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這句詩是誰寫的

時間 2021-10-21 07:40:32

1樓:匿名使用者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出自漢樂府,何人不可考證。

漢樂府:

漢族民歌**。樂府初設於秦,是當時「少府」下轄的一個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嚇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此詩為《相和歌辭。相和曲》之一,原見《宋書。樂志》,算得上是採蓮詩的鼻祖。

主旨在寫良辰美景,行樂得時。清人沈德潛評此詩為「奇格」(《古詩源》卷三)。張玉榖則認為此詩不寫花而只寫葉,意為葉尚且可愛,花更不待言。

大體這種民歌,純屬天籟,最初的創作者未必有意為之,而自然顯現一片大自然活潑的生機。餘冠英先生認為「魚戲蓮葉東」以下四句,可能是「和聲」。前三句由領唱者唱,而後四句為眾人和唱。

此為漢代民歌,詩中大量運用重複的句式和字眼,表現了古代民歌樸素明朗的風格。詩歌描繪了江南採蓮的熱鬧歡樂場面,從穿來穿去、欣然戲樂的游魚中,我們似乎也聽到了採蓮人的歡笑。

2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是漢樂府詩歌,只能知道年代,作者已無法考證,可能就是當時的民歌。

3樓:匿名使用者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這句詩出自《漢樂府.江南》。

漢樂府原本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後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

漢代樂府詩多是採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瞭解民情。這首《江南》推測應該是江南地區採蓮時所唱的民謠,具體作者已不可考。

4樓:褪去一身桀驁

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1田田2,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註釋譯文編輯

詞句註釋

何:多麼

田田:蓮葉長的茂盛相連的樣子。 [3]

白話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採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遊戲,魚在蓮葉的西邊遊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遊戲,魚在蓮葉的北邊遊戲。 [3]

作品鑑賞編輯

文學鑑賞

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採蓮歌,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採蓮人採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彷彿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夥子和採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採蓮」,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訊息。蓮花本來是大江南北湖澤溝塘中常見的人工栽培植物,可這位歌者(亦即詩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卻偏要說「江南可採蓮」,這是因為蓮花栽培的地區雖然很廣,但卻以江南最盛;而江南採蓮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婦女為主;同時江南民風柔靡,青年男女在採蓮時調情求愛之事極為常見,故盛行於南朝時期的民間情歌,在漢代的江南實際上就很流行。在這類民間情歌中常用比興、雙關手法,以「蓮」諧「憐」,象徵愛情。

由此可見,此歌用的顯然也是比興、雙關手法。起句中的「採蓮」,也含有尋歡求愛的意思。由此可推知這位歌者乃是一個風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從外鄉來到江南的。

他來江南名為採蓮,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則何處不可採蓮,而獨留戀於江南,可見「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緊承上句而來的第二句「蓮葉何田田」,顯然也是明寫蓮葉茂美,暗喻採蓮姑娘們人數眾多,姿態豐美的。而第三句「魚戲蓮葉間」和後四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則是以魚兒戲水於蓮葉間暗喻採蓮男女調情求愛的歡樂情景。這也是民間情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由此可見,這首採蓮歌實際上乃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

這首歌辭只有七句,明白如話,而後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複,它的妙處主要在於運用民歌中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把男女之間調情求愛的歡樂之情寫得極其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無輕佻、庸俗之弊。全詩一氣呵成,但在結構上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揭示題旨;後四句進一步展示採蓮時的歡樂情景和廣闊場面。

而詩中第三句又在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下相連,不著痕跡。詩的意境清新、開朗,寓情於景,景中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到美景如畫,心曠神怡,呈現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後四句當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採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會到此歌表現手法的高妙。

詩中「東」、「西」、「南」、「北」並列,極易流於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了歌曲反覆詠唱,餘味無窮之妙。 [2]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這首古詩是出自哪的 就是古詩名?

