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是幾點到幾點鐘?屬什麼?

時間 2023-01-30 12:15:03

1樓:當代教育科技知識庫

午時是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而正午十二時又有平午、平晝、亭午等別稱。如宋蘇舜欽《紫閣寺聯句詩》:「日光平午見,霧氣半天蒸。」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古代勞動人民最初給一天內的氣象配了代表詞。如早晨因太陽出來而植物啟動了生長,所以這時辰別名為「木」。到了中午太陽最旺盛,空氣中、土地裡灼熱,所以時辰別名為「火、金」和「火、土」。

下午5-7點最乾燥,果實糖份最充足,這時辰別名為「金」。到了深夜12點,環境一切冷靜,這時辰別名為「水」。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時辰來歷:

午時的創作背景:

中國古代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今的兩小時。相傳是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正午時分準確是幾點鐘,正午時分是幾點鐘?

心靈導師 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故正午指12點。正午出處 唐 李廓 夏日途中 詩 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譯文 樹林夾著炎熱的道路,中午時候路神行人稀少。古代計時法將一天一夜分為十二時辰,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十二時辰制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未時是幾點鐘

青燈俗事 打更只發生在晚上,時間從19點開始,到5點結束,每更的時間約2個小時,一晝夜一共分為五更,具體的時間為 19點 21點為戌時一更,21點 23點為亥時二更,23點 1點為子時三更,1點 3點為丑時四更,3點 5點為寅時五更。那時的人們普遍沒有什麼計時的工具都是用聽打更來辨別時間,所以說,在...

明天幾點立春,明天幾點鐘立春??

2020年立春是 2020年2月4日 17 03 12,農曆 2020年正月十一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度。當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便稱為 一個節氣 每年執行3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