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年號是什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是什麼

時間 2021-12-25 11:07:53

1樓:匿名使用者

李世民世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於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

2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的年號是貞觀。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在位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期間爆發了唐與突厥的戰爭、唐滅薛延陀之戰、唐太宗對西域諸國的戰爭、唐擊吐谷渾之戰、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等對外戰爭。

3樓:威小人物

唐太宗的年號:

貞觀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

4樓:匿名使用者

年號:貞觀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是什麼

5樓:嚮往檸檬的心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6樓:匿名使用者

貞觀。貞觀(公元627-649年)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公元626年8月,唐高祖李淵讓位,李世民繼位稱帝,是為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

唐太宗統治時期,中國社會經濟出現了空前興旺的景象,國力強盛,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因為唐太宗年號為「貞觀」,所以歷史上把這個時期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治世的楷模。

7樓:

貞觀(公元627年—649年)。貞觀之治就是這個時期。

8樓:來自四祖寺謙恭的水杉

貞觀.乃是中華歷史上最強大的一個時期.

9樓:

我們稱他統治的時期為"貞觀之治",那他的年號當然是"貞觀"了。

10樓:格式化通知

貞觀(公元627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的年號是什麼?

11樓:文史百科漫遊者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在位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期間爆發了唐與突厥的戰爭、唐滅薛延陀之戰、唐太宗對西域諸國的戰爭、唐擊吐谷渾之戰、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等對外戰爭。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李世民的英明執政也叫貞觀之治。經過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

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李世民在去世後被追封為貞觀聖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年號叫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在位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期間爆發了唐與突厥的戰爭、唐滅薛延陀之戰、唐太宗對西域諸國的戰爭、唐擊吐谷渾之戰、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等對外戰爭。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李世民的英明執政也叫貞觀之治。經過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

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李世民在去世後被追封為貞觀聖帝

唐太宗,李世民族譜,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人有誰

李弇 前涼武衛將軍,安世亭侯。也作李棄 李昶。李暠 西涼開國君主,武昭王。也作李皓 李歆 西涼後主 李重耳 歷任北魏恆農太守 安南將軍 豫州刺史 李熙 金門鎮將 李天錫 北魏幢主。也作李天賜 父族。曾祖父 李虎 西魏隴西郡公 襄公,府兵柱國大將軍。唐朝時追尊為唐太祖。曾祖母 梁氏 唐朝時追尊為景烈皇...

唐太宗採取了什麼措施?結果呢,唐太宗李世民採取了什麼治國措施?出現了什麼治世局面

1 統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 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2 唐太宗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巨大。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經歷過隋末農民起義,吸取了歷史的教訓。3 體現了唐太宗具有重民 愛民的思想。唐太宗李世民採取以下政策治理國家 選用良吏和虛心納諫,提高行政效能。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重視農業生...

李世民的母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是什麼人?

太穆皇后,竇氏,北周上柱國竇毅與襄陽長公主之女 宇文泰外孫女 聰慧剛毅,頗有才華。嫁李淵,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陽公主。生平竇氏年幼時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撫養於宮中,很受寵愛。她曾因勸諫周武帝親近和親的柔然公主而得到周武帝稱讚,認為她小小年紀,見識不凡。有記載稱當時的名將長孫晟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