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哈然士
曹操之所以能成為一方霸主,性格里有他殺伐果斷的一面,猶豫的性格是無法帶兵的。在討伐呂布之前,曹操已權衡過「殺留」呂布的利弊,對呂布的處置,可以說是心裡早有了譜。
曹操在攻討呂布之清蔽前,心裡已想好了要處死呂布,為什麼要這樣呢?
一,滅掉呂布,有利於曹操統一北方。
董卓死後,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在北答盯州方最大的阻力是袁紹,袁紹的實力比他還強。
為了集中精力對付袁紹,曹操先要掃清呂布這樣的障礙。呂布在徐州屢屢會壞曹操的好事。有了穩固的後方,這是曹操和袁紹爭勝的基礎。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是能打的戰神,戰前曹操自然對呂布這個人中俊傑進行反覆研究。
能和平解決的,誰也不想打仗。何況曹操是出了名的愛惜人才,從愛才攬才的角度,曹操也要對呂布進行綜合評估,能不能讓呂布真正為己所用,呂布投靠自己後的可靠性怎樣,這些曹操不得不想。在感到招降希望不大的情況下,曹操這才開始攻打呂布的。
二,呂布的反覆無信,是別人不相信他的原因。
丁原原是幷州刺史,呂布的上司,是他挖掘出的呂布。把他從乙個普通的士兵,慢慢地扶植成領兵的大將軍,成為自己的助手,丁原對呂布有再造之恩,沒有丁原就沒有大將軍呂布。結果呂布被董卓收買後,為了利益而殺了恩人丁原則槐,這是呂布抹不去的汙點。
呂布接著又背叛了董卓,甚至背叛過收留他的劉備。種種表現,呂布給人留下了有才無德、反覆無常的小人印象。
為了捉住呂布,曹操大軍圍住下邳幾個月,花費了一番代價後,最終才抓住呂布。
圍城之後,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呂布若是主動能降曹,曹操這時的損失還尚小,他或許能考慮饒過呂布一命。
因為呂布在臨死前求曹操放他一命,說還可以替曹操出力帶兵。曹操聽後猶豫了一下。由此可見,但凡有迴轉的餘地,曹操會給他機會的。
兩軍拚殺了幾個月,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曹操即使出於愛才的角度想留下呂布,他也要考慮手下將領們的感受。曹操不會因為呂佈乙個人,讓手下的將士寒了心。
2樓:體育叮叮咚
無論說什麼,曹操都會痛下殺手。因為呂布這樣勇猛又不忠心的武將,留他活口就是乙個巨大的隱患。
3樓:啦啦隊地方
我認為他說什麼也不可能讓曹操放過他,因為他的行為很惡劣,三姓家奴已經沒有人會相信他。
4樓:小九七
呂布除非願意不再領兵,只作為曹操的私人保鏢,這樣才有可能能夠留下一條性命,否則曹操都會有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