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女人是死於銀杏樹下嗎,李世民的妻子是死於銀杏樹下嗎?

時間 2021-06-02 03:41:56

1樓:秋秋

民間流傳是李世民你的妻子是死於他親手栽種的銀杏樹下,是否屬實需要通過歷史文獻考證。

西安市長安區東大街辦羅漢洞村的古觀音禪寺,有一棵1400多年樹齡的銀杏樹。據傳,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已被國家列為古樹名木保護名錄。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李世民的妻子是死於銀杏樹下嗎?

2樓:秋秋

民間流傳是李世民你的妻子是死於他親手栽種的銀杏樹下,是否屬實需要通過歷史文獻考證。

西安市長安區東大街辦羅漢洞村的古觀音禪寺,有一棵1400多年樹齡的銀杏樹。據傳,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已被國家列為古樹名木保護名錄。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唐朝李世民種下的銀杏樹是真的假的

3樓:藍冰成雪

是真的,在西安市。據傳,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已被國家列為古樹名木保護名錄。

4樓:匿名使用者

樹是真的,樹旁邊的廟是新建的。

李世民種的銀杏樹在**?

5樓:匿名使用者

李世民種的銀杏樹在西安市長安區東大街道辦羅漢洞村古觀音禪寺。

終南山觀音禪寺

6樓:‰┃贁鎵釹

西安市長安區羅漢洞村古觀音禪寺

千年古銀杏樹傳為李世民栽種的嗎?

7樓:匿名使用者

據介紹,古觀音禪寺距離西安市區30公里,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距今大約有1400多年的歷史。古觀音禪寺的工作人員19日告訴記者,在寺院內,有一棵和古寺同齡的銀杏樹,相傳是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的,「以前也有人來寺院裡參觀,但是相比於西安其他有名的寺院,我們的名氣並不算太大,所以人並不太多,但是到了2023年秋天,這種狀況有了改變。」

2023年秋天,一組關於寺院內這棵古銀杏樹的**躥紅網路,**中,銀杏樹的樹葉在一場秋雨後灑滿地面,頗為壯觀,看上去滿眼金黃。隨後,看到了這組**的遊客開始大量湧入寺院,希望能夠親眼見到這棵古銀杏樹的美景。

「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所以只能組織遊客排隊參觀,在週末人多的時候,隊伍會排出幾百米,遊人要等上三四個小時才能夠看到銀杏樹。」古觀音寺工作人員說,「感覺這棵樹徹底變成了 網紅 ,在去年11月13日那天遊客最多,一天的人數就超過了7萬人,而我們只是一個小寺廟,這麼多人來也實在是難以承受。」

樹的壽命真的是不感想像啊。

唐太宗和楊妃的關係

8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吳王李恪的生母楊妃,整部《舊唐書》中只有一句話:「恪母,隋煬帝女也。」讀來真正有用的只有六個字。

可即便只有這六個字,在各位才華橫溢的編劇妙筆生花下,這位連封號都不確定墓葬也不明的楊妃,與唐太宗在熒幕上不斷上演著各種天雷與狗血並存的悲情戀多角戀暗戀虐戀……史書上只給了這位楊妃六個字,但後人卻附會演繹出了無數故事。我們還是依舊從史書出發,看一看究竟史實為何吧。

楊妃雖然為隋煬帝女,看似出身高貴,然而連生母為誰、排行第幾、封號為何都不曾記載。楊妃沒有公主封號,極有可能都不曾正式冊封過——隋煬帝登基後便去了洛陽,即使是冊立太子也不過是下詔遣使回長安,更不用說還會特意記得要去冊封一個留在長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見楊妃的生母身份比較低,且並不得寵,只是一名普通後宮。

而且眾所周知的是,隋煬帝常住洛陽又一向愛外出玩樂,登基後極少住在長安,想來這位楊公主若是受寵的話,理應同長姐南陽公主一樣,陪伴在隋煬帝身側遠離長安才是。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依據李恪生於武德二年的情況來看,楊公主應當是武德元年至武德二年初入的宮。換言之,李淵在長安甫一登基,楊公主便就此成了唐太宗後院的一員。

