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的心中,夏侯惇和曹仁究竟誰更重要

時間 2022-02-05 08:30:03

1樓:

夏侯惇和曹仁與曹操的宗親關係

夏侯惇是曹操的夏侯氏本家,因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後過繼給東漢大太監曹騰,而改姓曹。曹操雖然不姓夏侯,身上卻流淌著夏侯氏的血,自然親近同姓夏侯惇。再看曹仁,他的祖父和曹操的祖父曹騰為兄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曾祖父曹節。

曹操的父親曹嵩乃是曹騰的乾兒子,這是不爭的事實,換句話說,曹操和曹騰並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名義上的祖孫關係。因此,曹操雖然和曹仁有同一個曾祖父,卻沒有血緣關係,而和夏侯惇血濃於水。相比較,曹操更加親近夏侯惇。

「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

曹操霸業中夏侯惇和曹仁的功勞

夏侯惇是曹操陣營中不可多得的猛將,常常衝鋒陷陣,斬關奪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一次和呂布部將高順的交鋒中,夏侯惇中計,被躲在一邊的曹性射箭偷襲,射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忍痛怒吼一聲,「拔矢啖睛」 ,隨後挺槍縱馬,上前將傷自己的曹性殺了報仇。

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

曹仁不擅長攻城奪寨,曾在樊城敗於徐庶,新野之戰敗於諸葛亮。他是曹操陣營,乃至三國時期少有的防守型專家。赤壁之戰後,鎮守南郡擊退東吳周瑜的進攻,後死守樊城,放箭射中關羽右臂,將「威震華夏」的關羽擋在樊城城下,不能越雷池一步。

曹仁面對殺氣騰騰的漢壽亭侯關羽,出戰不利的情況下,臨危不懼,從容應對,多次打退了關羽的進攻。正是有他的據守,才給曹操多次派出援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在於禁援軍被關羽水淹全軍覆沒後,樊城更加朝不保夕,曹仁仍然堅持到了下一批援軍徐晃的到來。

最終,曹魏和東吳聯手將關羽戰敗。《三國志》:

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徐晃救至,水亦稍減,晃從外擊羽,仁得潰圍出,羽退走。

在戰爭時期,主公肯定偏愛攻擊型的大將,他們有助於開疆拓土,攻城略地,是一個時代的主角。而夏侯惇就是這樣的大將,南征北戰,為曹操的霸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還將自己的眼珠搭進去,這時,夏侯惇在曹操的心目中,分量是超過曹仁的。

在休養生息時期,主公反而偏愛善於守城池的大將,他們不求破敵,但求城池不失,是這個時代的配角。而曹仁就是這樣的大將,為了曹操的霸業,在背後默默奉獻,此戰勝利了,是衝鋒陷陣大將的功勞,而自己是配合的,僅有苦勞。只有在敵人入侵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他們的價值。

如果一位大將守衛十年,沒有敵人進攻,就會有嫉妒之人冷嘲熱諷,認為他們是在浪費糧食。試想,正是這些以據守出名的大將守護著邊關,才能有文官在京城指點江山,才能有皇親國戚的錦衣玉食。

雖然夏侯惇和曹仁都為曹魏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分彼此,都是自己的兄弟,但曹操是三國一代梟雄,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像夏侯惇這樣的猛將,他並不缺少,行軍大戰,靠的並不是蠻力,而是謀略,如曹仁這樣的全能型宗親大將,鎮守邊關,固若金湯,自己也能睡個安穩覺,這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此,在曹操的心目中,和夏侯惇比起來,曹仁略勝一籌。

2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曹操的心中當然是夏侯惇更為重要,因為曹操的身上流著夏氏家族的血液,然而他和曹家其實是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3樓:職場導師夏清

應該是夏侯淳更重要一些,當時曹操對夏侯淳比對曹仁要好,可以看得出他更器重夏侯淳

4樓:歷史分析解讀

在我看來,曹操最喜歡的大將就是曹仁了,畢竟每次出征,曹仁都是曹操的第一武將,每次都有重要任務。

夏侯惇的弟弟是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郡人,夏侯嬰的後代。十四歲時,跟著一位老師學習,有人汙辱了他的老師,夏侯惇將那人殺了,因此,他以剛烈而聞名於郡裡。太祖剛剛興兵時,夏侯惇做他的副將,跟隨太祖南征北戰。太祖兼任奮武將軍時,以夏侯惇為司馬,讓他駐守在白馬一帶,又任命他為折衝校尉,兼任東郡太守。太祖征討陶謙時,留下夏侯...

諸葛亮初次用兵中夏侯惇是什麼樣的人

夏侯惇是個剛愎自大的人 三國裡的人物夏侯惇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百戰百敗的奇人物,後來改行搞內政,搞的非常不錯,幹活時自己帶頭幹,後來管後勤,乾的也不錯。為官清廉,死時家無餘財。留下個兒子夏侯楙是個屁本事沒有的公子哥 三國演義 中的草船借箭裡面的人物諸葛亮,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

張飛當陽橋斷後,曹操大將許褚 夏侯惇 張遼為何全都不敢出戰

三國演義中張飛單人斷後,曹操大將許褚 夏侯惇 張遼為何都不戰 因為張飛比他們厲害,他們不敢與張飛正面交鋒,而且,他們也害怕張飛設有伏兵。因為他們都沒有和張飛單挑的實力,在斷橋上的張飛又無法群攻,所以沒人敢上了。他們當時被張飛震懾住了,又怕張飛後面有士兵埋伏,不敢貿然出戰,害怕中埋伏。因為沒有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