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對兩漢研究最有造詣的是哪位大師?

時間 2023-04-17 00:15:02

1樓:匿名使用者

在現代王立群對史記最有研究,他應該是兩漢最有研究的。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國學大師有哪些?

2樓:enjoy蘰踄繧鍴

「國學」是對中國學術的簡稱,「大師」係指人們對在學。

問或藝術上有很深造版詣者的尊稱,「國學大師」權。

則是指其學問在「國學」研究之範圍內屬於出類拔萃者。同時,「國學大師」

不能光看其學問,還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與人品是否統一,即是否屬於融人。

品與文品於一體的「道德文章」者流。以此衡量,近現代的「國學大師」 當首推唐文治、

章太炎、陳寅恪、錢穆和錢鍾書。

另外也有同名軟體《國學大師》,古典圖書整合《國學大師》整合古典圖書2萬種28萬卷約。

24億字。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闢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3樓:匿名使用者

當代傑出的國。

bai學大師有(排du名不分先後):錢基博、章zhi太炎、dao辜鴻銘、梁啟超、王國維。

內、趙元容任、陳寅恪、馬一浮、錢穆、季羨林、梅貽琦、熊十力。

國學大師不完全名單: 俞樾、孫詒讓、楊守敬、王先謙、劉師培、嚴復、沈曾植、王國維、辜鴻銘、廖平、黃侃、章太炎、魯迅、錢玄同、吳梅、羅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餘嘉錫、柳詒徵、呂思勉、胡適、湯用彤、陳夢家、馬一浮、熊十力、張君勱、蒙文通、陳寅恪、范文瀾、陳垣、郭沫若、唐君毅、顧頡剛、吳宓、趙元任、徐復觀、金嶽霖、王力、高亨、夏承燾、梁漱溟、錢穆、馮友蘭、任中敏、牟宗。

三、梁啟超、康有為、錢鍾書、梅光迪、馬衡、錢基博、劉文典、胡小石、蔣廷黻、汪闢疆、翦伯贊 朱師轍、陳中凡、侯外廬、張舜徽、歐陽竟無、姜亮夫、王利器、程千帆、錢仲聯、張岱年、啟功、季羨林、任繼愈、翟鴻燊、饒宗頤、南懷瑾。

4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大師不完全名單: 國學大師馮友蘭。

王少農、俞樾、孫詒讓、楊守敬、王先謙、劉師培、回嚴復、沈曾植答、王國維、辜鴻銘、廖平、黃侃、章太炎、魯迅、錢玄同、吳梅、羅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餘嘉錫、柳詒徵、呂思勉、胡適、湯用彤、陳夢家、馬一浮、熊十力、張君勱、蒙文通、陳寅恪、范文瀾、陳垣、郭沫若、唐君毅、顧頡剛、吳宓、趙元任、徐復觀、金嶽霖、王力、高亨、夏承燾、錢穆、馮友蘭、任中敏、牟宗。

三、梁啟超、康有為、梅光迪、馬衡、錢基博、劉文典、胡小石、蔣廷黻、汪闢疆、翦伯贊 朱師轍、陳中凡、侯外廬、張舜徽、歐陽竟無、姜亮夫、王利器、程千帆、錢仲聯、張岱年、啟功、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南懷瑾、葉曼、查良鏞、錢鍾書、梁漱溟等等。

5樓:匿名使用者

感覺現在的國學大師都不行啊,行的都不在世了,我知道一個,顏廷淦,據說是孔子學生顏子的孫孫孫孫子。

6樓:女王不女王

蔡禮旭,陳大會他們一行人。弘揚傳統文化的。

講的特別好。在我心目中他們就是大師。

當代中國有哪些國學大師? 10

曹植的**生涯以及其文學造詣

7樓:愚人侃體育

**生涯: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曹操讚賞其文采,寵愛有加。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海賊管承到達淳于(今安丘東北)。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臺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臺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臺賦》。從此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以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臨淄侯。曹植既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廙、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

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曹操大怒。令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釋出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後悔,不再重用他。

文學造詣:曹植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中國有那些著名的書法家

中國古代詩人介紹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成就

8樓:平凡的伯爵

01、中國古代文學史分期及各時期的主要文學樣式。

(1)上 古 時 期 ;神話傳說。

中國的文學大師有哪些?

