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 地球為什麼有晝夜之分,為什麼地球有晝夜之分

時間 2022-03-02 15:45:04

1樓:科幻怪怪

因為地軸不與公轉半徑重疊,而是與公轉半徑呈90度減23度,即90度減太陽與地球的傾斜角,所以使地軸與公轉半徑呈67度,這樣地球自轉,就會使地球的表面輪換接受太陽光照射。也就是因為輪換照射,所以地球有晝夜之分。

假設1)地軸與公轉半徑重疊,那就會使北半球或南半球,有一個半球是永遠的白天,或永遠的黑夜,就不會有晝夜之分了;假設2)地軸與公轉半徑是90度,那地球就永遠是春分,或秋分,而沒有晝長夜短的變化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就是地球有規律地自轉著,而地軸與赤道面成66°,使得地球表面總是有一半被太陽照射,另一半就沒有被太陽照射,而照射時間是均勻的。這就是晝夜的由來。

3樓:年然

由於地球自轉和太陽的照射,地球上出現晝夜更替的現象。為了說明這種現象,把地球上晝、夜半球的分界線稱為晨昏線,它是太陽光線與地球切點的連線。教材中談到在同一時間裡,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這裡包含著許多前提條件:首先,認為太陽是一個光點,太陽光射來的是平行光,這時正好照亮地球的一半。實際上太陽是一個圓面,視半徑有 16′,這樣圓面的邊緣點和中心點射來的光線在地球上切點位置不同,產生不同的晨昏線,從太陽整體看,晨昏線將會擴大。

第二,認為太陽光是直線傳播到地球表面的。實際上,地球周圍有一層濃厚的大氣包圍,大

4樓:biang長雲

首先因為太陽每個時刻只能照到地球的一般,被照到的就是晝,沒有被照到的就是夜,但是又因為地球會自轉,所以太陽照到的地方會不斷改變,即產生了由晝到夜的迴圈

5樓:go愛科學

因為地球是實心的,地球繞太陽公轉總會有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為什麼有晝夜之分?

6樓:輕候聽雙

為什麼地球有晝夜之分? 1.晝與夜的形成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為不透明的球體;二是太陽光線是平行光。嚴格來講,太陽是一個點光源,即太陽光是從一點發出的,但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十分遙遠,當太陽光達到地球表面時,光線幾乎是平行的了。

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體表面上,有半個球面可以接受陽光照射,形成白晝,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半個球面則為黑夜。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相垂直的大圓圈。 .

2.日常生活中24小時的晝夜交替,緣於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只有公轉,也會有晝夜的交替,但週期不是24小時)。直覺告訴人們,太陽的東昇西落使地球有晝夜之分。其實,晝夜產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轉。

由於我們也在隨著地球轉動,因此並不感覺地球在運動,相反,看到太陽有東昇西落的運動。教材中「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是人們看到的太陽的運動,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3.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

顯然,偏東地點的時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計算,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麻煩採納,謝謝!

為什麼地球有晝夜之分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太陽光只能照射到半個地球。

被太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天,背向太陽的半個地球就是夜晚。

8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任何時候太陽只能照亮半個地球,形成地球上的晝與夜。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 地球是個不發光的球體

第二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

第三 地球在不停的自轉

10樓:

簡單來說

由於地球是不透明球體,則產生了晝夜之分

由於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由於地球公轉,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

11樓:人去桃風

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秋體

12樓:她是我的小太陽

晝夜交替是地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因自轉運動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晝夜由自轉產生,謂之「太陽日」,但晝夜的長度並非等於自轉週期,因為當地球自轉一週後,同時進行了公轉,公轉使地球對於太陽的相對角度發生變化,而晝夜是以太陽照在地球上的範圍來看的,所以一晝夜比自轉週期多3分56秒。

當地球自轉時,面向太陽之地面為「晝」,背向太陽之地面則為「夜」。晝夜的形成即由此。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仍相反。

地球上的晝夜現象 【晝夜現象】:指在同一時刻,a地是白晝b地是黑夜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這與地球自轉和公轉沒有直接關係,假如地球停留在了公轉軌道的某一點,既不自轉也不公轉,那麼他面向太陽的一面是白晝,另一面是黑夜,晝夜現象依然在發生。

這就好比你拿著手電筒照一個地球儀,地球儀上的地球模型沒有自轉,地球儀也沒有繞著手電筒轉,但是地球儀依然是一面亮一面暗一樣。

【晝夜交替】現象(這與地球的自轉有著直接關係) 生活的地球是以半個球面向著太陽,另外半個球面背向太陽,待在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的人就是生活在白天,而待在背向太陽的半個球面上的人則生活在黑夜。

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著,造成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例如,在中國廣州,當廣州正對著太陽時,廣州市民就處在中午的時刻。由於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人們不能察覺地球的旋轉,卻看到太陽慢慢地自東向西偏移。

經過6個小時,地球向東轉了90°,廣州市民便處在日落西山的傍晚時分。地球繼續旋轉,廣州轉到背向太陽的位置時,廣州市就到了子夜0時。再經過6個小時,地球又轉過了90°,廣州市便是晨曦初露,白天就要到來。

隨後,廣州又回到向著太陽的位置上時,廣州市民也回到了中午從而完成了一次晝夜的交替。

地球為什麼有晝夜之分

13樓:禪定

晝夜交替是地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因自轉運動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 晝夜由自轉產生,謂之「太陽日」,但晝夜的長度並非等於自轉週期,因為當地球自轉一週後,同時進行了公轉,公轉使地球對於太陽的相對角度發生變化,而晝夜是以太陽照在地球上的範圍來看的,所以一晝夜比自轉週期多3分56秒。當地球自轉時,面向太陽之地面為「晝」,背向太陽之地面則為「夜」。

