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如何看待劉邦的成功和項羽的失敗的

時間 2022-01-10 03:20:02

1樓:熊熊說歷史

公元前206年,楚漢之間進行了長達四年的爭奪帝位戰爭。我們稱之為楚漢之爭或楚漢戰爭。楚漢之爭開始之時,項羽佔據絕對優勢,劉邦處於絕對劣勢,但是弱小的劉邦最終卻戰勝了強大的項羽。

楚漢之爭期間,項羽在勝利之中消耗了自己,劉邦卻在一次又一次失敗中成功壯大了自己。楚漢之爭中項羽幾乎贏下了正面戰場上的所有戰役,最後卻輸掉了這場戰爭,也因此失去了江山。

現在許多人說起項羽還是會舉起大拇指,都認為項羽是大英雄。他們認為像項羽這樣的英雄不應該失去江山。劉邦使用了許多陰謀詭計才打敗了項羽。

加上史學家司馬遷的渲染,大家更認為項羽具有英雄主義悲壯色彩。

現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英雄的項羽為什麼落了個五人分屍的下場?痞子劉邦為什麼完成逆襲建立大漢王朝?

一句話總結最合適不過,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來具體看一下,為什麼劉邦的成功和項羽的失敗。

兩個人的性格不同。一個驕傲自負,一個堅強隱忍。一個豪氣沖天,一個老奸巨猾。

一個自尊心極強,一個可以卑微到塵埃裡。一個經不住打擊,一個百折不撓。一個自尊自負,一個則潑皮無賴。

項羽的出身要比劉邦好很多。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典型官三代。劉邦則是農民劉老爹的兒子。

項羽有代表身份的「名」和「字」,項羽名籍字羽。劉邦原名劉季,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劉老三。

名門之後的項羽為人處事光明磊落,是個正直的暴君,殺人都殺的天下皆知。劉老爹之後的劉邦則陰險狡詐,只要有奶就可以是娘。兩個人身份和所處環境決定了兩人的性格。

劉邦是打不死的小強,項羽是溫室的花朵。面對挫折劉邦是百折不撓,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為了達到了目的可以出爾反爾,可以犧牲父母兄弟,可以不擇手段。

項羽則承受不了失敗的打擊,失敗之後不是重整旗鼓而是想一死了之,結果成為永遠的敗者。

韓信曾經這樣評價過項羽,「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羽確實非常勇敢,誅殺殷通時一個人就砍了好幾百個,烏江決戰又是一個人砍了好幾百。從古至今只此一家。

項羽能破釜沉舟擊敗五十萬秦軍,也能奇襲彭城擊敗五十六萬漢軍。

不過項羽打勝仗靠的往往是力而不是智。劉邦則靠智不靠力。當項羽決定找劉邦單挑時,劉邦明明白白地說鬥智不鬥力。

戰場上豈是單挑地方。可見項羽是逞匹夫之勇。如果以武力論高低的話,秦末漢初沒有一個人是項羽的對手。

十個劉邦綁在一起也打不過項羽。如果論計謀策略的話,十個項羽也不及劉邦。

項羽是婦人之仁,劉邦則仁惡分明。韓信說:「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韓信的評價非常正確,項羽確實對該仁慈的人不仁慈,對不該仁慈的人仁慈。手下將領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卻不能賞罰分明,只知道重用項氏家族成員。襄城百姓很無辜項羽卻下令屠城,被俘秦軍很無辜他卻下令坑殺,義帝無辜且無威脅他卻**了義帝……而對應該殘忍的劉邦則心懷仁義之心。

先是在鴻門宴中放過劉邦一馬,再是分封的時候仁慈地把漢中劃給劉邦,又在陣前因為仁慈放過劉邦的家人。所以項羽是典型的婦人之仁。正是由於項羽的婦人之仁和殘暴善殺,他逐漸失去了天下民心,失去得力干將的支援。

而且項羽不會用人,只相信項家人對其他手下則充滿防備。劉邦就曾經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一句話道出,自己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由於項羽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猜忌多疑造成項羽集團人才大量流失,劉邦則大量吸引各種人才。結果留在項羽身邊的都是正直的廢物,留在劉邦身邊的都是狡猾的干將。

