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兵敗安順場紀事-石達開的失策 在下是外行人,看這裡的帖子,均把石達開兵敗歸咎於大渡河突然的漲水,似乎石達開對兵敗沒辯譽有任何責任。石達開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不斷犯錯誤,且看石達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不歸路的。在下不是歷史學者,對以下轉貼無法考證,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大家指正。
1863年4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兵三四萬人,從雲南巧家渡金沙江入川,欲實現多年來「先行入川,再圖四擾」的戰略方針。同年5月,石軍至瀘沽,分兵「越西、冕寧大小兩路」一路由小路冕寧縣瀘沽經大橋至鐵寨子、水扒巖、爛泥坪、銅廠、新場至柴打地(今安順場,下同)。一路由瀘沽繞越西,經保安至海棠,翻竹馬埡口經擦羅、新場至柴打地。
於當月14日(清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黎明石達開身入險域,陷入困境。 石達開沿途傳送文告,向彝族各家土司申明大義,要他們「切勿聽信謠言,滋生事端」。 同時以重金送給松林地(今石棉縣先鋒鄉松林村)蕃族(今藏族)土司王應元,邛部彝族土司嶺承恩。
紫打地前有大渡河,後有高山峻嶺,左有松林河,右側越西部重兵把守。隘口險窄,無迴旋餘地,不利於作戰。但石達開以為兩土司接受禮物,可以暢通無阻,而仍轎瞎然率大軍到紫打地,未作連續工作,是第一失策。
四川總督駱秉章得知石達開大軍已到紫打地時,立即調兵遣將,憑藉「西南天塹」攔截圍攻。派人潛至說服松林土司王應元,邛部土司嶺承恩,許諾攻破太平軍後,以輜重財物金錢,官位懸賞。因而王應元為清軍所利用,斬斷松林河鐵索橋,阻止太平軍走瀘定的生路。
此時,又遇連日大雨滂沱,兩河水陡漲,左過鬆林河受阻,東渡大渡河未成,加之邛部土司嶺承恩用巨石木材堵塞山路道口,斷其後路,在這進退維谷之時,石達開怒斬彝族嚮導二百餘人,與彝族人民結下憂怨,是第二重大失策。太平軍曾數次強渡大渡河、松林河,均因水勢太猛,清軍和土司阻擊,傷閉灶空亡慘重而告失敗。「戰守俱窮,進退失據,糧盡食及草根,草食及戰馬。
兼之病痢流行,死亡枕藉」。清軍乘其困境而進攻。清軍又令王應元過鬆林河,嶺承恩下馬鞍山,兩路夾擊。
6月9日太平軍營又被焚燬,死亡千餘,墜落水者萬餘人。石達開率餘部。
七、八千人至老鴉漩(今石棉縣農場鄉利磧堡)又被彝民所阻,輜重失盡,進退無路。石達開為保三軍以身投降,保其所部性命,自轉至洗馬姑清營,後押成都被害。而三軍也未儲存,投河自殺。
2樓:祿澤拓跋映秋
最後一支使用太平天國年號的殘餘捻軍袁大魁部於1869年在陝北保安被左宗棠消滅。
太平天國的最後結局是什麼呢?
3樓:生活導師青燈俗娛事
太平天國各王結局如下:
第乙個死的是馮雲山,成為「開國六王」中第乙個死掉的,他的家屬無一倖免,全都死於戰亂。
第二個死的是蕭朝貴,1852年8月,蕭朝貴親率軍隊攻打長沙城,「破連營七八里,殺死清朝總兵福誠以下將領數十員,清兵二千餘,獲得軍糧大小炮甚多,火藥四千餘斤」。之後蕭朝貴登上城外妙高峰,指揮軍隊繼續攻城,清軍發現後,在城上用火炮轟擊,炮彈擊中蕭朝貴胸膛,當即喪命。
第三個死的是東王楊秀清,太平天國自開國以來,東王楊秀清跡弊一直總攬朝政,節制諸王,天王洪秀全更像是一位「虛位元首」。結果兩人嫌隙漸生,矛盾日益激化,最終釀成了1856年的「天京變亂」,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北王韋局螞昌輝等人起兵,突襲東王府,將楊秀清滿門殺害。楊秀清的首級被割下,懸掛在天王府門前示眾。
第四個死的是韋昌輝,楊秀清死後,殺戮過多的韋昌輝成為眾矢之的,洪秀全又將北王韋昌輝殺死,還把全部責任推給了他。
第五個死的是石桐州埋達開,此後,石達開被迫出走,於1863年被困於大渡河。之後石達開被清軍誘騙,被押到成都,慘遭凌遲之刑。
開國六王」中最後乙個死的是天王洪秀全。1864年,清軍對天京的圍困更加嚴密,城中陷入「裡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境地,洪秀全服毒自盡。
4樓:小小石頭子
被清廷剿滅。
西元1864年談蔽,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攻陷天京,至此歷時13年的太平天國敗亡。一方面,太平天國運動,直接動搖了清朝統治基礎,打擊了中外勢力。不過它對近代中國有著不可估量的損失,單單是人口,根據估仔鉛算,至少乙個億中國人口死傷,經濟損失無法估含戚州量,很多城鎮都變成廢墟。
太平天國的8王是誰,太平天國的幾個王分別都是誰?
天王洪秀全,1851年稱,崇號 萬歲 東王楊秀清,1851年封,崇號 九千歲,職銜 正軍師中軍主將 西王蕭朝貴,1851年封,崇號 八千歲,職銜 又正軍師前軍主將 南王馮雲山,1851年封,崇號 七千歲,職銜 副軍師後軍主將 北王韋昌輝,1851年封,崇號 六千歲,職銜 又副軍師右軍主將 翼王石達開...
太平天國是的東王是誰,太平天國中的東王 南王 西王 北王分別是誰
楊秀清 1821年 1856年 原名嗣龍,廣西桂平客家人,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被天王洪秀全封為五王之一的東王,稱九千歲,後在1856年的 天京事變 中被殺。太平天國最早期諸王 北王 韋昌輝 西王蕭朝貴 天王洪秀全 東王楊秀清 南王馮雲山 翼王 石達開 楊秀清早年生活困苦,童年時父母先後去世,由伯父...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背景
戶鵾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 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