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的時候遼國的人在哪裡,大宋時期的遼國人是現在哪個地區的人

時間 2022-10-13 23:15:08

1樓:識與知

秦朝時,契丹人的祖先是東胡。

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最早記載見於《魏書》。《魏書》在記載與北魏政權聯絡和交往的各部族時,首次為契丹和與它關係密切的庫莫奚(也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原與契丹同屬一支,後分開,再後又被契丹吞併)立了專傳。此後,《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會要》、《五代會要》、《冊府元龜》、《文獻通考》、《宋會要》等,都有關於契丹人活動情況的專門記錄。

上述文獻在記載契丹人的起源時,大致有「匈奴說」和「東胡說」兩種意見。這兩說又派生出另兩說:一說「是匈奴和鮮卑融合的產物」,一說「起源於鮮卑系的別部而不是鮮卑的直接後裔」。

契丹**於鮮卑或鮮卑宇文部,出自當時人和稍後唐人之筆;契丹為「匈奴之種」,則是數百年後宋人的說法。當然,鮮卑族的成分很龐雜,其中確實有人認為契丹為東胡系統東部鮮卑宇文部之裔,來自匈奴的「餘種」,宇文部更是如此。公元89—105年(後漢和帝永元年間),匈奴被漢將耿夔擊破,北單于逃走後,鮮卑進據匈奴故地,「有十餘萬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鮮卑。

然10餘萬落匈奴人並未繼續以匈奴為號,而「皆自號鮮卑」了。此後,在與原東胡種的鮮卑人長期錯居雜處中,由於相互通婚等影響,差別越來越不明顯,當然不能把又經歷了數百年後的契丹人看作是「匈奴之種」,何況民族不是血緣集團,它在形成過程中雖有一個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張正明指出:

「契丹有一個傳說,認為始祖發跡在木葉山;還有一個迷信觀念,認為死後靈魂要回到黑山去。木葉山和黑山都在鮮卑故地,這可以幫助說明契丹確實源出鮮卑,並非匈奴遺種」者即此。後世治契丹民族的學者簡言之,契丹族源,出於東胡,源於鮮卑,是東部鮮卑宇文別部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遼國屬契丹人,契丹源於東胡鮮卑,與同樣說蒙古語的室韋、庫莫奚是同族異種。

秦國當時主要面對的遊牧民族是匈奴與東胡,而東胡長年與匈奴交戰,最後被匈奴所滅,在匈奴沒落後,屬於東胡後裔的鮮卑崛起,最終成為南北朝時期佔領中原的主要民族。

3樓:江北老樵

秦國時期,蒙古高原上的民族還是東胡、林胡、狄、羌、樓煩之類,連匈奴都還要到戰國末期才初步形成。而建立遼國的契丹族還要再過一千年後在唐朝末年才形成。

大宋時期的遼國人是現在哪個地區的人

4樓:伊偲偲

在內蒙,東北那一塊

契丹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民族。歷史文獻上有關契丹族的確實記載,始於北魏登國四年(公元389年)。其主要活動地區是在潢河(今西拉木倫河)一帶,生活方式是逐水草遷徙的遊牧、狩獵。

該族不斷地發展壯大。唐朝初年,契丹八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有兵四萬,接受唐朝統轄。唐朝衰落後,契丹族不斷向外擴張,俘掠外族人口,實力大增。

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擊敗了的剌葛、迭剌等人,在龍化州(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八仙筒附近)稱天皇帝,建元神冊,國號契丹。神冊三年(公元918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潢河以北正式建都城,稱為皇都(後改稱上京)。隨後,降服甘州回鶻,攻滅渤海國。

會同元年(公元947年),遼太宗滅亡後晉,改國號大遼。統和元年(公元983年),遼聖宗耶律隆緒曾改國號契丹。以後遼道宗鹹雍二年(公元2023年),又恢復大遼國號。

5樓:匿名使用者

遼國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強國,佔據著今天的遼寧東部,蒙古大部分甘隸東部和青海北部等地區,都城在今天的赤峰市.

