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朝代這麼多,那麼是先有東漢還是先有的西漢?

時間 2023-09-30 15:40:27

1樓:三棵樹

歷史上朝代這麼多,當然是先有的西漢,後有的東漢,西漢滅亡後,劉秀重新統一了國家,建立了東漢。

2樓:賊窟

先有西漢再有東漢,西漢是劉邦在西元前202年劉邦建立的,東漢是在西元前25年劉秀建立的,劉秀是劉邦的後代,因為劉邦建立的漢定都長安,劉秀建立的漢定都洛陽,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就有了西漢和東漢的叫法。

3樓:若在天涯歲月

歷史上是先有的西漢,西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西元9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西元25年,劉秀擊敗王莽稱帝,繼續以漢為名,定都洛陽,至西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漢朝正式滅亡。

史學家為了區分這兩個漢朝,就以都城位置來區分命名,長安在西,洛陽在東,所以劉邦建立的史稱西漢,劉秀建立的史稱東漢。

先有東漢還是先有西漢?

4樓:休閒娛樂大**

先有西漢,西漢是西元前202年到西元8年,東漢是25年到220年。

西漢,西元前202年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初都洛陽 ,後遷長安。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史書又稱為「前漢」「先漢」,定都長安。

東漢,西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 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

西漢制度

漢承秦制,「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到了漢惠帝、呂后時期分為左右丞相,漢文帝二年「復置一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其職權大抵如陳平所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撫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職焉。」宰相的具體權力分為五個方面:

選官權、督察百官並有一定的執法權、上計考課權、總領朝議與奏事權、封駁與諫諍權。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東漢。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西漢。

先有西漢還是先有東漢的?

5樓:愛教育的小達人

歷史上是先西漢再東漢的。

歷史上是西漢在前的,它的起止時間是西元前202年到西元8年12月,西元8年的時候,王莽廢西漢末帝,自立為帝,事成新朝,西漢滅亡。到了西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依舊沿用漢作為國號,也就是歷史上的東漢。

東漢建立之後,定都在洛陽,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此後幾位帝王被稱為「光武中興」,直至西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叛亂但最終導致地方擁兵自重,到西元220年曹丕篡權,東漢滅亡,進入三國鼎立時期。

漢朝的時代特徵

一是**集權制進一步加強。表現在改革政治體制、建立新的軍事體制、實施新的財政稅賦制度等。

二是思想統治更為嚴酷。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學說統治中國長達幾千年。

三是封建割據勢力形成。這一現象在秦朝末期初露端倪,到漢代形成規模。從此,地主勢力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獨特產物長期佔據歷史舞台。

四是「多民族」與「大一統」形成格局。這個問題雖說在任何朝代都是歷史的主要內容,但漢代是開「多民族」與「大一統」之先河的。秦只是統一中國,而漢代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大一統是必然趨勢,而多民族則是少數民族屈從於漢族的。

漢朝分西漢和東漢,那西漢過後是什麼朝代

6樓:成大文化

1、漢朝分別東漢和西漢,西漢過後是王莽建立的新朝(西元8~23年),東漢過後是三薯滑國,之後才是西晉。

2、西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

3、漢武帝即位後開闢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數檔臘國力達到極盛。西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4、西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 ;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蠢茄,開創「明章之治」。

5、西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西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古代歷史中,究竟為什麼西漢在前,東漢在後呢?

7樓:文化小趣

因為西漢與東漢的京都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一般來講,京都就是乙個朝代的權力中心,乙個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存在,而劉邦建立西漢之時,首都選在了長安這個地方,但之後由於王莽的搗亂,漢朝分崩離析了一段時間,劉秀再次建立漢朝時,已經放棄了長安這個地理位置,轉而將視線放在了東邊的洛陽,最後決定將首都定位洛陽。這就是西漢在前東漢在後的原因。

首先,西漢和東漢前後的問題是乙個沒有太大爭論性的話題,因為從根本上來講,劉邦先劉秀一步。劉邦以及一眾起義人士的努力下,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建立了影響後世的西漢,當時處於各種考量,劉邦定都在長安。後來歷經了幾位帝王的傳承,到了劉衎之時,王莽開始活躍在歷史舞台,前期偽裝知人之善,後來整體黑化,建立了新朝。

