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大火爐是哪城市,中國的四大火爐是哪四個城市

時間 2021-10-15 00:15:03

1樓:八零奇談視界

新四大火爐是哪四個城市?武漢長沙已落榜,重慶依舊第一

2樓:你好嘛

最早始於**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長沙,2023年更新新四大火爐,即重慶、福州、杭州、南昌。

1、重慶

從2023年至2023年裡,重慶市夏季高溫日數高居10個城市的首位,為28.5天。其中連續大於35℃的高溫日數平均值為11天,高於38℃的天數平均為6.

5天,這兩項指標也都名列榜首。

2、福州、杭州

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杭州躋身炎熱城市前列,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資料表明,1980-2023年來福州的夏季高溫日數(溫度超過35℃)平均為26天,僅次於重慶。

而炎熱指數大於90的天數則有23.27天,排名榜首;杭州在夏季高溫日數指標上緊隨重慶和福州之後,同時炎熱指數大於90的天數和氣溫高於38攝氏度的平均天數都較多,在10個城市中均排名第二。

3、南昌

南昌深居內陸,南昌西面有井岡山,東臨武夷山,南挨南嶺,江西省處於群山包圍之中,季風難以進入,潮溼的空氣聚集中部,與周圍省份不同,浙江、上海屬臨海城市,颱風及海洋性氣候使它們夏季溫度並不極端。

並且南昌由於城市擴建的熱島效應的不斷加劇,當夏天溫度升高,南昌就會出現持續高溫、悶熱、無風、潮溼的極端氣候,每年7月初到8月末極為難忍。每年夏季最熱的時候,午夜12點室內溫度可以達到33-35度,直到凌晨3點後溫度才會下降。

擴充套件資料

2023年公佈的新四大火爐,對「炎熱城市」的分析研究,考慮的因素包括炎熱指數(一種主要考慮氣溫和相對溼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綜合影響的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

科學上用出現35℃以上高溫日的多少,以及極限高溫數值和相對溼度綜合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炎熱程度,一年中最高氣溫超過35℃的日子達20天以上,而且出現過40℃以上的高溫天氣,大家把這樣的城市稱為「火爐」。

不同於極端最高氣溫或高溫天氣(日最高溫度35℃)日數等指標,炎熱指數綜合考慮了氣溫和相對溼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的影響,有著獨有的計算公式,通常認為,炎熱指數值越大,人體感覺會越不舒適。

因為在高溫條件下,如果空氣乾燥,可以通過出汗和汗液的蒸發來散熱,但如果空氣溼度太大,人的散熱系統的效率就下降了,汗液無法蒸發散去,就會感到很不舒服。

南京、重慶、武漢、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溫日的確居於榜前。按照資料統計,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4.

5天;夜間28℃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9天。

再加上「滿城無風」的悶熱,難怪擁有了「火爐」之名。

3樓:伊蓮夏荼

中國的四大火爐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釋出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佈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武漢退出前四,位居第六。

擴充套件資料

2023年8月7日,被稱為中國「四大火爐」之一的重慶再次釋出高溫橙色預警,氣象部門預計當日重慶將有超過30個區縣氣溫超37℃。這也是進入8月以來,重慶連續第7日釋出高溫橙色預警。

今年6月至7月頻發的暴雨讓重慶夏季的高溫有些「姍姍來遲」。進入8月後,「火爐」重慶才以連續7個高溫橙色預警重回往年夏季的「炙烤模式」。

4樓:嘿嘿嘿

中國四大火爐城市:重慶、武漢、南昌、長沙。

1、重慶

重慶屬**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

2、武漢

武漢市屬北**帶季風性氣候,具有常年雨量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光熱同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等特點,武漢年平均氣溫15.8℃-17.5℃,極端最高氣溫41.

