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5月份去雲南旅遊,穿什麼衣服拍照靚麗好看

時間 2021-10-20 15:57:37

1樓:唐伯虎點石榴

去雲南旅遊穿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多朋友去雲南旅遊前的困惑。去雲南旅遊穿什麼,要根據具體的季節和時間來定,1月、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一年四季穿衣穿鞋應該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具體季節的天氣狀況、以及當地的氣候調價來看。

雲南各地的天氣狀況。昆明有春城的美譽,四季如春,天氣宜人,不熱不能,常年溫度在17度左右。這樣一個地區,只需要一件襯衣、t恤,外加一件薄外套就足矣;西雙版納地處**帶氣候,常年溫度在20度以上,四季如夏,那邊短袖就可以了;大理、麗江氣候條件比較相近,但總體上也是比較舒適的,特別是白天烤著太陽,不冷不熱;瀘沽湖、香格里拉在冬季還有比較冷,早晚溫差比較大,冬季去旅遊棉衣、羽絨服這些必不可少了。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要上玉龍雪山,不一定自己要帶棉衣,因為山腳下有免疫出租,怕麻煩的童鞋可以考慮臨時租一件。

去雲南旅遊穿什麼衣服

1.混搭無敵:對於愛好旅遊和運動的驢友來說,運動休閒的混搭套裝不僅擁有了運動裝的柔軟和彈性,其粗糙、厚實的牛仔面料更為爬山和徒步帶來了堅實耐磨的貼身保護,夾克衫、運動t恤、牛仔褲的超炫三件套堪稱出遊裝中舒適又帥氣的「三劍客」了。

2.慎穿裙子:這個季節,富有動感、色彩亮麗的運動款t恤衫和薄外套,會讓你踏著時尚的節拍出行。

很多女性也會考慮穿裙子,在綠樹花叢中裙裾隨風飄揚,是多美的意境。不過到荒山野嶺卻穿不得裙子,枝杈岩石勾拉不說,說不定會有危險,長褲還是最實用的。

3.防風衣:這是目前國際上非常流行的戶外服裝,它通常都以防水透氣的gore tex面料製成,有很好的抗風及保暖效能,這種高科技產品還有雨水滲不進來,而汗液產生的蒸氣能散發出去的神奇功效。

這類防風衣大都以鮮豔的對比色搭配,製成較為寬鬆的帶帽短風衣式樣,腰部大小可調,穿著方便隨意,利於野外活動。裡面加上一件毛衫,可以抵禦夜晚風寒。

去雲南旅遊穿什麼鞋子:到雲南旅遊鞋子的選擇必須講究。建議最好穿平底旅遊鞋,這樣行走會方便些,也不傷腳。

估計很多愛美女孩,因為只穿旅遊鞋會有些不爽,那可以多帶一雙漂亮的鞋子,拍照穿,或者網上泡吧傳;另外,購買時要注意,腳尖和腳後跟的強度要適中,應有防滑條紋;試穿時,腳尖最好能自由活動。長時間的步行會使腳部腫脹,所以出遊的鞋一定要比平時穿的鞋子大一號。

去雲南旅遊穿什麼褲子:褲子的耐磨程度非常重要,一般的戶外活動,寬鬆式的牛仔褲和棉製的休閒褲都給你以舒適和瀟灑。但行家建議,真正的野外運動,還是選擇gore tex面料製成的防風褲。

2樓:匿名使用者

旅遊又不是選美,穿一套休閒舒服的衣服最好了

中國傳統服飾的來歷和特色

3樓:水滴一滴一滴

一、來歷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援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特色

中國傳統服飾設計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民族服裝形象的設計提煉應該更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思維模式應為浪漫效能動的構思方式,具有敏銳的形象感知能力。

民族服裝的審美特徵較其他戲劇形式對更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在造型和色彩上,抽象與誇張是其最鮮明的特徵。

民族服裝的造型較其他戲劇形式對適應演員動作的要求更嚴格,對演員在大幅度動態的要求更高,表現在材料上也具有更大的空間。

4樓:匿名使用者

具有傳統民族形式的服裝。又稱民俗服。是民族政治、 經濟、 思想、文化的反映,體現著民族心理素質。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特點1、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2、民族服裝形象的設計提煉應該更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思維模式應為浪漫效能動的構思方式,具有敏銳的形象感知能力。

3、民族服裝的審美特徵較其他戲劇形式對更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在造型和色彩上,抽象與誇張是其最鮮明的特徵。

4、民族服裝的造型較其他戲劇形式對適應演員動作的要求更嚴格,對演員在大幅度動態的要求更高,表現在材料上也具有更大的空間。

5樓:匿名使用者

年前沒有西方入侵……">假如,200年前沒有西方入侵……

引用以上鍊接,把中國傳統服飾的來龍去脈梳理一遍,希望有幫助。

200年前,西方入侵之前,華夏服裝一脈相承,留下了自然、簡約、流暢、一體化、以人為本、追求人的舒適感的服飾文化,留下了華夏五千年的時尚精神。

我們先來秒讀華夏五千年的服裝流行時尚。

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

文字太枯燥,上圖:

1、夏商周——衣裳之始:約2023年前,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華服裝的基本款。

2、春秋戰國——深衣出現:約2023年前,百家爭鳴,流行上衣下裳相連、上下分裁的深衣。

3、秦漢——內衣外穿:約2023年前,**分明的衣冠體系成型,褒衣大裙成為流行款。

4、魏晉南北朝——約2023年前,民族服飾大交融,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流行裝出現。

5、隋唐——約2023年前,面料和款式空前燦爛,長袍、短上衣加長裙成為流行款。

6、宋遼夏金元——約2023年前,再次民族大融合,形成官服、便服、傳統服三式,流行清新、自然、樸實、雅緻風。

7、明朝——約800年前,復古唐朝,寬大長衣、短衫長裙成為流行款。

8、清朝——約400年前,去裙著褲,馬褂、旗裝成為流行款。

9、西方入侵——200年前,西式的服裝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

傳統的袍、衫、襖、褲、裙接受西方服飾影響,西裝、中山裝、長袍馬褂並行不悖。

而近40年前,意在表現人身形體的西方服飾文化輾軋全球,成為世界服飾文化主流,西式服裝成為主流行款。一眼掃完2023年的服裝流行款,發現滄桑也曾時尚,猶如婆婆也曾少女。

200年前,西方入侵之後,服裝風格180度轉變。

假如200年前沒有西方入侵,而是華夏民族繼續作為強國延續至今,中式服裝,會是什麼樣的呢?……

這是「尚華天」正在思考的問題。

現有的中式服裝特徵,基本都是「斷代史」,即,基本都是200年前的款式。

近200年,被西方入侵沖斷了傳承,斷代了,造成了200年的空白。

6樓:安菲爾德__王道

中國傳統服飾的特色在於:

一:善於表達形與色的含蓄:朦朦朧朧,藏而不露,隱漢寓意,給人以撩撥和審美的感受。

這種含蓄有時通過款式展現,有時表達通過造型、佈局、線條、等手段給人以整體和諧之美,以此表達深刻的設計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裝,就演變成了後來的旗袍。

二:注重精細的藝術手法和工藝表現,大量採用刺繡、飄帶、符號和其他裝飾手法,表達豐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義情調,達到觀念主義的效果。如紅樓夢,對王熙鳳的著裝刻畫的表現。

三:注重氣派穩重的氛圍效果,服裝的整體配合給人以秩序的諧美感,嚴肅端莊、美觀高雅,能起到烘雲襯月之效。如:中山裝的流行。

四:注重營造和平統一的氣氛。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注重實際和應用,與之相適應的中國服飾文化則以倫理道理觀自律,因此命中註定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價值觀念是以情意為主線,以家庭人倫關係為中心的氛圍中,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求取社會長治久安,維持禮儀之邦的聲譽。

7樓:宸芙

嚴重的共五十六個民族的科

8樓:蝶舞天姬

【由來】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023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

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佈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特點】交領、右衽、繫帶

【作用】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

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援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

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漢服的五大基本特點

(1)歷史性

雖然剃髮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但已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交流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於按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外貌。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

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三、漢服的作用:

漢服是服裝,還是漢族文化的體現

12月份去雲南旅遊合適嗎,12月份去雲南旅遊天氣適合嗎

性曼青 12月去雲南有兩個推薦的地方 1 梅里雪山 北部藏區 可以看卡瓦博格峰的 日照金山 冬季能見度高 2 西雙版納 紅河 文山 都是熱帶雨林氣候,12月最高氣溫不會低於20度,最低氣溫不低於10度 麗江遊 麗江一年四季除了七八月份是雨季非常冷之外,其它時間都大同小異,早晚有些冷需要加件外套,白天...

8月份去雲南旅遊,求路線指點,7 8月份去雲南旅遊,求路線指點

如果要節省,就跟旅遊團。自助遊不是節省的方案,但是比較自由。儘量選用汽車交通,另外住宿可以選擇實惠的客棧之類。我想你上一下綠野的 應該對你的幫助會很大 遠期自助旅遊 驢友們各種活動都有記載 你可以從昆明乘火車到大理,費用是39元,住大理古城,7 8月份是旅遊旺季,住宿費會貴點,大概在100元左右 客...

現在去雲南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雲南旅遊要帶什麼衣服

w晴天去看海 2020年12月份去雲南旅遊穿棉衣服合適,早晚溫差大可以帶幾件春秋單衣,但是早晚還是需要羽絨服的。雲南是屬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好地方,只是早晚溫差比較大一點,所以去的話帶中厚一點的衣服就可以了。這句話只是說昆明。在昆明只有春天。其實雲南的香格里拉冬天很泠,零下8度是正常的,雲南的西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