可見這位楊公主雖為帝女,卻也並不得隋煬帝的寵愛。

何況李淵與楊廣的母親都是獨孤氏,還是親姐妹,獨孤皇后曾對李淵頗為照拂;李淵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義上是從隋恭帝手上禪讓過來的,結果李淵就這樣將他表弟遺忘在長安的女兒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做妾。想來李淵若還算看重這位與自己多少有點血緣關係的前朝公主的話,怎麼說也要將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無論是嫁給皇子還是大臣。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該塞給李建成,而不是塞給至少當時看起來與皇位無緣的李世民。

畢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八年前還是儲君的身份,若無意外的話,這位楊公主即便是給李建成做妾,以後怎麼說也能混個皇帝的妃子噹噹,而給親王做妾,日後最多也只不過是個正五品的孺人。

可見這位所謂的「隋煬帝女」在李唐的眼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了,更可見這位楊公主若非本身身份就不高且不得寵的話,又怎會如此被人隨意地打發。

再看楊妃的兩個兒子——吳王李恪與蜀王李愔。

一個是在貞觀十二年被貶為安州刺史,一個在貞觀十三年被貶為岐州刺史,要知道就連貞觀十七年謀反的齊王李祐,好歹在謀反之前還保住了自己的都督頭銜。可見李恪李愔兄弟在唐太宗心目中能有幾分地位了。

9樓:做百科網

唐太宗和楊妃肯定是夫妾的關係,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唐太宗的妻子就只有一個,其他的都是妾或者說是妃子。

但是電視劇裡電視劇裡唐太宗最寵愛楊妃啦。但是歷史上歷史上長孫皇后是唐太宗一生的摯愛,而楊妃在史書中只記載某人生了某人,這樣的人也能稱寵妃的話,那麼歷史上這樣寵妃太多太多了。

10樓:駱紫顏

我覺得唐太宗一開始還是愛楊妃的,對長孫皇后,我覺得也是愛,但不是一種,對楊妃可能限於單純的男女之愛,與長孫家聯姻,唐太宗可能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長孫皇后賢德仁愛,唐太宗對她還多了一份敬愛,這不是所有後妃都能得到的,長孫皇后可能不是唐太宗最愛的女人,但卻是最敬的,楊妃其實也是個不錯的女人,但是在太宗心中還是長孫重要,若楊妃病故,太宗可能會慟,而長孫病故太宗則會大慟,你明白了嗎。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11樓:薰衣草_慕熙沫

最愛的是楊妃。

對於長孫只是覺得她有用,對自已而言。大多數還是敬愛多吧。

對於楊妃,那是像情人一樣,郎才女貌。很純潔的愛情吧,不像長孫吧。

(以上為我個人觀點。)

12樓:藏寶閣

夫妾的關係,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唐太宗的妻就只有一個。

電視劇裡唐太宗最愛楊妃啦。

歷史上長孫皇后是唐太宗一生的摯愛,而楊妃在史書中只記載某人生了某人,這樣的人也能稱寵妃的話,那麼歷史上這樣寵妃太多太多了。

13樓:二八和尚

夫妻關係!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尊貴的女人,李世民的皇后是誰,李世民最愛的女人是誰

李世民最愛的妃子是長孫皇后。李世民十五歲的時候,就和長孫氏喜結良緣,從此不論征戰和治國,長孫皇后都作為李世民的賢內助把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地位高貴。是他的皇后,換句話說是他的妻子,其餘的女人只能是嬪妾。長孫皇后在政治上以李世民為主,忠心可嘉,以大局為重,甚至請求不要讓她的哥哥作宰相...

李世民怎麼死的,李世民是怎麼死的

京城 老炮兒 唐太宗的晚年,隨著功業的隆盛與年歲的增高,開始愚蠢地追求長生,服食丹藥。貞觀二十三年服用了印度方士的丹藥暴病而亡。 歷史公元 李世民,隴西狄道 今甘肅省臨洮縣 人。唐朝第二位皇帝 626 649年在位 政治家 戰略家 軍事家 詩人。 小海說歷史 李世民21歲去世,死因到底是什麼,並不是...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最愛的是誰,李世民最愛的人是誰 歷史上李世民最愛誰

李世民最愛的女人就是長孫皇后了。長孫皇后有德,為他處理好六宮之事,解決他的後顧之憂。李世民十五歲的時候,就和長孫氏喜結良緣。此後,李世民和長孫氏相敬如賓,恩愛有加。長孫皇后是位典型的賢內助。長孫皇后將家中瑣事打理的井井有條,為李世民排憂解難。後來,李世民娶了多任侍妾,長孫皇后處處體諒李世民,和侍妾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