晝夜的形成即由此。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仍相反。 地球上的晝夜現象 【晝夜現象】:

指在同一時刻,a地是白晝b地是黑夜的現象。 需要注意的是,這與地球自轉和公轉沒有直接關係,假如地球停留在了公轉軌道的某一點,既不自轉也不公轉,那麼他面向太陽的一面是白晝,另一面是黑夜,晝夜現象依然在發生。這就好比你拿著手電筒照一個地球儀,地球儀上的地球模型沒有自轉,地球儀也沒有繞著手電筒轉,但是地球儀依然是一面亮一面暗一樣。

【晝夜交替】現象(這與地球的自轉有著直接關係)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以半個球面向著太陽,另外半個球面背向太陽,待在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的人就是生活在白天,而待在背向太陽的半個球面上的人則生活在黑夜。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著,造成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例如,在中國廣州,當廣州正對著太陽時,廣州市民就處在中午的時刻。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人們不能察覺地球的旋轉,卻看到太陽慢慢地自東向西偏移。經過6個小時,地球向東轉了90°,廣州市民便處在日落西山的傍晚時分。地球繼續旋轉,廣州轉到背向太陽的位置時,廣州市就到了子夜0時。

再經過6個小時,地球又轉過了90°,廣州市便是晨曦初露,白天就要到來。隨後,廣州又回到向著太陽的位置上時,廣州市民也回到了中午從而完成了一次晝夜的交替。

14樓:匿名使用者

簡言之,地球的自西向東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15樓:羽

大概可能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吧。。。。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晝夜之分??

16樓:皮潔仙璧

為什麼地球有晝夜之分?

1.晝與夜的形成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為不透明的球體;二是太陽光線是平行光。嚴格來講,太陽是一個點光源,即太陽光是從一點發出的,但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十分遙遠,當太陽光達到地球表面時,光線幾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體表面上,有半個球面可以接受陽光照射,形成白晝,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半個球面則為黑夜。

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相垂直的大圓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時的晝夜交替,緣於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只有公轉,也會有晝夜的交替,但週期不是24小時)。直覺告訴人們,太陽的東昇西落使地球有晝夜之分。其實,晝夜產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轉。

由於我們也在隨著地球轉動,因此並不感覺地球在運動,相反,看到太陽有東昇西落的運動。教材中「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是人們看到的太陽的運動,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3.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顯然,偏東地點的時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計算,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17樓:郭蘭從茶

由於地球自轉和太陽的照射,地球上出現晝夜更替的現象。為了說明這種現象,把地球上晝、夜半球的分界線稱為晨昏線,它是太陽光線與地球切點的連線。教材中談到在同一時間裡,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這裡包含著許多前提條件:首先,認為太陽是一個光點,太陽光射來的是平行光,這時正好照亮地球的一半。實際上太陽是一個圓面,視半徑有

16′,這樣圓面的邊緣點和中心點射來的光線在地球上切點位置不同,產生不同的晨昏線,從太陽整體看,晨昏線將會擴大。第二,認為太陽光是直線傳播到地球表面的。實際上,地球周圍有一層濃厚的大氣包圍,大氣對太陽光有折射作用,把大氣可以看成是透鏡,它對光的折射率與大氣外的折射率不同,太陽光線射入時便會發生方向的改變。

直線射不到地面的光線,由於折射作用也會照到地面,這樣,晨昏線又可能擴大34′。第三,沒考慮大氣對光的散射作用,即晨昏蒙影。它發生在夜半球的邊緣大約延伸6°,因此,使人們感覺到的夜晚比實際要短,並且人們生活中它的影響比晨昏線的(16′+34′=50′)要大。

為什麼有晝夜之分?

18樓:陡變吧

.晝與夜的形成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為不透明的球體;二是太陽光線是平行光。嚴格來講,太陽是一個點光源,即太陽光是從一點發出的,但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十分遙遠,當太陽光達到地球表面時,光線幾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體表面上,有半個球面可以接受陽光照射,形成白晝,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半個球面則為黑夜。

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相垂直的大圓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時的晝夜交替,緣於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只有公轉,也會有晝夜的交替,但週期不是24小時)。直覺告訴人們,太陽的東昇西落使地球有晝夜之分。

其實,晝夜產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轉。由於我們也在隨著地球轉動,因此並不感覺地球在運動,相反,看到太陽有東昇西落的運動。教材中「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是人們看到的太陽的運動,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3.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顯然,偏東地點的時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計算,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近代自然科學為什麼產生在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為什麼沒有產生在中國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anchornihao 一 近代科學政治背景 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萌芽 在世界範圍內,封建生產關係最先在西歐瓦解,從封建社會內部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義大利是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地。1.工場手工業的興起 公元14 15世紀,工場手工業在西歐普遍發展起來,工場手工業的產生和興起,...

自然科學是什麼意思,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 專業,是什麼意思

自然科學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含括了許多領域的研究,是用來定位 科學 是遵守科學方法的一個學科。自然科學通常試著解釋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式而運作,而非經由神性的方式。它認識的物件是整個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質的各種型別 狀態 屬性及運動形式。認識的任務在於揭示自...

自然科學的自然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自然科學的自然既用作名詞指具有無窮多樣性的一切存在物,也用作形容詞指天然的,非人為的或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強的。事物按其內部的規律發展變化,不受外界干預 自然,最廣義而言指的即是自然界 物理學宇宙 物質世界以及物質宇宙。自然 指的是自然界的現象,與及普遍意義上的生命。人工物體及人類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