3℃。武漢市內的水域面積大,有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在武漢三鎮釋出大大小小的湖泊,湖泊對氣溫的調節作用隨著填湖行動變弱,另外,武漢晚上的溫度也在28度,湖水多,水升溫慢降溫也慢,這是晚上沒有了太陽光照後,溫度仍舊較高的重要原因。

3、南昌

南昌市屬於**帶溼潤季風氣候,氣候溼潤溫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熱,有火爐之稱;冬天較寒冷。年平均氣溫17℃-17.

7℃,極端歷史最高氣溫『40.9℃,極端歷史最低氣溫-15.2℃。

4、長沙

長沙屬**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氣候溫和,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長沙市區年平均氣溫17.

2℃,各縣16.8℃—17.3℃,年積溫為5457℃,市區年均降水量1361.

6毫米,各縣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毫米。

5樓:月亮愛你

中國四大火爐城市分別是重慶、武漢、南昌、福州。

1、重慶

重慶夏季氣溫主要表現在氣溫高、溼度大、風速小、晝夜溫差小等方面,主要原因是:在七八月間,重慶市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受穩定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和影響,氣流下沉增溫,天空雲量稀少,驕陽似火,把大地晒得火辣辣的。

同時,重慶地處長江和嘉陵江河谷的平行嶺谷區,海拔較低,空氣度大,稠密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不大,卻能阻止地面熱量向空中輻射,使地面散熱困難。這是造成重慶氣溫高,高溫日數多以及晝夜溫差小的主要原因。

重慶靠近雲貴高原,聳立於重慶正南面的大婁山以陡峭的坡度落入四川盆地,夏季偏南季風翻越雲貴高原後出現明顯的下沉增溫,熱上加熱。同時重慶主城區周圍溝縱橫,空氣溼度大,高品加高溼,使人感到十分悶熱。

2、武漢

武漢稱為火爐是因為武漢江河湖泊眾多,水汽大量蒸發,團團熱氣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減慢了地面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汗出如漿,悶熱難耐。

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規模的燃燒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車的降價、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們購車代步;加上空調的普及,這些都在向大氣排放大量熱氣。

3、南昌

南昌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高溫城市之一,作為內陸城市,南昌被群山包圍,季風很難滲透。近年來,南昌城「熱島效應」也不斷增加,夏日的平均溫度相比以往更高,而且往往是持續高溫。據介紹,南昌的夏天風力較小,溼度較大,體感悶熱,七月和八月最為嚴重。

在往年,就連半夜室內溫度都達到33~35℃,而正午地表溫度甚至高達60~70℃。

4、福州

一個城市的高溫天,多與其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福州地勢低,三面環山,只有一個閩江通風口,這讓夏季福州吸收的熱量難以及時擴散。以前閩江旁的高樓少,江風吹來能有效緩解城市的高溫天氣。

近年來,閩江旁的「江景房」越建越多,再加上福州處於盆地地形,蓋起的高樓多少擋住閩江口吹來的海風,可能使福州透氣更加艱難。

6樓:貳拾肆影像

火爐」這個說法最早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21世紀後,火爐城市開始以炎熱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作為入選的考慮因素。說**爐城市你知道幾個呢?

火爐形成原因:

1.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江中下游城市在夏季常常如火爐般悶熱,主要是由於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維持較長時間的高溫高溼天氣。特別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副熱帶高壓一般維持在長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使得這些地區悶熱難耐。

2.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規模的燃燒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車的降價、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們購車代步;加上空調的普及,這些都在向大氣排放大量熱氣。

傳統的四大火爐

新四大火爐

四大火爐排名在近年人悄悄的發生著變化,南京,武漢已經漸漸脫離出「火爐城市」的行列來自近幾十年的資料和資料,分別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南方水鄉城市首當其衝,成為了新的火爐。

而「四大火爐」的地位也是在變化之中,2023年最新的四大火爐城市分別是「重慶、武漢、南昌和杭州」(新四大火爐)。其實,在四大火爐排行中有不同的觀點,如果從室外極端高溫天氣來看,重慶、武漢、杭州、合肥、長沙、南昌、上海、南京、廣州和南寧位列前十位。

7樓:亦不忘往年

民間多將武漢、南京、重慶及南昌並稱為中國「四大火爐」。從歷史氣象資料分析,這4座城市夏季高溫天氣多,夜間氣溫高,空氣溼度大。

據南京災難性天氣氣候研究所專家介紹,科學上用出現35℃以上高溫日的多少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炎熱程度。南京、重慶、武漢、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溫日的確居於榜前。按照資料統計,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19.

