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後的聖人王陽明,為什麼歷史教科書裡沒有

時間 2022-02-03 07:15:08

1樓:佑你一生喜樂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靠幾本歷史書怎麼能寫的完呢,歷史都是寫一些相對重要的事情啦;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聖人王陽明,為什麼歷史教科書裡沒有他

2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近當代才被推為聖人的,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旋律。金字塔頂端的只有一個,孟子也很牛x啊,時代也認可,但是頂端的就孔子。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為什麼王陽明能和孔子並稱為

3樓:匿名使用者

從有儒家思想中國多數思想流派都沒有意識到人的本質。認為人本身就是有感情的,不能刻意抑制人性。可以說他的思想體系和儒家思想一樣成熟,所以他可以和孔子並稱。

明朝的王守仁為什麼被很多人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4樓:素衣掩紅妝

王陽明應該是 唯心主義的一個祖宗,

而我們所處的年代應該是尊奉唯物主義的。

因此,得不到主流意識的待見,

只能偶爾作為反面教材出現一下,

因此**率很低也正常。

我不知道王陽明的學派的具體情況,

但是唯心主義在西方也確有相呼應者。

不知道當年的北大那個著名的辦學宗旨是否也借用了他的觀點?

以及那個紛亂的年代裡出現的相容幷包,解放思想,百花齊放等等。。。。

可是以後好象就統一了吧,

緊緊在什麼周圍,

求同而不存異。

這個也可能是知名度不高的一個原因。

明朝的王守仁為什麼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5樓:不靠譜的亮

王守仁是一位不停在修行路上摸索的鬥士。許多人稱之為大儒。的確如此。不過,在我眼中,他最難能可貴的是永遠在自我修行的路上摸索和追逐那一份光明的執著和韌勁。

他將三教合一,將中華文化和哲學思想很好地經過自己的實踐和體悟融合在一起。以我的眼光來看,他是一個集百家所長之人。而能如此,正是因為他那一句知行合一,不空於虛無,直接貫徹至之。

這在現實生活中,很是重要,許多人總會在做前思前顧後,三思而行。

但縱觀王守仁的一生,他如若遇到什麼問題,或者遇到什麼想要學習之事,想要追隨之人。他總會馬上直奔主題,掉頭就去學習和討教。這樣純粹和直接地行,其實值得我們許多人深思和學習。

沒有扭捏,從不拖泥帶水,想學就馬上付諸行動,想不通就不停去格物。

這樣的行事風格是我很佩服並也奉為時刻鞭策自己的榜樣。年輕人,要不停去學習和吸收自己所想學習的知識,踏破鐵鞋也要尋根問底。沒試過就去做,在行做中,遇到問題再去解決,這些全部都是行的財富。

說說中國歷史上的聖人:王陽明和曾國藩誰更

6樓:義言一出現英明

王明陽是思想家,曾國藩主要是政治家。

成就不一樣,王明陽要跟王夫之、王廷相這類思想家比較。

曾國藩要跟明珠、李鴻章這類政治家比較。

7樓:匿名使用者

王陽明更高明,其成就更高。

王陽明為什麼是聖人

8樓:

曾國藩是半個 三立完人

歷史上有兩個半 一個是諸葛亮 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算半個

三立指立德立言立功 也叫三不朽吧

梁啟超為什麼會提出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

9樓:璐璐小璐璐

梁啟超雖然是清朝時期的舉人,但是他卻是新派文學的代表人物。不僅有著憂國憂民的風采,還有寧死不屈的高貴品質。他學問廣博,學貫中西。

他的心中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他們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另半個就是曾國藩。

一、當之無愧的孔聖人如果要說孔子是開創了中國的文學,我想沒有人會反對。他所建立的儒學教育,用著最精煉和簡短的文句來闡述儒家的中心思想。他所建立的文學思想從古至今都影響著一輩又一輩人。

