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歷史名人及故事,天津的歷史名人

時間 2022-02-01 20:18:50

1樓:提問不完的人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戊戍變法主要成員之一,與康有為齊名,近代史稱「康梁變法」。辛亥革命後曾先後出任北洋**司法總長、幣制局總裁、財政部長等職。 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

生於光緒十七年(1891),宣統三年(1911)考入天津法政學堂,2023年從軍,曾先後任西北軍團、旅、師長,開封軍官學校校長。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犯長城,二十九軍奮起抵抗,張氏率三十八師在喜峰口、羅文峪大敗日軍。七七事變後,張又化裝出走後方,任五十九軍軍長,在臨沂、臺兒莊戰役中功勳卓著,後升為三十三集團軍司令,轉戰鄂西、豫南等地。

2023年5月在湖北宜城、襄河一線截擊日軍主力,身陷重圍,壯烈犧牲。張氏在任天津市長期間,於2023年8月以慶安堂名義購得英租界倫敦道厚德堂川記空地一塊,計4.356市畝,建成樓房一所(成都道60號)。

主樓三層,後樓二層,共16間,院內另有平房14間,建築總面積1400餘平方米。主樓一樓有會議室;二樓設兩座平臺;三樓有屋頂平臺;後樓一樓為餐廳,二樓為書房。進大門右側平房也設有會議室,左側平房為傭人住房及門房。

這所住宅現為天津市民政局辦公用房。 李叔同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人,出身富商兼書香門第。自幼酷愛文學藝術,以擅長書法、繪畫、**、篆刻而聞名中外。

後來他目睹北洋軍閥禍國殃民,心灰意冷,出家為僧,法號弘一,世人尊稱「弘一法師」。李叔同故居位於海河岸邊的河北區糧店后街60號院內。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築距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紀念這位生長在天津的中國近代文化大師,2023年10月23日李叔同書法碑林河北區宙緯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園林式建築,鐫刻著大師中晚期書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師銅塑像巍然矗立其間。

碑林還刻有眾多著名書法家的詠懷之作。

2樓:餜尯浜庨潤

1、趙普

2、張明山

3、田豫

4、倓虛法師

5、嚴範孫

6、霍元甲

7、梅貽琦

天津市歷史人物趙普,張伯苓,竇禹鈞,曹錕,李純,霍元甲,劉兆麒,張中行,徐邈,于敏,劉趕三,陽休之,耿玉輝,馬子聰,...

天津的歷史故事

天津的歷史名人的事情

關於天津的名人和經典故事

3樓:小豬喜

【查為仁】(1695~1749)清代詩人。字心谷,號蓮坡,又號蓮坡居士。天津人。

出身書香門第,其父曾建查氏園林別墅水西莊。查為仁於此廣置圖書金石鼎彝,結納國內著名文人、學者。杭世駿、江沆、厲鶚等著名文學家、經學家、詩壇領袖等都曾寓居水西莊,或吟詩作賦,或揮毫書畫,或埋頭經史,或著書立說,或鑑賞金石、書畫、圖籍,產生了大量詩詞、文章、書法、繪畫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學藝術事業以水西莊為中心進入了極盛時期。

其文人之盛,與揚州馬氏玲瓏山館、杭州趙氏小山堂南北並稱,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文化勝地。查為仁本人也大展才華,與厲鶚合箋《絕妙好詞箋》被收入《四庫全書》。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蓮坡詩話》3卷等。

4樓:傑術

白芳禮老人 這是經典人物 是我們的楷模 是我們的驕傲

5樓:匿名使用者

1樓正解,可以去參觀周鄧紀念館。。在水上公園一帶,順便逛公園,免費

歷史名人故事

6樓:藍藍粉粉的夢幻

抗日戰爭時期,藝術大師徐悲鴻在重慶江北盤溪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活動,有不少傳聞甚廣的有趣故事,但都不及他畫貓贈「馬」這兩件小事能鮮明地反映他的個性和人品。

2023年,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立**大學的進步師生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紛紛口誅筆伐。在中大藝術系任教的徐悲鴻懷著無比憤怒的心情,回到他在盤溪籌辦的中國美術學院後,滿懷悲憤畫了一幅《怒貓圖》,圖中一隻小老虎似的雄貓立於巨石上,豎起兩耳,怒睜著一雙像電燈泡一樣閃閃發光的圓眼睛,貓須挺直如利錐,咬牙切齒,微張巨口,面向紙外作捕鼠狀。圖上沒有題詞,只寫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4個小字,並蓋上了悲鴻名章。

不久田漢來訪,悲鴻將此畫給他看,田漢讚不絕口,當即吟詩一首,用遒勁的書法寫在畫幅的右上角。詩云:「已是隨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連宵,共嗟鼠輩驕橫甚,難怪悲鴻寫怒貓。

詩中對徐悲鴻愛憎分明的正義感給予褒揚。

也就在這個期間,由於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迫使許多國立學府隨**遷來重慶,僅沙坪壩就集中了國立**大學、國立重慶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工校等很多學校。遺憾的是沙坪壩學校雖多,卻沒有一家像樣的書店,更不見有能出版和銷售進步書籍的地方。因此莘莘學子一再呼籲,渴望有人來玉成這件好事。

當時有個名叫陳汝言的江蘇人,想順應民心,辦一個「正風出版社」,但苦於缺乏開辦經費。怎麼辦

7樓:0美雪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天津塘沽的歷史名人及故事?

山西的歷史名人及貢獻,山西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堯 堯中國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好國君。臨汾堯都區有始建於晉代的堯廟和唐代修建的堯陵。重耳 春秋時晉國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中原霸業。藺相如 今臨汾古縣藺相如人。戰國時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 外交家。董狐 春秋時晉國史官,一稱史狐。今翼城縣東50裡的良狐村人。開創我國...

歷史名人讀書的故事

讓他北方國際 孫康,晉代京兆 今河南洛陽 人,官至御史大夫。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

誰有簡短的名人故事 歷史名人簡短小故事?

1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