古代遼國是現在**

6樓:雪月森林

遼朝全盛時,疆域東北至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涿州、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

遼朝(907年—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

7樓:矽谷創業快訊

位於東三省,內蒙,河北一帶。

遼朝初期的疆域在今遼河流域上游一帶,在遼太祖及遼太宗時期不斷對外擴張,遼太祖時征服奚(今河北北部)、烏古、黑車子室韋(今內蒙古東部呼倫湖東南)、韃靼、回鶻與渤海國。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遼史》稱「幅員萬里」。

古時候的遼國和現在的遼寧到底有沒有什麼關係?

8樓:刺客侃八卦

所以從以上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出,遼國與遼寧的關係非常的密切,在2023年人民**就把遼東,遼西以及附近部分地區合併成了遼寧省。

古代遼國和金國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9樓:cc人間失格

古代的遼國和金國,在歷史上屬於少數民族。當時的遼國,建立時間比北宋要早,當時還不叫遼國,他們被稱為契丹,契丹各部稱汗。

當時遼太祖是耶律阿保機,到遼太宗耶律德光滅掉五代之後才改國號為遼,當時的遼國相當於今天的東北,內蒙古和山西,河北一代,疆土是非常遼闊的。當時遼國與北宋戰爭頻繁,楊家將就是發生於此期間的故事。遼國當年與北宋還訂立過澶淵之盟,不過在後來遼國北京國所滅,而金國它是以女真人為主,是附屬於遼國的,金國建國晚於遼國,金國的國土面積也非常的遼闊。

相當於今天的東北,華北,淮河以北的地區,就連俄羅斯遠東地區都是當時經國的疆域。

比如在今天的黑龍江省綏化市四方臺鎮,有一個金國金兀朮的點將臺,還有一個金兀朮妹妹的墳墓,所以遼國和金國在當時的國土面積十分的遼闊。他們分別是契丹人和女真人,只是後來遼國被金國所滅,金國的主要統治區域還包還包括了今天的華北地區,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河北等等這些大省。總面積大約將近30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最強大的政權。

當時的《岳飛傳》,它的故事背景就是在金國女真人的時期。當時的少數民族掌握國家政權的時候,他們的政權十分的強大,對於國家的統治也十分的強悍,屬於少數民族國家。

10樓:匿名使用者

遼國相當於今天的東北,內蒙古和山西,河北一代,金國相當於今天的東北,華北,淮河以北的地區。

11樓:在菩提樹下的貓

位於現在中國的東北,蒙古國的地方。他們一般有遊牧民族的習慣風俗。

12樓:小懂的賬號

古代遼國和金國,在東北內蒙還有華北一帶。

13樓:靜好

估計在東北和內蒙一段,那時候他們的位置應該處於塞外吧。

14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少數民族,遼國就是以前的契丹吧。

15樓:玩轉鋼筋人

古代的遼國和金國是現在內蒙,蒙古國,部分俄羅斯,還有華北一些地區。

16樓:琦琛

古代的遼國是在我國的內蒙古。金國是在我國的華北地區一帶。

17樓:個非凡哥

古代的遼國和秦國應該是現在的遼寧所在的地方

秦朝滅亡後,秦國人去了**

18樓:匿名使用者

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時,秦軍50萬主力部隊正在征服嶺南中,而且為了長治久安,甚至還移民50萬(包括許多婦女)過去定居在那裡。這是秦人主要的一次遷徙。但各路農民軍逼近咸陽時,鎮守嶺南的秦將趙陀及所率秦軍主力選擇了坐視故國滅亡,並且封關絕道,自立南越國。

所以,西漢時的南越國其實就是老秦人建立的半獨立王國。秦國人的重要一支,就從此在廣東繁衍發展,今天許多廣東人應該有老秦血統。

而秦國故地的人民,當時劉邦進入關中時並沒有經過惡戰,並且佔領咸陽後採取了「約法三章」的文明做法,得到秦人擁護。項羽進咸陽時,滅秦王族,焚秦宮室,也只是針對秦統治集團的報復性行動。之後,項羽把秦國故地一分為三,分別封章邯等三位秦朝降將為王,繼續管理秦國原來的居民,這就是所謂「三秦」的由來。

