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宋官署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置。掌覆查大理寺所斷案件,由知院官與詳議官提出意見後,報告中書,奏請皇帝決斷。宋神宗元年三年(1080)並歸刑部。
這是宋朝初期的一種審判複核機關,同時享有部分的審判權。審刑院也稱「宮中審刑院」。它的設立是宋朝初期皇帝為了加強**集權而在司法領域採取的措施。
審刑院的職權原來都屬於大理寺和刑部,現在剝奪了這兩個司法機構的權利,目的也是為了加強對這兩個司法機關的監督。
審刑院長官為知院事,需要奏報皇帝的各種案件,先由大理寺審理,再報到審刑院複核,餘皮由知院事和其他屬官商議,定出處理意見再由中書呈報皇帝決斷。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機構之一,主管全國刑政,並審復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
太宗時,創設審刑院,將刑部審復權撥歸審刑院,審刑院成為全國另一最高司法機構。神宗時,撤銷審刑院以及糾察在京刑獄司,將其審復等權歸還刑部,從此,刑部的職權大為擴大,主管全國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復等事。設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二員;郎中和員外郎,本部各二員,都官、比部、司門等司各一員。
本部郎中和員外郎,又分左、右兩廳,廳各二員,左廳掌管詳復,右廳掌管敘雪。 大理寺, 官署名。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獄案件審理液沒。
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提刑按察司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後改肅政廉訪司)、明朝(改稱提鬧毀納刑按察使司)、清朝(改稱按察使司)三代設立在省一級的司法機構,主管一省的刑名、訴訟事務。同時也是**監察機關-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對地方**行使監察權。主管為提刑按察使或稱為按察使。
提刑按察使在明代與承宣布政使併為一省最高長官,入清,則與布政使併為巡撫所制,雖名為同僚,實乃屬官。
2樓:匿名使用者
審刑院是神宗前為加強皇帝對司氏行凳法的控制而增設的**審判機關,後並人刑部。刑部的職能主要是複核大理帶姿寺所殲旅評斷的全國。州有權判處徒刑以上直至死刑的案件,但重大案件和死刑案件必須上報刑部和路的提點刑獄公事司。
3樓:匿名使用者
審刑搏判院」,其長官稱知審刑院事基雹改,官屬有 詳議官。各地奏案先經大理寺裁決,報告審刑院複查,寫 出奏稿,上呈中書。在整個北宋前期,它取代刑部成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與大理寺一起負責天下上奏疑難案件肆枯的複審工作。
除了複審奏獄外,審刑院還承擔多項與法律相關的職責,如編修法律、實施行政法令、參與組織各種考試和赦降詔書的審閱工作等。
北宋時期的「官道」是怎樣的
北宋時期的 官道 交通四通八達進入全盛時期。便捷的交通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為宋代經濟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北宋的官道以汴京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性修建,形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交通很便利。北宋的官道有很多,宋代時期商業發展的比較好,官道都比較發達,非常的好走。北宋因為經濟很繁榮,所以北宋的官道修...
北宋時期定窯白瓷有什麼特點,北宋定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宋時期定窯白瓷在釉色上略帶牙黃,這主要因為瓷器是在氧化焰中燒成。釉薄而透明,胎上的印花 刻花明顯透露,有的連胎色也顯現在外。宋代定窯白瓷除其釉色有獨特風格外,新穎的裝飾藝術也是使它聞名的重要因素。其裝飾方法有3種 刻花 劃花 印花。定窯白瓷吸取了越窯的浮雕技法,又以刻花結合篦狀...
北宋時期鹹平之治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當時所採取最重要的乙個措施就在於三課法,通過這樣的措施,在選拔 的時候能夠選到更具有優勢的人才,而且是有利於國家經濟各方面的發展的。在當時這套措施執行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是非常不理解的,但是後來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但是能夠取得巨大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結構的治理,完全是因為這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