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捨身取義的歷史人物,古今中外有那些捨身取義的英雄人物事蹟?

時間 2021-10-30 08:44:16

1樓:匿名使用者

張巡——「安史之亂」中為保衛雎陽而殉難

顏真卿——「安史之亂」年間散家財抗反賊,死於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之手。

史可法——抵抗清兵死於揚州城。死後清兵報復屠城,也就是常說的「揚州十日」。

文天祥——誓死不降元。

岳飛——愚忠的典型。

譚嗣同——在有機會逃亡時主動尋求一死以求為革命犧牲,喚醒中國百姓。

侯贏——為報答知己之恩而自剄。

荊軻——明知必然一死慷慨刺秦。

古今中外有那些捨身取義的英雄人物事蹟?

2樓:尚品核緣坊

古今中外來說英雄捨身取義的事件太多了,我給你說幾個吧。

篇一: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

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鬚髮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篇二:黃花岡起義時,大批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林覺民率敢死隊衝進兩廣總督衙門,與清兵浴血奮戰,中彈被俘,從容就義。

喻培倫胸前掛滿一筐炸彈,衝鋒在前,彈盡力竭,後被俘,英勇犧牲。

篇三: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名句。

3樓:匿名使用者

嗯,像黃繼光了,這都屬於捨身取義的英雄。

4樓:關飆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邱少雲服從潛伏任務被火活活燒死,黃繼光用胸口堵住槍眼,鄧世昌指揮**與日寇同歸於盡,羅盛教救助落水冰湖的朝鮮兒童,張自忠寧可戰死也不撤退,肖山令死守南京城,楊靖宇一死抗擊日軍。

滿意請採納

我國歷史上「捨生取義」的人物都有誰

5樓:老喬瞎叨叨

蘇武 文天祥 秋瑾 林祥謙 劉胡蘭 馮玉祥 屈原 岳飛 史可法 譚嗣同 李大釗 關羽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 裴多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捨身取義,殺身成仁.

人固有一死,有的輕如鴻毛,有的重如泰山.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 孟子

中國歷史上捨生取義的英雄有哪些?

6樓:牙牙的弟弟

有文天祥、史可法、譚嗣同、張巡、顏真卿等。

1、文天祥

文天祥在獄中曾收到女兒柳孃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

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

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

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

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2、史可法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2023年)四月,多鐸兵圍揚州。當時,有謠傳稱許定**要來殲滅高家軍,揚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壞城門外出逃命,大小船隻為之一空。

由於城牆高峻,清軍的攻城大炮還沒有運到,多鐸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揚總督衛胤文,遭到嚴詞拒絕。

四月二十一日,甘肅鎮總兵李棲鳳和監軍道高歧鳳帶領部下兵馬四千入城,兩人的意思卻是劫持史可法,以揚州城投降清朝。

史可法毅然說道:「這是我殉國的地方,你們打算做什麼,如何想要富貴,請你們自便」。

李棲鳳、高歧鳳見無機可乘,於四月二十二日率領所部並勾結城內四川將領胡尚友、韓尚良一道出門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們出城投降恐生內變為理由,聽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眾將攔住。眾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

3、譚嗣同

2023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發動政變。慈禧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聽到政變訊息後並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

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

2023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

4、張巡

睢陽被圍日久,城中可食之物已經吃盡。有人建議放棄睢陽,向東撤退。張巡和許遠商議,認為:睢陽是江、淮地區的屏障,若棄城撤退,燕軍必然長驅南下,侵佔江淮地區。

再說我軍士兵飢餓勞累,撤退必定走不脫。戰國時各諸侯還會還互相救援,況且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朝廷軍隊的將帥!不如固守待援。

十月初九,燕軍攻上城頭,將士們已經疲病得不能戰鬥了。張巡向西面拜了兩拜,道:「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為厲鬼以殺敵!」隨後,睢陽終於被燕軍攻破。

張巡、許遠都被俘虜。部下見到張巡,無不慟哭,張巡說:「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尹子奇見到張巡後,問道:「聞公督戰,大呼輒眥裂血面,嚼齒皆碎,何至是」。

張巡答道答:「吾欲氣吞逆敵,顧力屈耳。」尹子奇大怒,用刀撬開張巡的嘴巴,只見嘴裡僅有牙齒三四顆。

張巡罵道:「我為君父死,爾附敵,乃犬彘也,安得久!」尹子奇佩服張巡的氣節,本想不殺他,但有部下勸止道:「彼守節者也,終不為用。且得士心,存之,將為後患」。

於是,尹子奇用刀子脅迫張巡投降。張巡始終不肯屈服。其餘大將三十六人,無一願降。於是尹子奇把張巡與南霽雲、雷萬春、姚誾等三十六人全部殺害。

張巡臨刑前,神色自若,面不改色,慷慨赴難,時年四十九歲。許遠則被押送往洛陽,在途中被殺。

5、顏真卿

李希烈派部將辛景臻、安華到顏真卿住所,在寺中堆起乾柴說:「再不投降,就燒死你!」顏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

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與朱泚叛亂被殺,李希烈因而發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殺害顏真卿,說:「有詔書!」顏真卿拜了兩拜。宦官說:「應該賜你死」。

顏真卿說:「老臣沒有完成使命,有罪該死,但使者是哪一天從長安來的?」宦官說:「從大梁來。」顏真卿罵道:「原來是叛賊,何敢稱詔!」於是被縊殺,享年七十六歲

古今中外有那些捨身取義的英雄人物事蹟

尚品核緣坊 古今中外來說英雄捨身取義的事件太多了,我給你說幾個吧。篇一 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 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蘇武則 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

古今中外著名的機智人物有哪些,反映人物機智勇敢的小故事有哪些

1 諸葛亮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

古代重用人才並且成功的例子,古今中外重用人才事例

牙牙的弟弟 1 文王用姜子牙 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溪 今陝西寶雞境內 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 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 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於是出獵,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與姜子牙談論後姬昌大喜,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說 自從我國先君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