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死誰繼位,李治之後誰當皇帝

時間 2022-01-10 11:20:07

1樓:匿名使用者

先是他與武則天的三兒子李顯即位,當了一年之後又給了四兒子李旦。再當了一年,李旦把皇位讓給了武則天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宗李顯繼位,被武則天廢了 後來睿宗李旦被扶上臺,不過也被武則天廢了,然後武則天奪了李旦的皇位,自己當皇帝

3樓:匿名使用者

李顯,後武則天廢李旦,武則天死後李顯又做皇帝。廟號中宗

4樓:匿名使用者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后毒殺,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裡的鳳凰山)。

5樓:匿名使用者

李顯繼位、武則天后來奪了李旦的皇位

6樓:叔榆邴浦和

唐中宗李顯(公元656年到公元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

由於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大臣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公元684年,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事後,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李治之後誰當皇帝

7樓:禾木籽

唐高宗李治死後,由其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繼位,封號唐中宗,改年號為嗣聖。

8樓:長纓在手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復位。

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

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710年)去世,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定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皇太子。

開耀二年(682年)正月,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出生,高宗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在重潤滿月時改年號為永淳,並且還破天荒地將這位襁褓中的孫子立為皇太孫。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

嗣聖元年(684年)改年號為嗣聖。由於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

李顯重用韋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裴炎立馬錶示不可。李顯大怒說:

「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二月,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

事後,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被廢廬陵

李顯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十四年,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嚐盡了人世的艱難。他被囚禁後不久,李旦上表遜位,母后武則天登上了皇帝寶座,成為一代女皇,李唐宗室子弟被殺戮者不可勝數。中宗聞聽後也是心驚膽顫。

這期間,揚州發生了徐敬業等人的兵變。不久,宗室琅玡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也相繼起兵。他們都打出了反對武則天、匡復廬陵王的旗號。

這一形勢,不僅沒有讓被廢的中宗皇帝看到多少希望之光,相反,更加劇了內心的憂懼。中宗多年來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夢驚醒。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在房陵忐忑度日,一度惶恐異常想要自殺,韋氏勸慰他說:

「禍福倚伏,這是沒有常理的,人哪能沒有死呢,何必現在就去。」此後,李顯與韋氏多年同甘共苦,情義非常深厚。李顯向韋氏許願,如果有一天重見天日,絕不會辜負她。

武則天稱帝后,由誰來繼承帝位,一直困擾著她。她在立子還是立侄上猶豫不決。此時,狄仁傑進言:

「太宗皇帝櫛風沐雨,親冒刀槍箭鏃,平定天下;高宗將二子託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讓位他族,有違天意。且姑侄與母子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之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廟的。

」武則天頓時感悟。當日,武則天對狄仁傑說:「朕夢見鸚鵡兩翼折斷,是何徵兆?

」狄仁傑借題發揮:「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用二子,即可振翅高飛。

」至此,武則天主意就定下來了。

聖曆元年(698年)三月,武則天假託李顯有病需到洛陽**,派遣職方員外郎徐彥伯祕密召回李顯及家人。李顯結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陽。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 。

李顯被重立為太子之後很注意搞好與母親武姓家人的關係,出於這一動機,他決定和武氏聯姻。就這樣,他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位侄孫武崇訓,成了樑王武三思的兒媳。中宗與武家結親,無疑是想通過裙帶關係穩固確立自己的地位。

長安元年(701年)九月,他的兒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夫婦少年氣盛,對祖母寵信張易之、張宗昌兄弟深表不滿,被張易之添油加醋地報告給武則天,說他們誹謗朝廷,結果武則天逼令李重潤、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殺。不過,因為牽扯麵不大,武則天並沒有深究。

二度為帝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朝中大臣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為首,也見機祕密謀劃,準備除掉二張,擁立中宗。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在迎仙宮殺張易之、張昌宗。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強警備,配合行動。

武則天無奈,先令太子監國,次日傳位,隔了一天,中宗復位稱帝,大赦天下。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又給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鎮國太平公主的稱號,以表彰二人的擁立之功。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晉爵。

