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中描寫范增人物分析
1樓:網友
1、項羽: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剛愎自用、優柔寡斷、暴躁粗疏、有勇無謀、憨直坦率、不善用人、是個武夫形象。
2、劉邦:能言善辯、工於心計、善於用人、善拉攏人、虛心果斷、知人善任。
3、曹無傷:是個內奸、叛徒。
4、范增:老謀深算、急躁易怒、氣量狹小。
5、項伯:重私情。
6、張良:沉著冷靜、謙恭多智。
7、樊噲:勇猛粗豪、膽大心細。
8、項莊:有勇無謀、缺少權變。
對鴻門宴中范增人物性格的評價
2樓:匿名使用者
1.關於項羽的形象。 ①應涉及的幾點內容:
優柔寡斷(改變進攻劉邦的決定、對范增在席間殺死劉邦的企圖不表態、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率直粗獷(聞劉邦「謝語」而說出告密人姓名、聞樊噲「譙語」而「未有以應」);不善用人(在關鍵時刻不聽范增);驕傲自大(宴會上的排座次)。 要害是他「自矜功伐」(一聽說劉邦「欲王關中」,觸犯了他的尊嚴,所以決定進攻;而在獲悉劉邦「籍吏民,封府庫」待他來處理之後,使放棄了進攻打算。他不把劉邦視為主要對手,以為殺之無益,而劉邦又注意維護他的尊嚴,使他動了「不忍」之心」。
自矜功伐而最後終於遭致失敗,就是項羽這一悲劇形象的實質。正是從這一點上,我們才說鴻門宴的鬥爭雖然是劉、項鬥爭的開始,卻已經預示了這場鬥爭的結局。 2.
關於劉邦的形象。 ①劉邦親往鴻門謝罪,是乙個大膽的決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項羽進攻;「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從這些事都能看出的堅決果斷。②劉邦「先破秦入咸陽」,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項羽面前謙詞卑禮,唯恐有所不至,甚至「出」而「未辭」,也覺得於禮不合,這又表現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初見項伯,即「兄事之」,「奉卮灑為壽」,「約為婚姻」,可見他善於拉攏人,為己所用。 3.其他人物形象。
劉邦集團中的人物:①張良——足智多謀(請項伯調停是他提出來,樊噲是他找來,「留謝」一事也處理得恰當。)②樊噲——非凡勇敢而又粗中有細(闖帳的動作;入帳後怒目而不語;藉機面責項王;主張不辭而別)。
項羽集團中的人物:①范增——有遠見卓識而剛愎自用(斷言劉邦「志不在小」;呂項莊擊殺劉邦;碎玉斗;斷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②項伯——看重情義,而又易為假情義所盅惑。
陳平——當時已有心投奔劉邦(奉召而放行)。
評價范增在鴻門宴的行為
3樓:匿名使用者
唉,聽了范增的話得話,就不會有霸王別姬了。
關於鴻門宴中劉邦的人物形象分析及劉邦的事蹟
影視小小貼士 從鴻門宴中就能看出來,劉邦最終一定能取得天下 卜晨旭 鴻門宴中劉邦的人物分析如下 1,坦率誠實,看待事情很客觀,能夠坦然承認自己的弱小。當張良問他和項羽相比誰更強的時候,他既沒有死要面子硬撐也沒有迴避,直接承認說是項羽。2.知人善用,對自己對下屬的能力有清醒的認識。需要注意的是,劉邦一...
人物形象分析范進
栗子說社會 人物形象 范進的形象是一個虛偽,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情感脆弱的可憐書生。范進形象特點 是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全耗在科舉上,將中舉取得功名利祿當作唯一的奮鬥目標,幾十年屢試不第,也不願從事勞動養家餬口,其靈魂完全被科舉的鎖鏈縛住了。范進中了舉...
人物形象分析 范進
付馬 范進是 儒林外史 中刻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合上書,彷彿那個麻木 遲鈍的范進就立在面前。作者寫范進 周進這兩個人物,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反映封建科舉制度對文化人的思想毒害。范進考到五十多歲,連個秀才都沒有中,但在他的思想裡,除了考秀才,再沒別的人生意義了,他人生價值的標準也就是科舉考試。雖然那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