3天,37℃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4.5天;夜間28℃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

9天。再加上「滿城無風」的悶熱,難怪擁有了「火爐」之名。

從津來寧3年的郭小姐著實「領教」了「寧爐」的威力,她說:「南京的溼熱讓我感覺整天泡在桑拿房裡一樣,汗像塞車一樣堵在毛細孔裡,悶得不行。無論白天晚上最好一分鐘也不離開空調。」

重慶之熱源於地形,「渝爐」堪稱老山煉丹,是全國有名的盛夏高溫區。今年重慶相比北方高溫稍顯溫柔,6月初的強降雨過程為初夏渝城消去幾分暑氣,不過重慶人卻不為此感到慶幸。家住重慶永川的韓先生說:

「重慶的招牌菜是7-8月份的伏夏天,壓軸戲是9月的秋老虎,今年的高溫還未開始。」而專家解釋山城夏季多雨是工業化的結果:「工業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塵等)的增加影響到太陽輻射,導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溫日相對減少。

」這樣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環境汙染的「意外收穫」。

江城武漢可稱「一代爐魁」。此地江河湖泊眾多,水汽大量蒸發,團團熱氣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減慢了地面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汗出如漿,悶熱難耐。2023年某日武漢41.

3℃的紀錄為江城奪得「爐魁」之稱。

南京深得江南「夏九九」的精髓:扇子勿離手,出汗如出浴。寧滬兩地高溫堪稱伯仲,不過上海臨海地形讓南京自嘆不如,「因為海陸間氣壓差,上海的晚上比南京涼爽很多,雖然兩地日最高溫差不多,但是日平均溫度上海就比較低。

」南京大學大氣系錢教授解釋說。

在歷史上,重慶、武漢、南京的前三把「火爐」交椅坐得穩當,「第四火爐」歸屬則一直存在爭議,南昌、濟南、上海、廣州等地都曾榜上有名,最終南昌終於勝出。2023年夏,南昌有22天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9.7℃,地面最高氣溫超過60℃。

市民們紛紛跳進贛江消暑,江上每天呈現千人共泳的壯觀場面。同年11月已是深秋時分,南昌某日最高氣溫竟達31

中國的四大火爐是指那城市,中國的四大火爐是指那四個城市

中國四大火爐指的是中國四大高溫城市。火爐是對超高溫城市的一個稱呼,以往中國四大火爐城市有武漢 南昌 南京和重慶。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料的變化,火爐城市有了新的排名,新 四大火爐 分別是重慶 福州 杭州 南昌。火爐 這個說法最早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21世紀後,火爐城市開始...

中國的三大火爐是指哪城市,中國的三大火爐是指哪三個城市?

愛看小 中國的三大火爐是指南京市 武漢市和重慶市這三個城市。1 南京屬北 帶溼潤氣候,年平均溫度15.4 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 c,最低 13.1 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2 武漢屬 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區,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 夏季長達135天 春秋兩季各約60天。3 重慶屬 帶季...

中國的四大火爐是哪些地方,中國的四大火爐分別是什麼地方?

唐慶洪初柔 四大火爐 長江流域的南昌 重慶 武漢 南京四大夏季氣候炎熱的大城市被傳稱為 四大火爐 四大火爐中最悶熱無風的城市就屬南昌。還有人稱重慶 武漢 南京 濟南是四大火爐。火爐城市的說法都源於民間,最早是在中學地理課本上寫的 吐魯番 武漢 濟南 南京 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 07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