而且不僅孔子的學識淵博,而且他無論從品德、功績還是言行都以身作則,所以是當之無愧的聖人。

二、心學大師王陽明大家都知道「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王陽明提出來的。他還通曉兵法,將陽明心法的活用在軍事和人事上面,併為他冷靜的化解了一次又一欠的險境,當中還包含了叛亂之禍。而他還勇於打破統治上千年陳舊觀念的陳朱理學。

並提倡「以心照物」的理念,用心去看事物的本質的觀念。他認為人所成就的事業與人的心志有著緊密的關係。只要有一顆仁心那麼這個人的本質就是好的。

並且王陽明的陽明學,一直到現在都是許多人效仿學習的著作。

三、半個聖人曾國藩在中國的歷史上曾國藩是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提倡洋務動動,但是同時也是扼殺太平天國的真凶。但是在他的身上還是有許多人可以學習的地方,比如大到治國,小到治家一直都受到人們的推崇,連梁啟超也將他當為偶像。

直到現在曾國藩的許多句子都被大家認為至理名言來引用。所以梁啟超將曾國藩稱為半個聖人。

梁啟超是按照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個方面來制定聖人的標準。而以上三個人都在中國的歷史上面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無論是從文化思想方面,還是政治軍事方面都有作出過光輝的成就。

因此才有了中華歷史有兩個半聖人。而曾國藩是梁啟超所崇拜的對方,但是對於孔子和王陽明來說還是差一些,所以有了半個聖人的說法。

梁啟超為何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

10樓:明媚說娛樂

兩個聖人分別是王陽明和孔子,曾國藩是半個聖人,他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這三個人做出的貢獻很大。

11樓:取個名都好難

因為在歷史上梁啟超覺得孔子以及王陽明都算聖人,但是曾國藩卻因為鎮壓太平天國算不少一個完整的聖人,只能算半個,所以才會提出兩個半聖人的說法

12樓:喋喋不朽唄

第一個聖人是孔子,第二個聖人是王陽明,第三個是曾國藩,但是曾國藩為了晚清的苟延殘喘而絞殺原本處於正義方的農民起義軍也就是太平天國起義軍,儘管不能說曾國藩有多壞,但是也有違背聖人行論!

13樓:百科小鬥士

梁啟超所說的兩個半聖人的兩個是指孔子、王陽明,而半個聖人是指清代的曾國藩。依據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評判標準來說,孔子和王陽明對文化的傳播所做出的貢獻毋庸置疑,但對於曾國藩對歷史的影響,大家的看法卻不一致,梁啟超看來曾國藩的的確確對歷史文化政治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他所做出的貢獻與前兩者相比是有差距的。

14樓:靈動的

在梁啟超看來擁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人才稱得上聖人,以此為標準,在梁啟超的心目中的聖人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和明代的王陽明,而清代的曾國藩只稱得上半個聖人。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 聖人 中國歷史上的聖人

所謂聖人 我覺得應該是在思想和心態上達到了 神 的境界的人你的所思所想 世界觀 人生觀已經從凡世中分離出來任何情感雜念都影響不了你的精神世界 從而達到真正的超凡入聖 並且 任何形式的定義都受到歷史 空間的限制 孔子從春秋時代起就是聖人那麼到了現在呢?他的另一面即是封建腐朽的罪魁禍首 只要是人 都有缺...

中國歷史上的“聖人”有哪些,中國歷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練蘭若泉濰 酒聖 杜康,即少康,傳說為酒的發明者。文聖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史聖 司馬遷,字子長,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 的作者。詩聖 杜甫,安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認詩人著有 杜工部集 醫聖 張仲景,東漢著名的醫學家,所著的 傷寒雜病論 和 金匱要略 兩...

中國歷史上最後太監是不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是不是

只有近身伺候後宮主子的男性才被閹 清朝最後一個太監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到底是誰 孫耀庭。孫耀庭 1902年11月30日 1996年 天津市靜海區西雙塘村人,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小名留金。1916年,孫家輾轉託人介紹,把孫耀庭送進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汙辱,當上了太監。其時15歲。1924年直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