趕跑。呂布東奔徐州。

兗州之變的影響是動搖了曹操集團的統治。使得曹操不得不改弦易轍,最終定下了挾天子以令諸 侯的計策。

徐州之變

曹操兩次征討徐州,便宜了劉備。劉備奉公孫瓚之命幫助陶謙抵抗曹操,在 陶謙死後坐領徐州。引起了袁術的不滿,袁劉軍隊僵持於盱眙和懷陰。

這時 呂布趁機佔領了下邳。呂布聯合太山諸將多次擊敗了袁術的進攻,袁術被他弄得狼狽不堪。劉備 在再一次被呂布擊敗後,跑到曹操那裡求救。

這時的曹操已經迎天子於許都,可以挾天子以令諸 侯,控制了東漢**政權,代表了東漢王朝,代表了國家。而在徐州的地方勢力陳登父子,開始 向國家靠攏,被曹操安插在廣陵,掎角呂布。最後曹操親征,終於除掉了呂布、陳宮、高順等 人,呂布和他的軍團最終失敗。

徐州之變的重要影響是端掉了劉備的根據地,使得劉備不得不東奔西走,歷史的焦點匯聚到了曹 操與袁紹集團的爭鬥中。

歷史評價

基本資料

歷史傳記

演義傳記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職業生涯

三英戰呂布

後世簡述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處蒙古,可見呂布很可能有少數民 族血統,那麼神箭飛騎的本事是天賦來的。「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 將」。

這一段猛一看跟董賊年輕時還真像。年輕時因為驍勇而在幷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騎都尉(類似 於典韋之於曹操),可是後來「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主簿者文書也,就是楊修做的 活。

可見呂布是被老羅醜化成一個文盲的,人家畢竟當過主簿耶。

呂布個人的勇武,可以和項羽、袁達等傳奇猛將媲美,其戰績也堪稱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劇則多 少與項羽有相似處:過於迷信個人武力,無視政治手段,任用將領過於膽小等等。

一切的一切只 因為他過於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優秀的地方,從而使他放棄了其他的優點,大致如是。

考慮一下這個人,一個生在遊牧民族的地方的男人,小時候不大可能受系統的政治教育,他所有 的政治經驗可能完全來自於在丁原手下的官職升遷等。但在仕官時,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 武,而在手腕上是絕對不行的。猛然之間,他踏進了亂世,踏上了亂世的舞臺,他只能依靠他的 勇武。

其實人們對他的詬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殺董賊是正義之舉。受儒家思想毒害的舊勢力 ——袁紹、袁術、張邈等都對他避若蛇蠍。可是亂世本來就沒有這麼多講究,任何事都必須以最 終的政治利益出發。

從這一角度而言,呂布只是選擇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從這一點來講,劉備 和曹操其實和呂布是一類人:他們摒棄了一切繁文縟節和道義觀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

可劉 曹何等梟雄,他們做的骯髒的事都打著正義的幌子,而呂布則太誠實了,於是人們把矛頭對準了 他。其實他唯一做錯的,是他不夠虛偽。

可以這麼說,呂布這種人的存在是亂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亂世的必然。沒有這種人,亂 世不稱其為亂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亂世無法結束。

他只是為亂世而生,在亂世中扮演一個可 能很顯眼的配角,然後匆忙謝幕。他的英姿固然瀟灑,他的能力固然驍勇出眾,可是他不懂得演 戲,所以他只能謝幕。

陳壽說:「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 也。」

其實「輕狡反覆,唯利是視」,哪一個亂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過呂布始終是個孩子,以為用在草原 的那一套就可以馳騁中原。他太短視,也太淺顯。

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倒是很客觀 地說了一條歷史規律

歷史上有名的士有誰,舉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的事例

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後演變為對知識分子的泛稱。所以1l說的也是對,但是在西漢獨尊儒術後,士就代表讀書人了,什麼李白,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司馬光,陸秀夫,于謙,徐階,曾國藩,胡林翼這些讀書出身的才能成為士。按照西漢前的說法什麼荊軻,專諸這些刺客等人也算士。春秋 孔子 商鞅 ...

舉出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並說說他們的故事!

象藺相如 完壁歸趙的故事我想想小學都學了。歷史上有名的 士 的故事 死士 壯士 勇士 謀士 道士 術士 方士死士 如 刺秦王 的 荊軻。刺慶忌 的要離。刺吳王僚 的專諸。壯士 如 刺秦始皇的 張良。二桃殺三士的 田開疆等。勇士 如 三國中的張飛 馬超 許褚等。謀士 如 三國中的諸葛亮 郭嘉 荀彧等。...

歷史上的戰爭,歷史上有名的戰爭

官渡之戰 公元200年 2 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 3 淝水之戰 公元383年 最著名的,其實以少勝都的有很多 歷史上有名的戰爭 你好嘛 1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 一戰 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 亞洲,非洲。拉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