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仁」的學說。戰國時期繼承和發揚這種思想的是

時間 2022-02-23 03:20:07

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仁」的學說。戰國時期繼承和發揚這種思想的是孟子。

【「仁」的學說】

孔子是具有高尚師德的一代宗師。

核心是「仁」。他解釋「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階級社會裡,這種普遍的愛當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隸主不把奴隸當人看待的奴隸社會裡,他提出這種主張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維護周「禮」,主張貴賤有序,諸侯越禮不可忍,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孔子不是頑固派,他認為歷史是不斷演進的,提倡改良;把愛人之說推及於政治,要求統治階級愛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對任意刑殺和苛政,其目的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剝削階級的統治,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勞動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產發展的。

2樓:閒擲葡萄

是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3樓:candy玉媛

孟子:仁政 人性本善

荀子:融立法於一爐 人性本惡

相傳春秋戰國的大思想家孔子有一個學生,姓司馬,字子牛。他的名字?

4樓:辜湛杞納

司馬耕:姓司馬,名耕,字子牛,亦稱司馬牛。春秋末宋國人。唐開元封「向伯」,宋又封「楚丘侯」,後又改稱「睢陽侯」。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由分立趨向統一的春秋戰國時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傑出的思想家

5樓:合妍歌

(1)學派:儒家;思想核心:「仁」。

(2)原因:孔子是古代偉大的教育家,被奉為聖人和先師,教師的楷模。

(3)針對社會急劇的發展變化,有識之士紛紛發表各自看法,逐漸形成許多學派(諸子百家);各學派間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4)儒家、孔子、道家、老子、法家、韓非子(答其它的也可以)。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趨向統一的春秋戰國時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傑出的思想家

6樓:受不鳥

(1)春秋晚期。

(2)儒家學派;「仁」;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

(3)《論語》。

(4)學習知識要經常複習(溫故而知新),學習態度要老實,謙虛好學。

戰國時期與春秋時期與三國時期的區別或聯絡

問問八佰伴 區別 春秋時期周朝開始衰落,各諸侯國爭霸。到了戰國時期兼併日益嚴重,有一統中國趨向,結果秦國完成了這一使命。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戰爭沒有這麼亂,所以羅貫中都選的三國曆史為題材寫 聯絡 都是統治王朝衰落後,形成的新興勢力。 聯絡 所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戰國春秋與三國時期都處在 分 ...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嗎

蝶雪海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 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2 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省曲阜市 2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 周遊列國十...

簡述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blackpink 羅捷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社會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 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