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格里夫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的代表人物

時間 2022-10-28 10:00:09

1樓:匿名使用者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2023年——2023年4月22日),英國蘭開郡工人,珍妮機發明者。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是一位紡紗工人,同時又是一個木工,2023年裡的一天,他在一次紡紗時不小心紡紗機弄翻了,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動,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現在變成直立的了。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 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幹,經過多次試驗,他在2023年成功的製造出能夠同時紡出多根棉紗的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機的功率(大概提高了八倍),他用自己女兒的名字把這種紡紗機命名為「珍妮機」(spinning jenny)。

由於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來了。   珍妮機成為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

後來更多的工作機被髮明出來。這些工作及的應用,使人類直接參加勞動的「手」被解放出來,完成了人類在物質生產領域中的一次巨大飛躍。

2樓:火鳳凰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2023年——2023年4月22日),英國蘭開郡工人,珍妮機發明者。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工業革命。珍妮機的發明者。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為什麼被稱為萬能的人?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英格蘭西北部瀕臨愛爾蘭海的地方,有一個蘭開夏郡。這裡的紡織業有著悠久的歷史,被稱為英國紡織工業的搖籃。哈格里夫斯就是蘭開夏郡人。

哈格里夫斯大約是在2023年出生的。他20歲以後,就定居在蘭開夏郡布拉克本市的近郊,過著木工和織工的貧困生活。

由於哈格里夫斯既是一名織布工人,同時又是一個木匠,因此常常接觸一些機械,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當時,還沒有專門設計製造機器的職業工程師,有關安裝轉動裝置和裝配機件等工作,都是由木匠、鐵匠、鎖匠或者鐘錶匠這些人來擔任的。哈格里夫斯因為職業的關係,對機械的安裝和修理比較熟悉,所以也經常被人請去幫忙。

人們很讚賞他的高超技術,稱他為「萬能的人」。長期從事機械安裝、修理和製造的實踐活動,彌補了他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不足,併為他日後發明新式紡紗機打下了基礎。

哈格里夫斯有位鄰居,是印花織物製造商。2023年,這位製造商僱用哈格里夫斯為他製造一臺梳理棉花的機器。在此之前,圓柱形梳棉機已經由一個名叫劉易斯·保爾的人發明出來了。

哈格里夫斯按照劉易斯·保爾梳棉機的模樣,完成了這臺機器的製作。這種梳棉機的結構非常簡單,由一種裝上金屬齒的凹形槽和一些圓筒形梳子所組成。不過,在製造這臺梳棉機的過程中,哈格里夫斯進一步增長了有關機械學的知識。

難怪有位科技史學者說:哈格里夫斯在2023年製造梳棉機,「這是他的機械師和發明家的生涯的開始」。

英國的傳統工業是毛紡織業。直到17世紀末期,棉紡織業才在蘭開夏郡首先建立起來。因此,在當時的英國,棉紡織業是一個新興的工業部門。

正因為它是新興工業部門,所以較少受到封建行會和傳統法規的束縛,比較容易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為了同傳統工業毛紡織業競爭,同國外輸入的棉紡織品競爭,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就顯得格外迫切。需要是一切發明創造的前提。

哈格里夫斯發明的新式紡紗機,正是當時棉紡織業技術革新形勢需要的產物。

哈格里夫斯發明新式紡紗機之前,紡紗是用舊式手搖紡車進行的。每人操作的手搖紡車,只有一個錠子,每次只能紡出一根紗線。直到18世紀初期,這種手搖紡車雖然效率不高,但是還能勉強滿足舊式織布機對棉紗的需求。

可是,18世紀初期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2023年,機械工匠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裝上這種飛梭的織布機,不僅能織出更寬的布匹,而且使織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接著,他的兒子羅伯特·凱伊又加以改進,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由於織布效率提高,必須有8個至12個紡紗工紡出的紗線,才能夠**一個使用飛梭織布機的織工的需要。棉紗供不應求,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情況。據說,2023年,曼徹斯特有個織布工人,每天要步行五六公里,從五六個紡紗工那裡收集棉紗,才能供給自己一天內的織布之用。

如果一個織工想要多弄到一些棉紗,他就得用上衣或新絲帶去賄賂紡紗工。

長時間的棉紗供不應求,使棉紗**不斷**,棉布工廠的廠主感到不能忍受。有些棉布工廠因缺紗而停產。為了提高棉紗產量,需要發明新式的紡紗機。

2023年,有個名叫約翰·懷亞特的木匠發明了一種轉軸紡紗機,並於2023年得到了專利證。可是,由於這架機器很不完善,經常發生事故,因此也就沒有得到實際的推廣應用。棉紗**不足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採取了種種措施。例如:大力興辦紡紗學校,對農村的紡紗生產實行獎勵,甚至在監獄和孤兒院中也發動紡紗。

2023年,英國的「獎勵工藝協會」發表了一項文告,設立獎金來徵求新式紡紗機的發明。文告鄭重宣佈:「獎勵最優良地發明一種能夠同時紡出六根毛線、六根麻紗、六根棉紗或六根絲線的並能僅由一個人操縱和看管的機器。

