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拱手作揖禮在現代還有必要恢復嗎?

時間 2023-02-19 11:25:03

1樓:小小鳥鳥飛飛我

由於古代行拱手禮有許多講究,而且身體和手都不能隨意亂動,十分拘謹。於是20世紀初期,在「西風東漸」的背景下,特別是辛亥革命之後,西方的各種觀念、思想都加速傳入中國。

至20世紀的20、30年代,握手禮在中國開始日益流行,如鄒韜奮的《磕頭運動》一文中就有提到「時髦的見面禮是握手」;

錢鍾書的《圍城》中也有提到關於握手禮的描述,自那時起,西方的握手禮便日益普遍並沿用至今。所以中國歷史上的拱手作揖禮在現代沒有必要恢復了。

2樓:陽光的

沒有必要了,雖然這樣顯得畢恭畢敬非常有禮貌,但是畢竟繁瑣複雜,不適合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所以沒有必要恢復了。

3樓:孤獨的yu呀

我覺得沒有必要恢復,因為這是經過2023年曆史發展被消亡的動作,沒有必要在當下這個發達的社會中再提出來。

4樓:劉心安兒

中國歷史上的拱手作揖禮在現代沒有必要恢復,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要對過去的禮儀進行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中國古代的拱手禮,為什麼當今不再受用了?

5樓:科普小星球

古代的拱手禮,在當今看來比較繁瑣,規矩較多,所以就不在用了。

6樓:兔牧馬人

中國古代的拱手禮,到現在為止不再使用了,這都改為握手禮了,其實也是一種變革,我感覺拱手禮其實挺好的,以後肯定會流行起來,畢竟這樣是比較衛生的。

7樓:雪兔軍玉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而且拱手禮是古代文人墨客見面時的打招呼方式,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而且根據對方身份不同更是分很多種作揖方式。

拱手禮為什麼要左手在上

8樓:點點聊生活

中國古人以左為敬,所以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重。

若遇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 女子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內,右手在外,若遇喪事行禮,反之。

拱手禮: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

禮儀姿態:古代行拱手禮,身體和手都不動。現代行拱手禮,身體立正,兩臂如抱鼓伸出,雙手在胸前抱舉或疊合,自上而下,或內而外,有節奏的晃動。 左手掌心平張,向下壓住右拳,正對胸口,不高於顎不低於胸,平臂行禮此乃「王者對揖」「時揖」「平揖」。

平輩行禮,左手手心向內貼於低於胸口,直身行禮,此乃「土揖 」「下揖」。

上位者還禮,雙手平伸指間交錯,左手在外,兩掌心向內,雙臂前伸如抱一環,舉手至顎,欠身行禮,此乃「天揖」「上揖」,最適合向長輩行禮。

適用場合:民間見面或約會朋友,雙方告別等,拱手錶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一般情況下人們以左為上。《老子》說:「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拱手禮應該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壓住右手。這是因為,人們一般多使用右手來持兵器,用左手壓住右手則象徵或表達古人熱愛和平的意願。

當然也有特例,「出席葬禮時可是右手壓左手,千萬別搞錯了。」

拱手禮應用右手握住左手拇指,左手在上抱拳。拇指交叉形成貌似佛家「卍」字,表示吉祥寓意。

10樓:善書易

回答親親你好,傳承三千年的「抱拳禮」,用左手來抱著右手,這個是吉祥的意義,因為在古代,左手代表君子,右手代表武力,用現在通俗的話說,大概是因為左手沒有右手力氣大吧,左手抱著右手就代表以和為貴。

11樓:懷瑞特特的風格

因為古人認為殺人時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殺氣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而對於女子來說,應該是右手在前、左手握拳在後。

12樓:匿名使用者

拱手禮有兩種 一個為吉禮 一個為凶禮。左手在上為吉禮 右手在上為凶禮(以男子為例,女子相反。)

13樓:誓言如一

拱手禮是女子右手在上的,男子左手在上。

抱拳禮男女都是左手在上。

拱手禮:拱手禮是相見或感謝時常用的一種禮節,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女子行拱手禮時則正好反過來,這是因為男子以左為尊,女子以右為尊。

抱拳禮:抱拳禮是習武之人的見面禮節,因為右手是持兵器的,所以要包右手。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徵高尚情操。

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驕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習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止戈為武」,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

拱手與作揖區別?

