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有一次,魏徵進諫,言辭激烈,傷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後宮,大為惱火,說:「會須殺此田舍翁。
長孫皇后為拿兄咐此卻向唐太宗祝賀說:今天魏徵直言不諱,正說明遇上了明主,我自消純當祝賀。唐太宗不覺轉怒為喜,厚待魏徵如初。
後來魏徵去世,唐太宗十分悲痛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塵讓一面鏡子。」
唐太宗以人為鏡的啟發
2樓:網友
墨子·卷五》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春秋末期,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內部變得四分五裂,實權逐漸由六家將軍把持,他們是智氏、範氏、中行氏、趙氏、韓氏、魏氏。六家各有自己的地盤和武裝,為了壯大自己,不斷互相攻伐。
後來,智氏的智伯瑤先後滅了範氏和中行氏,又匯合三家的兵馬,進攻趙襄子。這時,韓康子和魏桓子商議說:「趙氏現在的命運,就是我們兩家將來的命運。
趙、氏早晨滅亡了,我們在晚上就會跟著滅亡;趙氏在晚上滅亡了,我們明天早上也就會跟著滅亡。只有我們三家聯合起來,共同打敗智伯瑤,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於是韓、魏兩家與趙氏裡應外合,內外夾擊打敗了智伯瑤,三家共同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壯大了自己,後來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墨子評論說: 「有才德的人,不以水為鏡子,而是以人為鏡子。因為以水為鏡子只能照見自己的面容,而以人為鏡子 才能知道怎樣做對自己有利,怎樣做對自己不利。
舊唐書·魏徵傳》也有一段記載說得是這個成語:魏徵是隋末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他盡心竭力輔佐唐太宗十七年,始終以諫諍為己任,有時甚至犯顏直諫、面折廷爭,阻止或糾正了唐太宗許多錯誤行為和主張,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和鞏固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去世之後,唐太宗傷心地說:
以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衣冠;以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國家的興亡;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很好的鏡子啊!」
以人為鏡,能發現自己存在的缺點,進一步改進。,不用和別人比,就和自己比,看出自己的優點進一步提高。
"唐太宗說「以人為鏡可知得失\",請問哪個外國人也說說過類似的話?"
3樓:
摘要。親,就是失敗乃成功之母或者失敗是成功之母。
唐太宗說「以人為鏡可知得失\",請問哪個外國人也說說過類似的話?"
親,很高興為你問題,盡我最大的努力。
親,你能不能縮小範圍點?我好幫你查詢一下。
因為真理是燦爛的,只要有乙個罅隙,就能照亮整個田野。——赫爾岑。
可以,只要列舉乙個外國人說過類似的話,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可以。
我個人認為是:失敗乃成功之母-——溫德爾·菲利普斯。
因為指差,以人為鏡可以明得液棗失是唐唯埋皮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意思是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鑑。
而失敗乃成功之母也是這個意思。
希望能幫到你,琴,祝你生活愉快。
親,就是失敗乃成功之母或者失敗是成功之母。
唐太宗以人為鏡,採取了那些措施
4樓:證道之聲
虛心納諫。
唐太宗從隋亡中吸取教訓。採取措施,調整統治政策,實行均田制,租庸調製,採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完善科舉制,鞏固**集權,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重視選官用人和納諫。
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知興亡;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間能體現這一重大舉措的是
5樓:東風
1234全選 這是貞觀之治 參見江蘇歷史書。
6樓:_她説丶
b 這個應該和存百姓,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求解答過程:唐太宗說:「以史為鏡
7樓:網友
1)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鍵薯的教訓,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
的享受慾望。他還下派廳令合併州縣,塵亮隱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唐太宗「以人為。
鏡」,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
2)如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不斷進步。(言之有理即可)
唐太宗的夫人是誰?唐太宗最愛的女人是誰
唐太宗最愛的女人是誰 唐太宗最愛的女人是你!李世民的原配夫人是誰 長孫皇后,死後被李世民追封文德順聖皇后。唐太宗的父親是誰?唐高祖李淵 566年12月21日 1 635年6月25日 字叔德,隴西成紀 一說今甘肅秦安西北 2 一說今甘肅靜寧 3 人。唐朝開國皇帝 618年6月18日 626年9月4日在...
唐太宗主要歷史功績是那些,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1 晉陽起兵 義寧元年 617年 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 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 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2 任用人才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
魏徵敢於與唐太宗對面剛,是唐太宗又愛又恨的男人,他仗著什麼敢對唐太宗這樣
我覺得唐太宗對於魏徵不是怕吧,只是一種縱容。因為魏徵說的很多話,其實真的是對國家。更多是是一種欣賞,因為魏徵是全心全意為著國家的利益而出發做事情的。魏徵的性格就是一個直爽的人,所以他在溫和的唐太宗面前很任性。唐太宗時,為什麼只有魏徵敢冒犯他 只是魏徵冒犯的最多,其他人也冒犯過。比如 長孫無忌 尉遲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