二月,復國號為唐,一應典制,悉復唐永淳前舊,唐朝規復。

李顯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

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韋后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李顯對此也無能為力。

晚年逝世

景龍四年(710年)五月,唐中宗李顯病逝,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裡的鳳凰山)。同月中宗幼子溫王重茂被立為帝(史稱唐殤帝),改元「唐隆」,由韋后臨朝稱制,欲重演武后故事。

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結禁軍諸將葛福順、陳玄禮等,以兵誅韋后、安樂公主並諸韋、武等。史稱唐隆政變。乃廢少帝,奉其父相王旦復位,是為唐睿宗。

自此唐朝帝位轉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9樓:匿名使用者

是李顯,李顯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684年、705~710年兩立兩廢,705年神龍革命,武周結束,同年武則天病逝,享年82歲,710年被韋后和安樂公主謀害,享年55歲。

10樓:丘辰韋

李治之後李顯當皇帝. 李顯(又名李哲) 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 李旦 在位:

684——690(6年)710——712(2年) 武曌(則天) 在位:690——705(15年)

11樓:暗剎的海角

武則天(624年~705年),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唐中宗恢復唐朝,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12樓:乾桖帆

李治之後是李顯的皇帝

唐朝李治後誰繼位的

13樓:淚海潰堤

李治死後

李顯、李旦先後即位,但都被武則天給廢了

武后稱帝建立「周」朝。

14樓:夏天盛開的花

中宗(被廢)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李顯

睿宗(被廢)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李旦

武周 先為則天大聖皇帝 後改則天大聖皇后

15樓:因為__是我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太子李顯(唐中宗)繼位。

光宅元年 (公元684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相王李旦(唐睿宗)為皇帝。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正式稱帝。自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

李顯是武則天親生的第3個兒子,李旦是第4子。

16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624年~705年),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唐中宗恢復唐朝,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17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當權,然後李隆基

18樓:正在通車

武則天篡位 建立大周

19樓:匿名使用者

唐中宗 李顯(哲),然後是唐睿宗--李旦

20樓:匿名使用者

太子李顯(唐中宗)繼位。

李世民死後誰繼位

21樓:凮起雲湧

李世民死後是李治做皇帝。

李治628年在長安城皇宮裡面的麗正殿出生,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母親是李世民時期的長孫皇后。

649年的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在終南山的翠微宮去世。649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李治奉旨回到京城。六月一日,李治舉行登基大典繼承皇帝位,史稱唐高宗。

皇帝李治有幾個妃子

cx只愛長安某 史料對李治的妃子沒有記載,或者說記載不詳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武則天的緣故吧。後 2個 王皇后 武皇后 妃 2個,歷史上記載的那麼多,但肯定不止2個 蕭淑妃,徐惠妃 宮人 劉氏宮人,鄭氏宮人,楊氏宮人。唐高宗李治 628 683年 中國唐朝第三任皇帝 649 683年在位 字為善,唐太宗李...

唐朝皇帝李治有幾個孩子

恍然一刻 你這問題怎麼回答啊,每個皇帝都有很多孩子,有些孩子一生還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呢。你說多少個 秀馨瑤 子燕王李忠 母宮人劉氏 原悼王李孝 母宮人鄭氏 澤王李上金 母宮人楊氏 許王李素節 母蕭淑妃 孝敬皇帝 代王 曾有廟號 唐義宗 李弘 後四人皆武后出 章懷太子 潞王 李賢 中宗李顯 睿宗李旦 ...

李治是個好皇帝嗎

唐 高 宗 李 治 仁慈的太子 臨朝執政 大權旁落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字為善,貞觀二年 628 生。據說長孫皇后懷有李治後,曾夢見了龍臥在自己的床上。太宗李世民也夢見有一條紫鱗錦翼的鯉魚依繡被而臥,這些吉祥的夢兆都預示著李治是將業的真龍天子。在生高宗李治的前夜,長孫皇后夢見有一隻大鳥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