」於是,這樣的紡紗機終於發明出來了,這就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紡紗機。

棉紗供不應求的情況,在蘭開夏郡表現得尤為突出。作為一名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常常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棉紗而苦惱。他看到妻子和女兒從早到晚用手搖紡車紡紗,不僅辛苦勞累,而且效率不高,每天紡出的紗線很少。

於是朝思暮想,怎樣才能將手搖紡車改進一下,使棉紗出得快一點多一點呢?由於他具有一些機械方面的實際知識,便一面思索琢磨,一面利用木工工具和技術,進行設計和試驗,以至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

當哈格里夫斯對舊式手搖紡車不斷進行觀察和研究的時候,有一天,他偶爾看到妻子的手搖紡車翻倒在地。當時,紡車上的紡錠由平臥狀態改變成了豎立狀態,而紡輪還在繼續轉動。這個極其平常的現象,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大聲喊道:「珍妮,快來看呀,你的紡車翻倒啦!」「把它扶起來就是了,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妻子淡淡地說。然而,哈格里夫斯並沒有立即把紡車扶起來,而是面對著翻倒在地的紡車,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思考。他想,如果把幾個紡錠都豎立地排列起來,由一個輪子來帶動,不是就可以提高紡紗的效率了嗎?

於是,他著手設計並製成了一架新式樣的紡紗機器,其中裝有8個豎立的紗錠。經過試驗,完全成功,棉紗的生產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8倍。哈格里夫斯高興得不得了。

由於這臺新式紡紗機的研製,是受到手搖紡車翻倒在地的啟示,因此他把這項發明歸功於他的妻子,用妻子的名字來命名,稱為「珍妮紡紗機」。

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的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在流傳過程中,故事情節難免有些出入,但是總的說來大同小異。有一種說法,說珍妮是他女兒的名字。

哈格里夫斯給新式紡紗機取名「珍妮紡紗機」,是為了紀念他的女兒。關於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的時間,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2023年,一說是在2023年。

究竟珍妮是他妻子的名字還是他女兒的名字,究竟發明的時間是2023年還是2023年,對於這種新式紡紗機本身來說,關係並不大,所以也就用不著去考證了。

根據有關史書的記載,珍妮紡紗機的結構比較簡單,它用四根支柱和幾根橫木,組成一個長方形的機架。機架的一端安設並列著的兩排紗錠。機架的上面,橫著兩根彼此緊貼著的木杆。

兩根木杆安放在一種托架上,可以隨意前後滑動。在機架的一側,安上一個帶有搖柄的大輪子。大輪子上繞著皮帶,皮帶又繞在機架下面安裝的一根轉軸上。

轉軸通過傳動裝置,同兩排豎著的紗錠相連。操作的時候,紡工用右手搖動大輪子,左手掌握著托架。隨著大輪子的轉動,所有的紗錠也就轉動起來。

這樣,經過預先梳理和粗紡的棉花也就得到拉伸和擰絞,同時紗線也就紡出來了。

珍妮紡紗機是一種多軸紡紗機,它顯然是從舊式手搖紡車派生出來的。它把許多架手搖紡車上的紗錠集中起來,轉移到一架機器上,由一個大輪子來帶動,這樣就使一個工人能夠完成過去幾個工人的工作,因而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哈格里夫斯最初設計製造的珍妮機,只有8個紗錠,每次能紡8根紗線。

後來經過改進,紗錠不斷增加,每次能夠紡出18根、80根甚至100根紗線了。由於棉紗產量增加,原來紡紗跟不上織布的問題,也就得以解決了。

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體積不大,可以安放在一小間屋子裡,很適合於家庭使用。同時,它只需用手搖動,操作方法簡便,又不費力,甚至連十來歲的孩子都能操作。哈格里夫斯並沒有想到要用它來發財,只是希望多紡出一些紗線來,**織布的需要,這樣,一家老小的生活也就能夠得到保障了。

因此,珍妮機發明之初,哈格里夫斯並沒有立即把它公開,只是在自己家裡試用。在試用過程中,他又對珍妮機的構造作了一些改進,使之日臻完善。

2023年,也就是在珍妮紡紗機發明兩三年以後,哈格里夫斯製造了幾架珍妮機,公開**。這一下可惹出禍來了。本來,自從他在家裡試用珍妮機後,生產的棉紗又多又快,就已經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現在,他又將珍妮機公開**,使那些買到珍妮機的人家棉紗產量大增,因而遭到不少人的忌妒和反對。他們認為,珍妮紡紗機應用後,舊式的手搖紡車就遭到了排擠,這樣他們就得破產失業。於是,這些人成群結隊,擁進哈格里夫斯家中,搗毀了所有的紡紗機器。

哈格里夫斯在布拉克本住不下去了,他只得攜帶家眷,於2023年從蘭開夏郡逃往諾丁漢郡,並在那裡定居下來。在這裡,他同別人合夥開辦了一家小工廠,用珍妮紡紗機生產紗線,**織襪之用。

那時候,諾丁漢也像蘭開夏一樣,由於棉紗**不足,存在著嚴重的紗荒。哈格里夫斯來到這裡後,便開始為珍妮紡紗機申請專利。為了得到批准,他對珍妮紡紗機的結構、效能和操作方法作了詳細的描述和說明。