有哪些最有實力的國學大師

9樓:匿名使用者

陳寅恪、王國維、胡適、吳宓、馮友蘭、顧頡剛、傅斯年、魯迅、陳垣、呂思勉、梁啟超、章太炎、南懷瑾、錢鍾書、黃侃、趙元任、柳詒徵、郭沫若、季羨林、嚴復、蕭天石、金庸、周鼎珩、謝孔賓、錢穆、許倬雲、金耀基。

10樓:匿名使用者

嚴復、王國維、章太炎、錢玄同、胡適。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名肯定是章太炎了 此外有陳寅恪、呂思勉、錢穆、陳垣、顧頡剛、康有為、廖平、蒙文通、黃侃、羅振玉、董作賓、馬敘倫、高步瀛、柳詒徵、湯用彤、熊十力、馬一浮、梁漱溟、夏承燾、張舜徽、王國維、劉師培、梁啟超、饒宗頤、錢鍾書。

應該說明一下的是,要回答此問題首先應弄清楚何謂國學大師?「國學」是相對於「西學」而提出的一個概念。即中國的傳統學術包括經史子集各個領域。

章太炎曾將其分為「義理、考據和辭章」三部分。而何謂大師也?大者,集大成也。

師者,楷模師表也,不但學識過人,且有高行懿德。

如果做個大致的分類:陳寅恪、呂思勉、錢穆、陳垣、顧頡剛數人偏於史學,長於考據。康有為、廖平、蒙文通偏於經學。

黃侃、羅振玉、董作賓精於小學。湯用彤、熊十力、梁漱溟於佛學皆有獨到之處,梁漱溟後來轉向了儒學。夏承燾主要是辭章方面的,尤其是詞學。

張舜徽、王國維、劉師培、梁啟超、饒宗頤、錢鍾書等人就不大好歸類了,尤其是梁啟超幾乎各個領域都有涉及。

至於還在世的季羨林、懷文沙及謝世不久的啟功等人雖有大師之名卻無大師之實。季羨林主要的貢獻在梵語、巴利文、印度學方面,對於經學小學等所知有限,他本人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至於懷文沙即屬於欺世盜名一流了。

啟功雖於國學頗有根底,但尚達不到大師的級別。如胡適、魯迅、蔡元培諸公雖是大師,名氣也極大,但長處、貢獻主要不在國學上。

此類問題實難為答,草草如上。

12樓:擾龍韋茂

嚴復、王國維、章太炎、錢玄同、胡適、馬一浮、范文瀾、梁漱溟、馮友蘭、、錢鍾書、啟功、季羨林。

先秦兩漢是指什麼時代請幫忙解釋先秦兩漢的意思,一兩

鄰家有桑 先秦指秦國正式統一建國之前的時間,也就是公元前221年之前。兩漢指西漢和東漢 長安在西,洛陽在東,這是後人定義的。古人稱呼為前漢和後漢,比如諸葛亮的奏表中就有提到過 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到220年。 先秦就是指秦朝建立以前的朝代,比如春秋,兩漢就是東漢和西漢。先秦兩漢文學是怎樣形成的? 中...

中國古代文學在兩漢有哪些輝煌成就

林顧姝 兩漢的主要文學成就包括 漢賦,散文,詩歌。史學鉅著 1 史記 2 漢書 韻文傑作 1 垓下歌 2 大風歌 樂府詩歌 1樂府機構 2樂府民歌 3 孔雀東南飛 漢賦1枚乘的 七發 2司馬相如的賦 五言詩 古詩十九首 史記 史記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

兩漢經學為什么失去維繫人心的作用

未解除經學面臨的危機。第一,相信讖緯,常常以讖緯附會經說,未能衝破獨斷主義的迷霧恢復儒學的理性主義精神 第二,未能遏止經學日益繁瑣的趨勢,經學越來越變得令人生厭 第三,在東漢末年讀經不再是作官的途徑,士人不再熱衷於此道。由於這些原因,漢代經學無可挽回地衰落了。哪一事件可以看作是兩漢經學思想的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