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是哪幾位,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幾位?

時間 2022-01-05 02:20:01

1樓:匿名使用者

三皇五帝指的都是誰?

三皇:燧(sui)人氏、伏羲、神農氏。

五帝: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ku)、唐堯、虞舜。

另說 三皇:伏羲、神農氏、黃帝。

五帝:少昊、顓頊(zhuanxu)、帝嚳(ku)、唐堯、虞舜。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國的太陽神,又說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創醫學。傳說神農死於試嘗的毒草藥。

黃帝,是傳說中華夏民族的始祖。相傳生於姬水,故以姬姓,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黃帝居於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

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少昊,黃帝之子玄囂,號青陽,為己姓,名摯,後採繼位為天子,修太昊之法,後人稱為少昊氏。玄囂死後,葬於曲阜的雲陽山。

顓頊,姬姓,是軒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生於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帶),實居窮桑,七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十歲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都於帝丘(今濮陽縣西南)。在位78年,壽98歲,號為高陽氏,列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帝嚳(kù),姓姬,是黃帝的曾孫,玄囂之孫,父曰蟜極。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棄(即后稷),棄是周的始祖。

次妃簡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慶都生了堯,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儀生了摯,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

唐堯,姓尹祁,號放勳。因封於唐,故稱唐堯。母為陳鋒氏女慶都。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

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禹,通常尊稱為大禹,為夏王朝的開國君主。

禹的家世比較顯赫,「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既是貴胄,其家又世為大臣。禹父即治水無功的鯀,於帝堯的時代登用,帝舜時被放逐。禹於舜時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續其父未竟的事業。

2樓:clara小白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②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③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④伏羲、神農、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

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

①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②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③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④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鑑外紀》)。

⑤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3樓:魅影當殉

三皇五帝,含義有二:

1、指歷史人物。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五帝,主要有三種說法,一說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第二種說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少昊)、顓頊。第三種說法指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為五帝。

2、指歷史時期。即「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也可以簡稱為「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率領民眾開創了中華上古文明,近現代考古發現了大量與這一時期相對應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三皇五帝時期確實存在。

4樓:京城「老炮兒

三皇五帝是指太古時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三皇」按照流傳最廣的是:伏羲、神農和軒轅。

五帝則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5樓:路廷謙夷靜

關於三皇五帝的大部分的意見是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稱為「三皇」,少昊、顓頊、帝嚳、堯帝(唐堯)、舜帝(虞舜)稱為「五帝」,這些說法起源於春秋戰國。

6樓:福良材風柏

三皇:⒈燧(讀「歲」音)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⒉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⒊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⒋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二五帝:

⒈黃帝、顓(讀「專」音)頊(讀「須」音)、帝嚳(讀「庫」音)、堯、舜(《大戴禮記》);

⒉庖犧、神農、黃帝、堯(讀「搖」音)、舜(《戰國策》);

⒊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⒋黃帝、少昊、顓頊、嚳、堯(《資治通鑑外紀》)。

7樓:石智智明

版本較多三皇:

⒈燧(讀「歲」音)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⒉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⒊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⒋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五帝:⒈黃帝、顓(讀「專」音)頊(讀「須」音)、帝嚳(讀「庫」音)、堯、舜(《大戴禮記》);

⒉庖犧、神農、黃帝、堯(讀「搖」音)、舜(《戰國策》);

⒊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⒋黃帝、少昊、顓頊、嚳、堯(《資治通鑑外紀》)。

8樓:小巫朵

謝絕海答,樓主只問是哪幾位?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農

②伏羲、女媧、神農

③伏羲、祝融、神農

④伏羲、神農、共工

⑤伏羲、神農、黃帝

五帝 ①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②庖犧、神農、黃帝、堯、舜

③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④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

⑤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幾位?

9樓:匿名使用者

三皇五帝分別有以下各種說法:

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東方天帝太昊伏羲,屬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農,屬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屬神蓐收;北方天帝顓頊高陽,屬神玄冥;**天帝黃帝軒轅,屬神后土。

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僅太古時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人民則把他們敬為神靈,以各種美麗的神話傳說來宣揚他們的偉大業績。

指歷史時期。即「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也可以簡稱為「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率領民眾開創了中華上古文明,近現代考古發現了大量與這一時期相對應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三皇五帝時期確實存在。

10樓:歲月不寒

三皇五帝

(公元前1.5萬年—公元前2023年)(三皇為伏羲(太昊)、神農(炎帝)、軒轅(黃帝亦稱有熊氏)。五帝為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史記》上對「三皇」未作記載,所記「五帝」為:黃帝、顓頊、嚳、堯、舜。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一般認為他們應該屬於蒙古人種。

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三皇燧人、伏羲、神農

伏羲、女媧、神農

伏羲、祝融、神農

伏羲、神農、共工

伏羲、神農 、黃帝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編輯]

五帝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堯、舜

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其中第四種說法最為流行。

11樓:jf5188快樂

三皇為伏羲(太昊),神農(炎帝),軒轅(黃帝亦稱有熊氏)。

五帝為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三皇五帝,有兩種含義。

一是指歷史人物。

三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農氏(農皇),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道教則把他們奉為神靈,以各種美麗的神話傳說來宣揚他們的偉大業績。

二是指歷史時期,即「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

12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且認為泰皇最貴。那麼,泰皇是誰?《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春秋緯》提出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的另一種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書大傳》和《白虎通義》等,則又主張三皇應為燧人、伏羲、神農,而《運鬥樞》、《元命苞》等緯書,除了認同伏羲、神農外,補上了創造人類的女媧。此外,《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通鑑外紀》又以伏羲、神農、共工為三皇。由此看來,伏羲、神農佔了三皇之兩席,諸說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誰,分歧較大。

至於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世本》、《大戴記》、《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而《禮記·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皞、顓頊為五帝;《尚書序》、《帝王世紀》則視少吳(皞)、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

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黃帝;而唐賈公彥疏《周禮·天官》「祀五帝」,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

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哪五帝?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原地區在夏朝以前歷史的一個籠統稱呼。不同史家對 三皇五帝 都有不同的定義。但普遍來說,五帝 的爭議相對比 三皇 少,其中一個原因是 史記 有 五帝本紀 以下是 三皇五帝 幾個常見的定義 神人說。神人說 的支持者認為 三皇 是指人世初期的三位神皇,分別是 天皇 地皇 人皇 而五帝,則是炎帝...

三皇五帝是誰,三皇五帝分別是誰啊?

給你一個簡單的答案吧 三皇 燧人 伏羲 神農 尚書大傳 伏羲 女媧 神農 風俗通義 伏羲 祝融 神農 同上 伏羲 神農 共工 同上 伏羲 神農 黃帝 古微書 6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三字經 7 天皇 地皇 泰皇 史記 8 天皇 地皇 人皇 民間傳說 第五種說法由於 古微書 的影響力而得到...

三皇五帝是誰,三皇五帝分別是誰啊?

公元前1.5萬年 公元前2225年 三皇為伏羲 太昊 神農 炎帝 軒轅 黃帝亦稱有熊氏 五帝為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 帝堯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史記 上對 三皇 未作記載,所記 五帝 為 黃帝 顓頊 嚳 堯 舜。三皇 天皇 地皇 人皇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 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