和項羽的婦人之仁不同,劉邦對待敵人絕不會有任何仁慈之心,烏江逼死項羽,把彭越剁成肉醬,逼得英布造反。但是他對老百姓和忠臣卻非常仁慈。我們從來沒有聽過劉邦亂殺老百姓,只聽過劉邦愛民如子。

劉邦非常願意賞賜手下功臣,讓張良自己選擇封地,為了讓陳平實行反間計直接撥給陳平四萬斤金,讓陳平隨便花而且不用開發票。

兩個人的政治格局不一樣。項羽是舊貴族舊勢力的代表,他希望回到春秋戰國時代,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霸業,而不是帝業。所以當項羽執天下牛耳的時候,他沒有建元稱帝而是大肆分封諸侯,自己只滿足於霸王的名號。

劉邦則不一樣。

劉邦嚮往的是帝業,他希望自己能像秦始皇一樣稱帝,建立屬於自己的大漢帝國,他並不滿足於只是當一個霸主。正是由於政治格局不一樣,所以項羽才會退出關中,回到故鄉楚地當一個地方性的西楚霸王。而劉邦則一心想著如何佔領關中這個後方基地,東出函谷關逐鹿中原。

成為西楚霸王的項羽只想維持現狀,而劉邦則積極進取誓建帝業。

也有人說楚漢戰爭是痞子戰勝了英雄,是無賴戰勝了君子。我想說的是痞子有痞子的長處,英雄有英雄的軟肋。痞子能戰勝英雄,說明痞子有常人不及之處。

英雄輸給了痞子,說明英雄也有不為人知的短處。劉邦取得楚漢戰爭的勝利絕不是偶然,項羽的失敗也絕對是必然。

2樓:天合之作

劉邦的成功在於他善於用人,並且不驕傲自大,所以他才能獲得成功,而項羽的失敗是在於他的驕傲就打在鴻門宴上,放過了劉邦。

為何劉邦能成功,項羽卻失敗了?

3樓:夏天高等教育30年

楚漢之爭歷經5年多,楚漢兩方陣營一直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但最終以項羽失敗而告終。確切的說,項羽不是敗給了劉邦,而是敗給了他自己,至於他們兩個人的英雄與小人之說,我覺得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項羽和劉邦為楚漢爭雄,兩支隊伍的代表經過多年的較量,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這一結果在當時乃至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都是無法接受的事實,原因很簡單,項羽的實力遠遠要超過劉邦,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也是有所記載的。項羽當時不僅是力能扛鼎的壯士,他在文韜武略上面也能夠甩劉邦好幾條街。

項羽憑藉著自己的自身優勢擊敗了秦國大軍,卻未能戰勝同是義軍也是手下敗將的兄弟劉邦,項羽自己都沒有想到最後會敗給劉邦。所以就會出現最後的霸王別姬,烏江自刎悲劇。

個人覺得項羽敗給劉邦也是必然的。項羽可以說只適合帶兵打仗,是一位傑出的將領,但他不是一個偉大的主帥,更不能夠成為一名帝王,政治家。相比於劉邦而言,項羽還是一個特別仁慈的老人家,不善於用人,做事優柔寡斷,根本就沒有劉邦的氣魄。

劉邦在一次談話中說到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劉邦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保障後勤,我不如蕭何;帶兵打仗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我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是在於我用了張良、蕭何、韓信三個傑出的人才。

這就是劉邦的長處所在,劉邦很有心機,善於收買人心,對於權力鬥爭很有心得,並且鐵石心腸,是一名高明的政治家。那麼他能夠贏得項羽,這也就是在預料之中了。

4樓:花之隱逸者菊

以為豪雄是打不過奸雄的

武力值再高也打不過有心機的

劉邦一次次的做小附低,等的就是最後一次勝利。

5樓:

劉邦善於用人,對人心狠手辣,而項羽做事情優柔寡斷,不適合做皇帝

6樓:小非凡哈哈

因為劉邦心狠手辣,善於用人,但是項羽不善於用人,而且太善良,太優柔寡斷。

7樓:小呦學姐

因為劉邦的領導能力很強,而且心狠手辣,而項羽的能力不行,而且還太心軟

8樓:期末都要過呀

劉邦會收攏人心,知道怎麼能得民心,而項羽雖有能力,但是不懂得和老百姓打交道。

9樓:gopkkp啊

劉邦為人狡猾,項羽為人正直,一些事情一些做法項羽不會去做但是劉邦卻可以,加上劉邦選擇的時機準確,所以註定劉邦能成功。

10樓:農墾大呲花

劉邦順應太意,知人善任,項羽剛愎自用,人才流失,韓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韓信在項羽這,又會是一個結果,

11樓:x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劉邦能卻能伸啊,不想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子,而且心眼沒有劉邦多

12樓:劉立鑫鴨

我認為是因為劉邦比較惜才,賞識那些普通卻有才能的人,而項羽就是比較傲氣,心思也沒有劉邦細膩。

劉邦與項羽的成功與失敗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13樓:匿名使用者

做人應像項羽那樣正直,而不應該像劉邦那樣奸詐。

14樓:匿名使用者

要想成就大業,必需善於用人!!!

劉邦為什麼會成功?項羽為什麼會失敗?!!

15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很喜歡項羽,即使他輸了。我認為他輸在城府沒有劉邦深,如果你瞭解劉邦你會覺得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很會拐騙人才,和劉備一樣。

但他不如劉備,他是典型的過河拆橋型,蕭何,張良,韓信哪個又有好下場?雖然項羽敗了,但歷史上大部分人一定是喜歡他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殺人太多!深得民心!

17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心狠 會裝b 所以他能當君主

在楚漢相爭中,你認為項羽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劉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8樓:瑄瑄

項羽剛愎自用,不能用賢(如范增,韓信例),賞罰不均,使將無效忠之心;思想落後,沒有認清歷史大勢,分封諸侯王導致權力分散;在鴻門宴時不應該個人英雄主義作怪,從而不殺劉邦;而且殘忍暴虐,經常屠城,失去民心(如黃鬚兒例),

而劉邦卻是一個實用至上的小人,地地道道的流氓,他為了爭霸可以放下面子,可以忍氣吞聲,一切以做皇帝為目標,在爭霸過程中賞罰分明,重用賢能,籠絡住了人心(在被趕往漢中時仍有很多人追隨可見)

項羽絕世英雄,劉邦蓋世小人,但他們二人猶如動物和人,項羽只用自身,流氓善用工具(蕭韓張,賢才),所以項羽註定是失敗的

王安石 杜牧 李清照是怎樣看待劉邦 項羽的

李清照詩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對英雄多少有點惋惜 同上,李清照最佩服項羽了!往前看,因為老劉和老項比他們早 杜牧的 題烏江亭 中寫到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對項羽是持否定態度的。王安石在 烏江亭 中則寫到 百戰疲勞壯士哀...

項羽死後,劉邦是如何對待項羽家人的?

劉邦就是好好的把項羽的家人安置在了項羽老家,還定期給他們送去一些錢,一些物資,讓他們安享度過晚年。項羽死後,劉邦對待項羽的家人非常的可惡,把項羽的家人全部改姓為劉,給這些人分了一些封地,讓他們徹底的忘記了自己是項羽的後人。他是把項羽家人全部殺死了,因為他害怕項羽家人會來找自己報仇,畢竟是他逼死項羽的...

項羽和劉邦的故事,劉邦與項羽的歷史故事

今相隨 項羽 前二三二 前二0二 名籍,字羽,下相 今江蘇宿遷西南 人。楚國將門後裔。楚亡後,他隨叔父項梁流亡吳中 今江蘇蘇州 年少時曾學習書法不成,又學劍,仍不成。立志要學 萬人敵 就是能抵擋一萬人的本領 於是從叔父學兵法。但僅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羽身高八尺,力能舉鼎,年青時志向遠大。一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