2023年7月12日,哈格里夫斯獲得了正式的專利證書。接著,他便開始大批製造和銷售珍妮紡紗機了。

然而,哈格里夫斯在銷售珍妮機的過程中,又遇到了麻煩。因為珍妮機結構簡單,很容易仿造。於是,一些製造商買去這種新式紡紗機器後,很快就自行仿造出來,並加以推廣。

可是,他們卻不依法付給哈格里夫斯使用報酬。為了保護自己的專利權益,哈格里夫斯不得不同那些製造商的不法行為進行鬥爭。在對這些人提起訴訟的過程中,他花費了大量錢財。

本來,在遷居到諾丁漢後的一段時間內,哈格里夫斯因為製造和銷售大批珍妮紡紗機,已經賺到了一大筆錢。可是,為了打官司,很多錢都投到這方面去了。看來,哈格里夫斯這時決心與不法製造商們爭個高低,因而不惜錢財。

據說,有些製造商曾表示願意與他和解,並答應付給他3000英鎊,可是哈格里夫斯卻拒絕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哈格里夫斯為保護自己發明的專利權而花費的錢財,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數目。可惜的是,雖然他投入了大量的錢財和精力,結果還是敗訴了。

因為有人提出證明,說哈格里夫斯在領到專利證書以前,已經**過珍妮紡紗機,所以他的專利權被宣判失效。這件事,對於哈格里夫斯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哈格里夫斯初到諾丁漢郡的時候,的確是很窮的。可是,自從2023年取得發明專利後,由於大量製造和銷售珍妮機,他的收入就漸漸多起來了。儘管在保護專利的訴訟中受到了損失和挫折,但是他手中的錢財仍然不少。

2023年4月22日,哈格里夫斯在諾丁漢去世。有一種說法,說哈格里夫斯後來死於貧困,這是不真實的。實際情況是,當他去世的時候,給他的繼承人留下來了一筆錢財,其數目有4000多英鎊哩。

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由於構造簡單,使用方便,價錢也不太貴,很快便在英國各地得到推廣使用。據統計,在哈格里夫斯死後10年,即2023年,英國已擁有不少於20000架珍妮紡紗機。特別是在蘭開夏郡,珍妮機迅速代替了舊式紡車。

有一本名為《新工業制度的起源》的書,在描寫梅勒村的情況時說:「舊式紡車已被扔到廢物堆了。現在人們只使用多軸紡紗機來紡紗。

」這裡說的多軸紡紗機,就是珍妮紡紗機。除蘭開夏郡外,其他一些郡,在2023年至2023年間,珍妮紡紗機也迅速地推廣了。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棉紡織技術上一個巨大的飛躍。它使棉紗的產量迅速提高,引起紡織業的一系列變化,並且帶來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因為棉紗生產成本的減少,也就使布匹的**隨之而降低,從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

於是,原來兼營農業的織工,就逐漸拋棄了農業,成為專門依靠工資生活的無產者。同時,珍妮機的使用排擠舊式紡車後,有些原來從事家庭手工業的紡工,因為買不起珍妮機,也放棄了農業,到擁有珍妮機的人那裡去做工,成為僱傭工人。紡工和織工放棄的土地,就為農業資本家所收買,從而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大農場。

這些情況說明,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棉紡織工業的發展,而且還起到了改變社會生產關係的作用。

珍妮紡紗機用人力搖動,紡出的棉紗不夠結實。為了克服這個缺點,需要繼續進行技術革新。於是,水力紡紗機、「繆爾」紡紗機、水力織布機等新式機器就陸續地發明出來了。

一系列工具機的發明,又促使作為動力機的蒸汽機的誕生。一種技術革新推動著另一種技術革新。當我們回顧使世界發生巨大變化的工業革命的時候,可不要忘記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過程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哈格里夫斯啊。

兩重一大是什麼,兩重點一重大是指什麼

危險化學品兩重一大的內容是 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 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 腐蝕 燃燒 助燃等性質,對人體 設施 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所要區別開的是三重一大,兩者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大不相同。三重...

邁特納解釋了哈恩發現的核裂變,這一重大發現那為什麼沒有得諾貝爾獎呢

因為和其他競爭者相比的話,可能別人比他的發現要更加厲害一點。要獲得諾貝爾獎有一定的評判標準,並不是說偉大發現就一定能獲得 因為這個發明並不利於世界的和平發展,有可能會發生戰爭。我覺得世界上的重大發現很多,每一個都可能得獎,那把諾貝爾累死了。因為當時諾貝爾獎名額有限,其他的競爭者的競爭優勢更大。因為當...

英國宮廷政變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英國宮廷政變為什麼沒流血

江南一書生 光榮革命 英語 glorious revolution 是英國一場政變,導因於英國國王與英國國會權力之爭以及 宗教新舊教 英國國教會及天主教會 之爭,發生於1688年到1689年。英國國會輝格黨 託利黨信奉新教 英國國教會 之黨人們聯合起義 將信奉舊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罷黜,改由詹姆斯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