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郡和古代碭山的的地理範圍等資訊

時間 2023-05-23 09:27:03

1樓:

秦置,以碭山名,今河南舊歸德府、山東濟寧、東平二縣、又安徽碭山縣至亳州,皆其地,治睢陽,漢改郡,為梁國,陳留、山陽、沛郡一部分。後魏於下邑城置碭郡,北齊廢,即今碭山縣東之下邑城。 他的周圍有東郡、薛郡、泗水郡、河內郡、潁川郡。

秦時郡設大梁、啟封、陳留、雍丘、濟陽、外黃、襄邑、甾縣、蒙縣、虞縣、譙縣、酇縣、芒縣、碭縣、下邑、慄縣、單父、昌邑、東緡、爰戚縣。今商丘市、開封市一部分、淮北市一部分、濟寧市一部分。有鴻溝、睢水、谷水、荷水流過。

境內有孟諸澤(全部),鉅野澤(一部分)。:

累死我了,從地圖上找的,樓主我是第一個啊!樓底下的不要抄襲!!!

碭郡的介紹

2樓:明明

碭郡(公元前225—公元前202年)是秦朝時在宋國舊地設定的一個郡。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國,以魏國東部的大宋郡改置碭郡。碭郡共下轄睢陽縣、虞縣、蒙縣、襄邑、外黃縣、陳留縣、雍丘縣、大梁縣、單父縣、濟陽縣、慄縣、酇縣、芒縣、碭縣、譙縣等21個縣,治睢陽縣(今商丘古城)。

碭郡成為秦始皇滅六國前所設定的比較早的27個郡之一。至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個郡,碭郡仍為其一。123碭郡的芒碭山是陳勝埋骨處,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發跡之地,劉邦妻呂雉以及輔佐劉邦南征北戰的張耳、彭越、申屠嘉等均為碭郡人。

碭山縣在元朝的地理位置

3樓:上海巨集慶服裝

元憲宗七年(2023年),復置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東),還舊地屬東平路。元至元二年(2023年),降永州為永城縣,芒碭山一帶再屬永城縣。是年,碭山縣併入單父縣,至元三年,復置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東),屬濟州,八年,屬濟寧路。

碭山,古稱下邑,別名梨都,宿州市轄縣,位於安徽省最北端,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東連本省蕭縣,由南到西部分別與河南省永城市、夏邑縣、虞城縣毗鄰;西北部與山東省單縣相連,東北部與江蘇省豐縣接壤。

碭山東距徐州市84公里,[1] 西接古都商丘市72公里,芒碭山雄峙於前,黃河襟帶於後,古為汴京齒唇,徐淮門戶,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衝之稱。今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經濟區、徐州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

碭山歷史悠久、資源富集,自秦置碭郡,至今已有2023年建城史。是「中國武術之鄉」、「中國嗩吶之鄉」、「中國長壽之鄉」,是後梁開國皇帝朱溫故里,有齊白石、傅友德、申屠、劉墉等歷史名人。

碭山素有「世界梨都」美譽,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中國西甜瓜之鄉",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綠化工作先進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1] ,是***公佈的對外開放縣,是安徽省委、省**命名的「首批平安縣」。2023年4月被吉尼斯紀錄認定為世界最大的連片果園產區。

希望能幫到你。

4樓:匿名使用者

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2023年)碭山縣為洪水蕩沒,遷治所至芒碭山南麓保安鎮(今芒山鎮柿園村),這個城址一直持續到元初。

到了元憲宗七年(2023年), 碭山縣又遷到現在 碭山縣城之東毛李莊的城址。

碭郡的歷史沿革

5樓:網友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國,因魏國東部的大宋郡內有碭山,而改置稱為碭郡, 治睢陽縣(今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

史記·高祖本紀》載:「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通『壓』)之。」意思即是秦始皇東巡泰山時路過碭郡,指著芒碭山說了一句神秘的讖言:

東南有天子氣,日後必有帝王出。」他因此才繼續東巡,登上泰山頂,以壓住這裡的「王氣」。

公元前207年,楚懷王「以沛公劉邦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

劉邦隱於芒碭山紫氣巖中,斬白蛇起義,建立漢朝。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廢碭郡,建梁國。

固安古代是哪裡,古代范陽郡是現在的哪裡

固安古稱方城,地處京畿,故有 天子腳下 京南第一城 之稱,今有京南明珠美譽,隸屬河北省廊坊市。縣城北距北京天安門40公里,與北京市大興區僅以永定河相隔,是北京零距離縣之一。全縣幅員面積696平方公里,耕地65萬畝,人口40萬。固安的朋友 請問古玩市場在 什麼時候的 固安古玩市場搬家了,暫時在固巨集建...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範圍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影響是什麼

亞洲不同的地形地勢對氣候 1.氣溫,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海拔越高相對溫度越低,山區的晝夜溫差要明顯高於平原地區。2.降水,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3.氣候的具體種類,可以參考大致同一緯度的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截然不同的氣候形態。對河流 1.河流的流速,這個是水往低處流的道理,相對高差越大水流速度...

三國時期郡和州的概念是什麼,《三國演義》裡郡和州到底哪個大

三國時期,郡是州的下級行政單位,州是地方行政的一級行政單位。秦始皇,一統江山,為加強統治和對地方上的有效控制,改分封為縣郡。郡下領數縣。到了漢朝,太祖劉邦在秦之郡縣制的基礎上施行郡國並行制。請注意,這個時代還沒有州。漢武大帝時期,是州之萌芽期,漢武為加強對地方的監控和有效管理,置刺史,以州為單位派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