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炅」

時間 2022-02-12 13:10:06

1樓:天子之作

宋朝第二位皇帝叫趙光義,趙匡胤的弟弟

宋朝趙光義是什麼人?

2樓:匿名使用者

宋太宗(939年—997年)趙炅,漢族,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jiǒnɡ)。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太宗像趙廷美大8歲。22歲時,參與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曾參與太祖統一四方的大業。

太祖駕崩,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是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歲去世,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

太宗即位後,繼續進行始於後周周世宗時的統一事業,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擴大科舉取士規模,編纂大型類書,設考課院、審官院,加強對**的考察與選拔,進一步限制節度使權力,力圖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確立文官政治。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因為急功好利,幾次北伐攻遼都受挫,太宗轉而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

晚年政治大計循規蹈矩,使宋朝漸漸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給宋代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要想全面瞭解太宗一朝的施政措施,還得從他的繼位說起。按照封建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度,趙光義根本是與大宋皇位無緣的,但最後卻是他繼承了他哥哥的遺產。這一特殊的繼承結果對太宗朝的政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此點甚至在太宗個人的性格、生活上都有所反映。

3樓:匿名使用者

趙光義原名趙匡義是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的弟弟,避諱改名為光義。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即位,即為宋太宗

4樓:匿名使用者

趙光義,又稱趙炅,原名趙匡義,避其兄趙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之諱而改名光義,為宋朝第二代皇帝。北宋九帝中,首位皇帝趙匡胤,第二個皇帝趙光義,其後七個皆為趙光義子孫,南宋九帝中,首位皇帝趙構為趙光義子孫,其他八位為趙匡胤子孫。

5樓:

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弟弟,也是宋朝第二任皇帝,即宋太宗。

6樓:匿名使用者

詳細

歷史上宋朝趙光義是個什麼樣的人?既然當上了皇帝?

7樓:荊棘鳥

宋太宗是否殺害了宋太祖目前還是一段歷史疑案。不過既然他能在父死子繼的傳統下,兄終弟及成為皇帝,自然是有他的能耐的。

8樓:雨溪清風

趙光義,可以說一手促成了他兄長趙匡胤的等級登基,對於大宋朝的立國,開疆拓土功不可沒!而且在太祖在世的時間裡對於內政外交軍事都是處理的井井有條!他一生的唯一的汙點就是被懷疑用不正當手段,奪得皇位。

9樓:匿名使用者

趙光義copy

是宋太祖的弟弟,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治國還不錯但是打仗跟他哥比起來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從趙光義開始宋朝就幾乎沒有打過勝仗了!

他的即位很可能是有問題的!史學家懷疑太祖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太宗趙光義!趙光義是一個明君,是一個好皇帝!

為黎民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是不是先下手為強這個不好說因為他的即位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太祖想傳給他如果是這樣那他就是名正言順!如果是他耍陰謀那你說的對!

是先下手為強

10樓:

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為了皇位而殺兄嗜父,兄弟相殘的朝代,這樣的答案可滿意?

11樓:匿名使用者

家族內部繼承,那時候太祖的兒子太小,鎮不住場面,怕守不好趙家的江山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筆糊塗賬,但是可能性很大。

宋朝的第二個皇帝是第一個的什麼?

13樓:水飛火炎

第二個皇帝宋太宗趙炅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

14樓:匿名使用者

趙炅,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父親趙弘殷,追贈宣祖,母親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趙廷美大8歲。

太祖駕崩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

宋太宗趙炅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

趙光義當了幾年皇帝,怎麼死的

15樓:妮妮小樂園

趙光義一共當了21年皇帝,最後病死在宮中,他是宋朝的第二任皇帝

16樓:鍾偉雄

風水大師也說佢盜取帝位用心險惡

17樓:熱舞太奇妙

宋太祖趙光義在位二十一年,公元997年逝世。

趙光義是因箭傷**而死的

18樓:

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

趙光義早年受過箭傷,晚年「身帶舊瘡,每年發作,痛苦殊甚」,多年後瘡發去世。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997年5月8日)宣詔令皇太子柩前即位,當天崩殂

19樓:匿名使用者

趙炅,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父親趙弘殷,追贈宣祖,母親杜太后。

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趙廷美大8歲。太祖駕崩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20樓:賣大刀

趙光義38歲登基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趙光義晚年「身帶舊瘡,每年發作,痛苦殊甚」,多年後瘡發去世。

21樓:

趙光義當了幾年皇帝,怎麼死的,趙光義當了幾年皇帝,死的時候應該是有病死的

是趙匡義還是趙光義!

22樓:在九龍池憨笑的合歡花

趙匡胤唄,這個是講北宋時的事情。

23樓:斤斤計較計較叫

一開始叫趙匡義,後來改叫趙光義,再後來當了皇帝(宋太宗),又改叫趙炅。宋朝很多(不是全部,大多是北宋的)皇帝都是即位前一個名字,即位後一個。宋太宗很特殊,他與哥哥宋太祖(趙匡胤)平輩,一開始都是中間有個「匡」字,但後來宋太祖當了皇帝,他(宋太宗,那時不是皇帝)就需要避諱皇帝名字,所以將中間的匡改成了光。

所謂趙匡義,趙光義,其實就是一個人。

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是誰,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誰?

當然是明成祖 永樂大帝 朱棣了。朱元璋第四子,靖難之役 以地方之兵奪取南京篡了其侄朱允炆之位而奪取江山,不過其雄才大略,在位時國力強盛,修永樂大典,遣鄭和七下西洋,四徵蒙古所向披靡。嚴格的說第三任是朱棣,但他滅了朱允炆把他的一切都刪了,不算朱允炆的話第三任就是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 永樂大帝,明成祖...

關於光的成語光在第一位光在第二位光在第三位光帶的四位有哪些

地曰記 一 包含 光 的成語共有139個,其中,24個在第一位 光采奪目 光彩奪目 光彩陸離 光彩耀目 光彩溢目光車駿馬 光風霽月 光復舊物 光怪陸離 光華奪目光輝燦爛 光可鑑人 光芒萬丈 光明磊落 光明正大光前絕後 光前啟後 光前裕後 光天化日 光焰萬丈光陰荏苒 光陰如箭 光陰似箭 光宗耀祖 65...

身份證號倒數第二位數字什麼意思

倒數第二位數字用來區分性別,單數為男性,偶數為女性。如果是男生,這位數是單數 1,3,5,7,9 如果是女生,這位數是雙數 2,4,6,8,0 身份證結構和形式 1 號碼的結構 2 地址碼 表示編碼物件常住戶口所在縣 縣級市 旗 區 的行政區劃 按gb t2260的規定執行。3 出生日期碼 表示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