再後,劉邦輕鬆還定三秦,秦國故地和故人,在蕭和管理下成為劉邦出關與項羽爭霸的主要基地和穩固後方。楚漢之爭雖然慘烈,但主要是在東邊,三秦故地沒有經歷嚴重戰火,秦人也沒有重大人口損失,順利過度到漢朝建立。

所以,留在秦國故地的秦人,一直就在陝西那一帶繁衍生息至今。當然後來歷朝歷代戰亂很多,關中作為政治中心屢

秦國人指的是現在**人啊?

19樓:衡水游龍

秦國人即秦人,秦人一詞現代為陝西、甘肅東部、寧夏人群的簡稱,因陝西省大部、甘肅東部(平涼、慶陽、天水、隴南、定西一帶)、寧夏大部地區為秦國故地,故稱陝西人、甘肅人、寧夏人為秦人。

秦國: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

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

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戰國時期秦國的地理位置:

20樓:鬱悶的華

秦國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統治的人民,在不同的時期不同。被稱為黔首。

例如春秋早期,只包括咸陽西部一點地方,春秋晚期,包括西安咸陽寶雞一代,

戰國早期,包括陝西大部,甘肅東部等地,

戰國後期,包括陝西以西的所有地區,以及四川。

21樓:匿名使用者

秦人最早在甘肅.那裡是他們的老窩.也在甘肅建立秦國.

那裡有他們的祖陵.之後為了更好的發展壯大就打到了陝西寶雞一帶並且佔領它.然後秦國的國力就更強大了.

秦國為了橫掃六國.不得不把國都從甘肅禮縣搬到陝西寶雞最後又搬到咸陽.這都是為了好控制六國才搬遷的.

秦人是一支從甘肅打出來的西北軍.秦人沒到陝西的時候.寶雞還是西周王室的天下糧倉.

怎麼可能白白送給他.但是秦人英勇善戰.反正西周王室那時候就像大清朝一樣.

仍任宰割.秦人佔領了寶雞以後也迅速給同化他們.所以現在甘肅禮縣.

陝西寶雞咸陽一帶說話口音生活習慣有些相似.因為這幾個地方曾經都是秦國的國都.其他地區也被同化成了秦人.

因為秦國最後的國都在咸陽.所以好多人只知道咸陽.不知道其他的.

其實咸陽也是秦國最後的墳墓.秦人的第一家園在甘肅禮縣.第二家園在陝西寶雞芷陽.

第三在庸城.第四在咸陽.秦人的先祖也埋藏在甘肅禮縣.

可惜三千年後已經被人盜光了被人倔了墳墓.這就是秦人不認祖先的下場.

在秦滅六國以後,秦國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

叛亂平定之後,為了 禍患,將軟禁中的韓王安處死。趙王遷遭俘後,被流放到房陵 今湖北房縣 深山中,自生自滅,卒年不詳。在魏王假投降後成為秦國的俘虜,烈女傳 曰 秦殺假。但是 史記 並沒有記載魏王假是否被秦王殺害。楚王負芻被俘後,其結局不見於史書,多半被秦王殺害。燕王喜為了自己活命,竟然狠心地殺死了自己...

韓國在滅國之戰的時候,為何會是被秦國拿來開刀的

z風起 三八線的具體位置就是朝鮮與韓國的國界線。地圖上顯示如圖所示 照朝鮮停戰協定,三八線兩側的南北朝鮮非軍事區寬約4公里 長約248公里。需注意的是 三八線因鄰近北緯38度而得名,但不等於北緯38度線。例如由北朝鮮實際控制的開城市,就位於北緯38度以南。 cat 呵呵呵 韓國...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秦國有多少人口?其他六國各有多少

蠟筆咬金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以這樣的問題也就有著很多種答案,筆者的說法也不會一定對,但是就這題給大家說說筆者自己的看法。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前,戰國七國人口都是差不多的,除了燕國的人口可能跟其他國家有點差距,其他幾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