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禿子麼?古代有沒有有名點的禿子

時間 2022-07-01 03:25:04

1樓:貝奧武夫無敵

有。除了和尚之外,我知道的名人,就是【陳友諒】,是個禿子;與之相對應,【朱元璋】是個麻子,哎,一代梟雄,其實也就這樣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唐玄奘 夠有名吧 家喻戶曉就是不知道你這算不算和尚有名的和尚很多地

3樓:夕暮菩堤樹

古代有禿子那是必須的

比較有名的沒聽過 也沒研究過呢

4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他們說過得 都忘記兩個重要的人物 東渡日本的鑑真 另外一個是明朝第一陰謀家 明成祖朱棣的軍師 法號道衍 俗名 姚廣孝!!

5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代隨便削髮是不孝的行為。

過去農村有很多頭上禿子是什麼疾病?

6樓:真誠無怨無悔

那個時候,人們不講衛生,經常生蝨子。是被柿子咬的不長毛髮。

古代男的束髮要是禿子了怎麼辦

7樓:_大夢先覺

一、男子掉頭髮一般是「男性禿」,就是頭頂掉頭髮,兩邊和後邊不掉。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所以頭髮會很長,這種可以「地方支援**」的禿頭完全不影響束髮。

二、如果是全禿,這種情況極少見,但也不妨,因為古人出門是要戴頭巾的,戴個大點的頭巾就可行。

是古代人身體強壯還是現代人

古人會不會用假髮,古代的假髮是怎麼做的?

8樓:杭夢槐

古人當然會用假髮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男人在用。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古代女子要將頭髮在頭上挽成髮髻,用簪子簪起來,或者做成各種美麗的造型。

而男子也要把頭髮簪起來,杜甫就說:「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為什麼男子也要簪起來呢,因為披頭散髮是乞丐或者精神病的特徵之一。

李白在詩中說自己快要發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所以你要不是精神病或者乞丐,那麼一定建議你把頭髮簪好了再出門。

但是人到中年,壓力一大,頭髮就容易稀疏。甚至很多祖傳的習慣裡就有謝頂這項功能,很多男性未到中年頂上的頭髮沒了,這時候就只能有兩種選擇,對於窮人來講,自然是全部剃了當禿子。而有錢人就可以選擇戴假髮了。

至於古代的假髮是怎麼做的,沒有記載其流程的文字流傳下來供觀摩參考。所以難以悉知具體是如何操作的,但是清代因為特殊原因,假髮盛行,倒是可以一窺究竟。

因為滿清**實行剃髮留辮的政策,想活下來的男性,必須將前額一大片頭髮全部剃掉,留下後腦勺的一部分做成辮子(禿子和尚不在此例)。清末送留學生出國之後遭到外國人的嘲笑。大家都覺得難看,於是都把辮子給剪了。

後來回國,沒辮子又不行,於是就戴上假髮。假髮就是一根假辮子粘在瓜皮帽裡面,戴上瓜皮帽就行了。

或許其他時代的假髮製作也與此類似,粘在頭飾或者帽子上,保證日常行動時不會掉下來即可。

9樓:好姑娘不善良

古代人的髮髻都很繁瑣,很多時候自己的頭髮的大量都不夠梳那些繁複的髮髻,所以用假髮很正常。

10樓:照見古今

會用假髮的,不然怎麼搞複雜造型,不過不同於現在的髮套,古代女子假髮多為片狀的,插入真發間。

11樓:

古人應該會帶假髮吧,古人頭髮那麼多,想要梳理成比較好看的造型比較難,所以有時候藉助假髮可能會比較好。

12樓:高手笑

滿清末年的留學生回國後會戴上粘有一根假辮子的瓜皮帽,其他人也會戴一些複雜的髮髻固定的假髮。

13樓:徐秉冬

中國很早就出現假髮了,《詩經》中早已經有相關記載,春秋時期已經非常流行了。古時,中國多用真頭髮,也有絲線混合的製造,真頭髮越多越珍貴

14樓:

古代的假髮,我覺得應該是用人的毛髮做得,那時候估計假髮也很值錢,也有人買賣的吧。

15樓:二虎愛看書

古代的髮型那麼複雜,不用假髮的話估計撐不起啦那複雜的造型,假髮可能是用真的頭髮做的。

16樓:粽子撲倒小天真

古代人用假髮啊而且用的很多,不然很多髮型光靠自己的頭髮根本做不來起來造型的

17樓:

古代人也會用假髮吧,畢竟禿頂不只是現代人有,古代人也有,我認為假髮是毛髮做的

18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古代人的假髮應該都是用真頭髮做的,畢竟宮裡的女人的很多髮型都很複雜,需要大量的頭髮來輔助完成,畢竟真一個人的髮量有限。

19樓:艾清彗

春秋時候就開始盛行假髮了,這些假髮有些是用馬毛、羊毛做的,有些是用囚犯的頭髮做出來的。

古代日本人那個髮型 為什麼沒有變成禿子

20樓:善良的逐鹿問鼎

頭髮踢了之後會長啊。

中國古代的契丹、滿洲人都是剃髮的,也沒有變成禿子。

為什麼沒有頭髮都叫禿子?禿子的由來?

21樓:異鳴★小七

絕大多數患者的脫髮都發生在頭頂部,兩側及後部一圈的頭髮很好,這種現象是由於毛囊的結構不同所造成的。由於頭頂部的毛囊具有結構上的先天性缺陷,受後天各種因素,如內分泌失調、環境因素、精神壓力等影響而會發生變性、壞死;因為毛囊壞死的頭皮區域就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沒有種子,即使有豐富的養分、充沛的雨水,也無法使這片土地長出新芽。兩顳側及後枕部的毛囊其結構正常不受後天各種脫髮因素的影響,終生不會發生變性壞死。

22樓:花生

大概是從和尚演變的吧``

姓安的古代有沒有名人

青麥冬 安姓,是中華民族姓氏中一支大姓。遍佈全國各地。對安姓 多種史籍 各地家譜記載不一,說法種種 一說安姓,出自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復入中國以安為姓 見 唐書 宰相世系表 二說 太祖禹,乃太昊黃帝軒轅之玄孫。賜子啟姓安。見 五侯昌後圖書 三說貴州水西夷族,明 英宗賜...

姓安的古代名人,姓安的古代有沒有名人

你好嘛 1 安清 安清,字至善,即是僧人,也是有名的畫家,清朝江蘇常熟人。虞山畫志 說他 工寫枯筆山水 同時,還有另一位同名的人,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語,唸經修行。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

古代有名的經書有哪些,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古書?

牙牙的弟弟 道德經 易經 周禮 春秋 莊子 等。1 道德經 道德經 春秋時期老子 李耳 的哲學作品,又稱 道德真經 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 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 德經 下篇 道經 不分章,後改為 道經 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 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