14樓:豆村長de草

1、「拱手「是見面待人之禮,不象西方各國之握手、擁抱、吻面、吻額,亦不如日本之鞠躬;不握賓客之手,而是將自己的雙手握住,向來賓不斷搖晃。其動作,又分兩種,一是將兩手掌互抱。「作揖」是將兩手掌平合。

2、拱手;用於迎送賓客,是一般性禮節;作揖,用於敬神,尊長,是更誠厚之禮儀。今之握手、鞠躬,實是五四運動後,所吸收之外來文明。

3、拱手一般為庶民多用的萬能性生活禮節;作揖禮是士以及貴族相見常用隆重性的禮節。

15樓:凌霄暮靄

拱手作揖是漢族等的交際禮節。見面時,雙手合抱舉前,向對方致意。上古時已有此俗。今有些老年人也行此禮。

拱手時,一定是用左手扶抱右手,因為在古代,作揖禮有左手握右手為「吉拜」、相反則為「兇拜」的說法。這可能與古人的認識有關,他們習慣於用右手攻擊他人,而左手抱住右手則為行禮者向對方的友好表示。就見面禮的初衷而言,中國人創行的抱拳拱手禮與西方人伸手相握禮都是表示友好和尊敬之意,但有一種說法認為,抱拳拱手有與對方保持距離的內斂和封閉色彩,而伸手相握則有急於接近的張揚和進取因素。

作揖(zuò yī),即中國人見面時的行禮形式,它相比於外國人的握手有更衛生、優美、自主的優點。作揖的方法大致是:男性作揖時右手握拳,再由左手手掌將右拳包覆,拳眼(食指彎曲處)應朝向自己,兩臂微微下垂;如是習武之人,左手則應該為掌,貼於右手拳面,其餘相同;女性則左右相反。

然而,像作揖這樣優美的見面行禮方式卻漸漸地被中國人所摒棄甚至遺忘,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16樓:喜福緣珠寶

傳統婚禮中,新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禮儀是:一拱手,二作揖,三叩首。其中,作揖可能是最講究、最容易出錯的。

揖禮」據考證大約起源於周代以前,算起來怎麼也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了。其基本姿勢為雙手抱拳前舉。到了姜太公輔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禮開始大行於天下。

據《周禮》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

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有時則又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酈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示出狂徒酈生對劉邦這位無賴皇帝心裡不是很服氣。

作揖的基本手勢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對右拳或包或蓋。右拳左掌是「吉拜」,反過來就是「兇拜」!

其中原由有好多版本,最合理的說法是:作揖的「掌上拳下」是表達古人的尊卑觀念,即左大右小,左手為尊,右手為卑,把右拳(粗魯的我)掩蓋住,以尊貴的一面(左掌)示人,表示小人我對足下您的尊敬:老大!

我是您的學生,您是我永遠的老師。但是又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解釋:左小右大,一樣說得通道理。

右拳象徵我的力量,左掌是我的謙謙禮數,先禮後兵。

所以,不管您是誰,在婚禮上作揖請您一定左掌右拳!

17樓:匿名使用者

說到「拱手」和「作揖」,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常行的禮儀,直到今天也是很常見的,但是很多人卻把「拱手」和「作揖」相混淆,認為這是一種禮儀,這可是大大的錯誤。老輩時規矩很多,作為新時代的這一代人可能分不清!

中國古代跪拜禮、拱手禮的使用情況和標準做法是怎樣的?