5樓:褪去一身桀驁

江南漢樂府

詩意圖詩意圖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作品註釋編輯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裡有「適宜」 、「 正好」的意思。 [1]

作品譯文編輯

江南又到了適宜採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

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1]

修辭手法編輯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乃「互文見義」的手法。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

」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1]

賞析編輯

這首詩為《相和歌辭。相和曲》之一,原見《宋書。樂志》,算得上是採蓮詩的鼻祖。

主旨在寫良辰美景,行樂得時。清人沈德潛評此詩為「奇格」(《古詩源》卷三)。張玉榖則認為此詩不寫花而只寫葉,意為葉尚且可愛,花更不待言。

大體這種民歌,純屬天籟,最初的創作者未必有意為之,而自然顯現一片大自然活潑的生機。餘冠英先生認為「魚戲蓮葉東」以下四句,可能是「和聲」。前三句由領唱者唱,而後四句為眾人和唱。

詩中「田田」,指荷葉茂盛的樣子。

註解編輯

這首詩描寫了採蓮時觀賞魚戲蓮葉的情景。《樂府解題》雲:「《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遊得時也。

」後四句用重複的句式,表現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採蓮人歡快的心情。古代詩歌中用「蓮」字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蓮」和「憐」同音,因此也借來表示「憐愛」的意思,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更賦予蓮花以品性高潔的形象,從此蓮被譽為「花中君子」。

註釋編輯

本篇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詩歌採用民間情歌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以「蓮」諧「憐」,象徵愛情,以魚兒戲水於蓮葉間來暗喻青年男女在勞動中相互愛戀的歡樂情景。格調清新健康。

詩歌的開頭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江南景緻。後四句以東、西、南、北並列,方位的變化以魚兒的遊動為依據,顯得活潑、自然、有趣。句式復沓而略有變化,是《詩經》的傳統手法,用在這裡,更令人聯想到採蓮人在湖中泛舟來往、歌聲相和相應的情景。

詩中沒有一字直接寫人,但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氣,領略到採蓮人內心的歡樂。

意思是:在江南可以採蓮的季節,蓮葉是多麼的勁秀挺拔。魚兒們在蓮葉之間嬉戲,

一會兒嬉戲在蓮葉東面,一會兒嬉戲在蓮葉西面,

一會兒嬉戲在蓮葉南面,一會兒嬉戲在蓮葉北面。

「蓮」更多解釋是「戀」。語境而言,表喻「歡快」、「興奮」與「忐忑」交織的一種心理狀態,亦有時時處處「戀著」的含義。

作者小傳編輯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一個掌管**的官署,它除了將文人****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這些樂章、歌辭後來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今存兩漢樂府中的民歌僅四十多首,它們多出自於下層人民群眾之口,反映了當時某些社會矛盾,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同時,其風格直樸率真,不事雕琢,頗具獨特的審美意趣。

6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為: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該詩出自漢代《漢代樂府詩集》中《江南》。

什麼歌曲歌詞是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鍍彩色 我雖然也不知道是啥,但我知道歌詞是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雨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魚戲蓮葉北,魚戲蓮葉蓮葉東,魚戲蓮葉蓮葉西,魚戲蓮葉蓮葉南,魚戲蓮葉蓮葉北。 麻 超 歌手 楊小琳 歌曲 江南 music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江南可採蓮古詩原文作者,《江南》這首古詩是誰寫的?

對方考慮看過 作者已無可考。江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首詩為 相和歌辭。相和曲 之一,原見 宋書。樂志 算得上是採蓮詩的鼻祖。主旨在寫良辰美景,行樂得時。清人沈德潛評此詩為 奇格 古詩源 卷三 張玉榖則認為此詩不寫花而只寫葉,意為葉尚...

這句詩是誰寫的

杜甫 孤雁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兩句詩是誰寫的?你還知道這位詩人的哪些詩?出自 夜宿山寺 唐代偉大詩人李 白的作品。李白的詩有 1 靜夜思 唐代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