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怎么死的,歷史上關羽怎麼死的

時間 2022-10-10 09:40:03

1樓:安若瑾

關公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中了呂蒙的伏兵,致使得「身首異處」! ***二十四年,關羽圍曹仁於襄陽,曹公遣左將軍于禁救之。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生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

權內憚羽,外慾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鬥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猶豫不能去。

***閏月,權徵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軍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據江陵,撫其老弱,釋于禁之囚。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

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 ***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

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擒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舳艫中,使白衣....

****關羽受魏、吳夾擊,再加上自身的原因(搶糧、自大、心理戰差等),戰敗被孫權抓住後處死。

2樓:回憶

關羽: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並建議挑撥孫權攻打關羽。同時孫權因一向對關羽不滿,又對荊州覬覦已久,主動向曹操請纓攻打關羽後方。

呂蒙再度受命偷襲荊州,荊州守將麋芳、士仁不戰而降,以致關羽只知後方生變,不知荊州已輕易陷落。同時關羽和前來救援的徐晃作戰失利,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如昔試圖和平解決與昔日盟友孫權間的紛爭,使者反遭呂蒙利用動搖關羽軍心,關羽軍隊漸漸解散,唯有退至麥城。

12月,試圖詐降以乘機回蜀,被呂蒙看破,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馬忠擒獲,於臨沮被斬。後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請問真實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

3樓:且看歷史那些事

在真正的歷史上,關羽的死其實和《三國演義》中的狀況差不太多,無非就是得罪了東吳孫權呂蒙、平時對待下屬動不動喊打喊殺、再加上劉備此時的雄起,更是在關羽悲慘的結局上火上澆油。當時劉備成功奪取益州,關羽一人獨自鎮守荊州,眼看劉備馬上就能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進行下一步,可是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關羽出了岔子。

關羽得知劉備奪取益州後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動靜,早就忍不住了。直到劉備準備要往西北進發,關羽就徹底坐不住了。關羽心想,若自己從南部往北打,能與大哥匯合。

這樣激動人心的場面,關羽想想就按耐不住,即刻動兵北上伐曹。荊州的兵都是一些精兵,都是跟著劉備從最開始打下來的精銳,不但荊州是劉備的後方保障,在荊州的這些精銳更是劉備的心安所在。

而關羽一出發,曹操就看出了破綻。也就是孫劉聯盟的不穩靠,孫劉聯盟看似因為聯姻又再加上一層枷鎖,但是實際上是「外親內疏」。曹操看準了這一點,便從中作梗,攛掇東吳偷襲荊州,這樣關羽也就兩頭顧不住,最終很有可能就命喪黃泉。

曹操的這個想法非常的準確,即使孫權顧全大局,但是耐不住有個呂蒙。呂蒙死都想收回荊州,完成周瑜的夢想。

於是呂蒙便不顧孫權的命令,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又不顧陸遜的阻攔,前去追殺關羽,最終關羽被呂蒙手下的馬忠所殺。關羽其實逃亡的時候還是有機會能夠躲避呂蒙的,可是關羽恰巧因為自大而中了呂蒙的埋伏,這就怪不得他人了。關羽兵敗時,其手下叛變東吳,逃亡時,向劉封求助,可是之前關羽得罪過劉封,所以劉封自然不願意幫助關羽,就這樣,走投無路,只能兵敗麥城,命喪黃泉。

4樓:匿名使用者

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並建議挑撥孫權攻打關羽。同時孫權因一向對關羽不滿,又對荊州覬覦已久,主動向曹操請纓攻打關羽後方。呂蒙再度受命偷襲荊州,荊州守將麋芳、士仁不戰而降,以致關羽只知後方生變,不知荊州已輕易陷落。

同時關羽和前來救援的徐晃作戰失利,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如昔試圖和平解決與昔日盟友孫權間的紛爭,使者反遭呂蒙利用動搖關羽軍心,關羽軍隊漸漸解散,唯有退至麥城。12月,試圖詐降以乘機回蜀,被呂蒙看破,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馬忠擒獲,於臨沮被斬。

後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5樓:植禕然

關羽的部下糜芳、傅士仁叛降孫吳,關羽兵敗失荊州,又遭吳將呂蒙、陸遜伏擊,關羽與兒子關平敗走麥城,被孫權捉住,殺害於漳鄉,最終是壯別人間。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都怪關羽,他實在是惹了太多的人,關羽說回來後要殺了傅士仁和糜芳,既然關羽要殺他們,他們為什麼要回去救荊州,等關羽敗到麥城他還是驕傲不走大路,還招惹了孟達和劉封,人家為什麼要幫你。。都是關羽驕傲

7樓:在陽澄湖學習理財的木星

關羽是從沙場上戰死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兵走麥城被殺死...太自負了

9樓:虎子

氣死的強迫人圖兔兔啦咯啦咯

10樓:樂正孤晴

是被曹操孫權。兩邊進攻。敗走麥城。而死。當時科技不發達。劉備可能都不知道。等知道了再去救援。已經晚了。

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

11樓:寧芳澤荀城

關羽,生於東漢恆帝年間,出生年份不詳,去世時間有2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公元220年,一個版本是公元160年,不過經過考證,以公元160年去世的說法居多,姓關字雲長,本字長生,河南解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運城市,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三大勢力之一的劉備勢力的重要將領.

