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的開鑿有什麼重要的歷史作用

時間 2022-05-13 13:00:05

1樓:納鵬天似欣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

大約2023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線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202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2023年。在漫長的歲月裡,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水道」。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

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

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大運河的開鑿起點終點,大運河開鑿於哪個時期

大運河開鑿於哪個時期 大運河開鑿於隋朝。大運河,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 規模最大的運河。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 天津 河北 山東 河...

京杭大運河開鑿歷史誰在什麼時候,開鑿的,和怎樣開

春秋時期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裡,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 京杭大運河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1 為了鞏固隋朝的統治,加強南北交通。2 便於從江南搜刮財物,方便乘龍舟去遊江南也是原因之一。 留以邵含巧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 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 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g傾盡天下 隋煬帝即位後,首先下令開鑿南北大運河,以適應攻打高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