古時男子作揖時的規矩?左手在上還是右手在上?求詳細解釋

18樓:傾世書童書天下

左手裹著右手 右手在古代持兵器 象徵刀兵之禍 乃不祥之兆 右手在上一般喪事上使用。

19樓:匿名使用者

兩者都有,左手在上是吉拜,右手在上是兇拜。

20樓:匿名使用者

左手。因為右手是攻擊手。要把它藏起來的。

拱手禮和作揖禮有什麼區別?他們一樣嗎? 要全面~~

21樓:小格調

拱手禮和作揖禮沒有區別,兩者是一樣的。

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行禮時,雙手緊握在胸前。在現代,右手握拳,左手在外;如果舉行葬禮,則相反。

據說古人尊崇左派,有些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當他們鞠躬時,左手在外面,左派則表現出真誠和尊敬。

古代行拱手禮,身體和手都不動。現代行拱手禮,身體立正,雙臂如抱鼓伸出,雙手在胸前握或重疊,自上而下,或由內而外,有節奏地搖晃。左手手掌平放,按右拳,面向胸部,不高於下巴,不低於胸部。

平臂行禮此乃「王者對揖」「時揖」「平揖」。

22樓:沖田總受是也

拱手禮通常是在見面打招呼的情況下使用,並不一定非要是平輩之間。。見到長輩尤其是熟悉的長輩。。處於客氣和禮貌也可以如此。。。

但是作揖禮通常是在大的祝福,賀壽,或者表示非常感謝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這個用在對長輩上比較多。。但是作為非常感謝的情況下。。

對平輩或者給予你很大幫助的人也可以有這樣的動作。。

23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 前者是用在關係平常、平輩之間的禮節 後者是以下對上 、或乞求時所用。

24樓:匿名使用者

拱手對人的,合掌作揖是對鬼的,雙手微合呈接福是對神的!三者勿混!

什麼是拱手禮?

25樓:愛笑的

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時漢民族的相見禮。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

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拱手禮的正確做法是,行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兩手合抱於胸前,有節奏地晃動兩三下,並微笑著說出您的問候。

拜年時最好避免在著裝和行禮上的中西結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時最好行鞠躬禮,而不行抱拳拱手禮或作揖,否則反差過大讓人覺得彆扭。

26樓:易書科技

中華傳統的見面禮儀,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拱手禮始於上古,有模仿帶手枷奴隸的含義,意為願作對方奴僕。後來拱手逐漸成了相見的禮節。

尤其是近現代,已基本成為本地區人民群眾主要的交往禮節之一。

古代在同輩者、地位相同的人之間可以行拱手禮。注視對方、將雙手在胸前合攏,一般稱「作揖」,同時發「喏」聲的為「唱喏」。

如今,在行禮時,要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男子應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女子則正好相反;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男子為左手握拳在內,右手在外,女子則正好相反。

近年學習傳統文化被熱議,推廣拱手作揖禮為日常交往禮儀有必要嗎?

27樓:教育細細說

另一方面,也可以瞭解到當時古代社會的尊卑有別,不同人群層級之間有不同的問候方式,這也是我們應當「去其糟粕」的部分,從而能夠更加理解到平等的重要性。所以,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拱手作揖禮,也有大量的內容可以去理解與**。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存在時間最長,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時間最長,哪個朝代時間最短

那時到永遠 周朝,周朝存世800年,自武王伐紂商滅周興,到三家分晉,春秋結束。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以公元前1047武王定都鎬京,到周幽王為止,東周則是以周平王東遷洛陽為起點。中國曆代王朝長壽者唯上古三朝夏商周,夏商享國五百年,周朝八百年,之後長壽者唯有漢唐宋明清,但也只有兩三百年,其他大多為短命...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老婆最多,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多老婆?哪個皇帝最少老婆?

武帝,後宮佳麗10000人 又有一種說法 唐代以貴 淑 德 賢四妃為夫人,後宮設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還有女史10人。這些都是有品級的,無品級的宮女人數相當多。唐肅宗寶應元年,一次就放宮人3000。而到了玄宗開元天寶中,僅長安大內 大明 興慶三宮和東都大內 上陽兩宮,即有宮女40000人,可見...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皇帝的排列,中國歷史上皇帝的排名

home暮光青檸 1 秦始皇 贏政 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 漢惠帝 劉盈 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3 漢景帝 劉啟 政績並不代表著其成功4 漢武帝 劉徹 開天闢地的帝王 5 漢宣帝 劉詢 中興之主 6 漢哀帝 劉欣 同志 皇帝 7 漢新帝 王莽 奪權容易,守權難 8 漢光武帝 劉秀 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