關羽的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備受中國古代文化歷代推崇,因為他忠勇的形象,多次被後代的帝王追封,最高褒封為"關武帝",因此也被稱為關帝等.中國古代最大教派佛教尊稱他為伽藍菩薩.

中國民間受中國古代文學鉅著《三國志》,或者現代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關羽和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因此又稱關羽為關二爺,關公等.

關羽的真正死亡是因為,歷史上的敗走麥城,並不是文化作品中的大意失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也就是公元219年,曹操為了避免關羽的鋒芒,準備遷都,遭到司馬懿和蔣濟等人勸阻,他們認為孫權肯定不願意看到關羽漸漸坐大,提議曹操聯合孫權牽制關羽。曹操動員徐晃、張遼等人,還有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人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而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這兩個人因為和關羽有嫌隙,所以不戰而降,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

張遼等將最後趕到的時候,關羽的軍隊便被徐晃一戰擊破。關羽死後曹操和孫權的軍隊因為關羽的形象已經深入民心,於是往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軍隊家屬大部分都在荊州,得到荊州失陷的訊息,關羽的軍隊漸漸潰散,退至麥城。

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到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關平一起在臨沮被斬首。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怕民心生變,以諸侯王的待遇將關羽的屍骸安葬於洛陽,也就是現在的關林,但當代歷史學家田福生考證認為關莊村關羽墓才是埋葬關羽頭顱之處,關林是萬曆年間建的祀祠場所,孫權也和曹操一樣,怕民心有變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劉備掌控的蜀漢政權則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

而關羽故鄉山西運城解州後來則建立了關帝廟,是為解州關帝廟,被認為是安葬關羽魂魄之處,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漢先主劉備東征東吳,曾專程到大王冢,即關陵祭拜關羽,並在玉泉山建關羽祠。景耀三年(公元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所以,歷史上,關羽是因為敗走麥城而死,死亡的具體細節還有待考證

文學作品只是根據關羽在民間的傳說加入了藝術成分,雖然描述的更加形象生動,但是不如歷史考證來得有理有據.

12樓:僪淑琴慕亥

關羽之死,死在一個「驕」字上,驕者必敗,他看不起屢建功勳的老將黃忠,聲稱「不與老兵同列」。他看不起吳主孫權,對孫權為子求婚,不僅不允,而且還加以侮辱,竟然說:「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

」他看不起同僚糜芳、士林,聲稱要同他們算賬。他更看不起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呼之為:「小兒」,甚至軍師諸葛亮,也不在他的話下,開始不服,牢騷怪話,後來諸葛亮露了幾手,他才不得不服。

在關羽眼裡,只有一個兄長劉備,頂多還有一個義弟張飛。因此,他的視野非常狹窄,肚量小得容不下人,最後眾叛親離,力竭身疲,不得不束手就擒。關羽一死,孫權與劉備的蜀吳聯盟破裂,不僅張飛、劉備跟著去死,而且蜀亡之勢已不可逆轉,雖則諸葛亮力挽狂瀾,也無力迴天。

由此看來,關羽一死的連鎖反應,所造成的一系列損失,是極其嚴重的。

張飛之死,死在一個「躁」字上。他性子急躁,稍不如意,就對部下出氣。加上酗酒,酒後更加肆無忌憚,動輒鞭打部下,遷怒於人,好逞威風,不講道理。終於自食其果,被部將所殺。

關羽死於驕,張飛死於躁,都是致命傷。所以說,戒驕戒躁,乃至理名言。再深入一步**,還可以認為關羽張飛都是死於自己之手。

如果關羽戒驕,張飛戒躁,縱有幾百個潘璋、馬忠、張達、範疆之流,都不是關、張的對手。正如明代呂坤之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誰能亡自?

」如此說來,殺死關羽張飛的最凶惡的敵人,正是他們自己。頭腦中的驕與躁,正是致他們於死地的元凶。

13樓:封信越辛

被呂蒙用計弄死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欲自許遷都避關羽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可聯合孫權牽制關羽。孫權果然因為覬覦荊州而襲擊關羽後方。曹操仍不放心,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而孫權也動用員主力部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

張遼等將未至,關羽便被徐晃一戰擊破。及後知悉後方生變,乃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軍隊家屬多在荊州,得知荊州失陷,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

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和關平於臨沮被斬。孫權將關羽首級送交曹操,而曹操以諸侯之禮將關羽的屍骸下葬。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被呂蒙用計弄死的。

歷史上的真實關羽,歷史上關羽真實存在嗎

當然存在,是漢末三國時期人物。只是後來三國演義中的形象過於深入人心,也逐漸被神話了。歷史上的關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但沒有三國演義裡表現的那麼神。歷史上有關羽這個人物,關羽是東漢末年名將。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 今山西運城 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

關公到底有多高,歷史上 關羽有多高啊?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

歷史上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嗎?

歷史上關羽沒有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無論是 三國志 還是 魏略 江表傳 資政通鑑 都沒有記載。是劉備去追的,但沒有追上。以下是 三國志 對關羽曹操倆人在赤壁之戰前後的記載。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公進軍江陵,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