但是這個局面很快被初出茅廬的劉秀給打破,劉秀建立東漢,決定將首都向東移動,改到了洛陽。

從根本上來講,之所以西漢在前東漢在後,只是名稱的問題,而這東西的評定也只是根據地理位置判斷的。洛陽與長安的地理相比,明顯更偏向於東邊,所以才有了西漢在前。而且關於東西前後的來歷從很早之前就存在,比如說我們熟知的周朝,周朝也有西周和東周之分,周平王繼位之後,將首都向東遷移,轉移陣營到了洛邑。

其實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都有東西,諸如周朝、漢朝,在說說南北,諸如北宋南宋等這些方位名詞的區分,一般來講都是根據地理位置來划分的。畢竟乙個朝代更迭的規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會因為朝代內部各種問題致使國家出現問題,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8樓:若在天涯歲月

漢朝在中間被王莽篡漢中斷了統治。王莽篡漢之前,都城在長安,後漢光武帝劉秀擊敗王莽,恢復漢朝名號,定都洛陽。史學家為區分這兩個漢朝,就以都城位置來命名,長安位於更西邊,所以稱為西漢,洛陽在東邊,稱為東漢。

9樓:優優很八卦

因為西漢東漢的朝代命名並不是按照東西南北來的,而且按照都城的方向,西漢都城在長安,是中國偏西的位置,而東漢都城偏東。

10樓:眾鑫星辰玉

因為中國人講究根正苗紅,想當皇帝,就得打著前朝的名號,而且長安位於洛陽的西側,國度地理位置。

西漢是東漢的前乙個朝代麼?

11樓:汽車之路

西漢遠比東漢要早。

西漢建立在西元前202年,比東漢建立的西元25年早了226年。西元8年,外戚王莽奪取漢朝政權,都城在長安的漢朝歷時209年。王莽改制失敗,導致綠林、赤眉起義,漢皇室後代劉秀利用農民起義在西元25年在洛陽稱帝,恢廳森復漢朝統治。

長安在西,洛陽在東,歷史上將前乙個漢朝稱為西漢,將都城在洛陽的稱為東漢。

漢代的時代特徵

1、**集權制進一步加強,表現在改革政治體制、建立新的軍事體制、實施新的財政稅賦制度等。

2、思想統治更為嚴酷,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扮悉畝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學說統治中國長達幾千年。

3、封建割據勢力形成,這一現象在秦朝末期初露端倪,到漢代形成規模,從此,地主勢力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獨特產物長期佔據歷史舞台。

4、「多民族」與「大一統」形成格局,隨著漢代疆域的不斷擴大,大一統是必然趨勢,而多民族則是陸睜少數民族屈從於漢族的。

12樓:姑蘇夜鐘

嚴格說不算。東漢之前應該是王莽的新朝。但因為新朝太短。一般忽略不計。

中國是不是世界歷史上朝代更替最多的國家

尋找泡沫溫度 在人類歷史上,最富有戰爭熱情的,是遊牧民族,實際上,戰爭,劫掠是他們的社會常態,所以戰爭最多,最頻繁的地區,是亞歐大陸上沿著 中國東北地區 蒙古高原 中亞 南部 一帶分佈的遊牧民族生活區。在古代,中國基本上屬於完全的農耕民族,然而,由於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 在公元1000年左右,中國...

我國歷史上唯不被承認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天真 這個是西漢末年,王莽建立的新王朝,但是因為他的系列政策導致百姓生活更加艱難,所以不被承認。 那就是夾在唐朝之中的周朝,它是由武則天建立的,因為古代對女性有歧視,所以不被承認。 巴比龍鴨2號 有很多朝代都不被承認,例如王莽的新朝,武則天的新朝。古代對於女子是有歧視的,所以不予認同。 小華觀 王莽...

中國最強盛的朝代是哪個朝代,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是哪個朝代?

老墨說史 唐朝 公元618年 公元907年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王朝。它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最高峰。唐代的盛世從太宗登基 公元627年 到安史之亂爆發 公元755年 持續了128年。此間經過了李治和武則天以及李隆基的統治,國家進一步繁榮昌盛,到唐玄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