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說是中華民族。
姓陶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2樓:芊芊和你說教育
姓陶的歷史名人有陶謙、陶侃、陶淵明、陶弘景、陶安等。
1、陶謙。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楊(今安徽當塗東北)人。漢末群雄之一,官至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2、陶侃。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陽人,東晉名將,大司馬,都督八州諸軍事,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惜時如金,主政廣州時,朝夕運躄,以勵其志,為人稱道。
3、陶淵明。
陶淵明(約352年~426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不願為「五斗公尺」折腰而毅然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傳世名作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閒情賦》等。
4、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先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卒諡貞白先生,時稱「山中宰相」,南朝南齊南梁時期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5、陶安。陶安(1315年~1368年),字主敬,安徽當塗人。博涉經史,尤長於《易》,參幕府,入翰林,政績卓著,為制定明代樂章禮儀,典章制度做出重要貢獻。
卒於官,帝親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
姓陶的什麼地方最多?
3樓:匿名使用者
陶氏是乙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二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兩百四十六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左右。
當代漢族陶姓的人口200萬,為全國第一百零二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陶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省,大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浙江、江西、重慶、雲南、四川、河南,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
安徽為陶姓第一大省,佔陶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陶姓分佈帶。在近600年間,陶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和南部向華中回!
遷成為陶姓遷移的主流。陶姓分佈很廣,但在人群中分佈不均衡。陶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
在浙滬、皖蘇大部、河南東南、湖北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雲貴桂、川渝南部、湖南西:南和東北部、廣東西北、青海東部、甘肅中部、黑龍江西南、吉林、內蒙古東部,陶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以上,中心地區可達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0%的陶姓人群。在皖蘇北端、魯豫大部、川渝鄂大部、陝甘南部、寧夏、青海東南、新疆西北、廣東大部、海南西部、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內蒙古東部、黑龍江東北、遼寧,陶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1%的陶姓人群。
陶姓人是不是貴族?
4樓:生活百科平安
陶姓不算貴族,姓陶的人裡出現的名人比較多。
陶姓,中華姓氏之一蘆薯,距今已有4300多年曆史,得姓始祖為上古聖帝之一唐堯,唐卜神堯又稱陶唐氏,其後一支便以陶為姓。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陪弊者31位,如今,在以姓氏人口為依據的百家姓排名中排第83位,人口兩百餘萬。歷史上,陶姓名人輩出,為豐富和燦爛中華文化做出重要貢獻,並將繼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在歷史上,姓陶的名人相當不少,早在春秋時代,就出了一位被列入《烈女傳》,以節義傳論千古的陶嬰。
人人知名的陶淵明,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被傳誦了千百年而不衰。另一篇《桃花源記》,也被歷代列為學子必讀之作。他的「不為五斗公尺折腰」的故事,更被傳為千古美談,為後世志趣高潔的讀書人,奉為座右銘。
5樓:張y新
陶姓,中華啟巨集姓氏之彎旁罩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曆史,得姓始祖為上古聖帝之一唐堯。
唐堯又稱陶唐氏。
其後一支便以陶為姓。
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位,如今,在以姓氏人口為依據的百家姓排名中排第83位,人口兩百餘萬。歷史上,陶姓名人輩出,為豐富和燦爛中華文化做出重要貢獻,並將繼續為中華民族的埋鬧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6樓:網友
歷史上,陶姓人不是很多,但是也沒銷攜歲有聽他們說是貴族的姓,隱羨我認為他跟貴族沒有關聯,嗯,貴族的心沒有關聯,他不是貴族的,也虧睜不是貴族,是平頭百姓。
7樓:硫酸不氫鈉
在我們的文化裡,很多姓氏都曾經統治過,所攔亂冊以在我們的文陪耐化裡,姓氏沒有貴賤之分,也沒有貴族姓氏和平民姓氏的區別。更多的是看具體家庭的經濟情況和文化程度簡巨集。
8樓:西北第一狼人
陶姓!做盯腔一看就是從遠古職業為姓!
最開始可能就是原始社會的陶工。
後續在歷史上,肯則薯定是有出過純衫達官貴人的!
但是說是貴族後裔,那這個貴族就太廣泛了!
陶侃是什麼樣的人,陶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陶侃 259 334 字士行 或作士衡 江西鄱陽人,東晉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 311 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 313 任荊州刺史。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 賭博,為人稱道。陶侃是一代名將,在東晉的建立過程中,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他頗有建樹。他出...
陶行知的原名是什麼?為什麼改名,陶行知的第二個名字
哥們,那叫陶文濬,因為收到王陽明的影響,改成了陶知行,後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現行後知,再改成陶行知 陶行知一生改過兩次名字,他原來叫陶文俊,青年時期因為崇拜理學家王陽明的 知是行之始 於是改名 陶知行 後來的教育實踐使他認識到應該是 行而後知 於是第二次改名 陶行知 陶行知年表 1891年 出生 10...
陶行知和白求恩的故事是什麼
馬佳樹枝強鸞 當然是提高文學素養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關於禮的論述,有很多不僅對於個人有益,而且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一刀七斷 1 提高素養,提升自身的品位 2 是感知社會的觸角,各個學科都是融會貫通的,學習文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個人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觸類旁通嘛 3 學習文學,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