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酸奶為什麼稀,為什麼我做的酸奶很稀

時間 2022-01-19 00:35:05

1樓:清新天涯

說明你買的牛奶摻水太多了 換伊利帶裝奶 冬季8-10個小時就可以 夏季6-8小時

2樓:

因為沒有加增稠劑~~外面買的都加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備料不對吧

稀的話就多攪拌一會哈

4樓:荷jl荷

是所用時間太長導致酸奶發酵過勁了。按您的4袋琴牌鮮牛奶1袋酸奶,這個比例來看,用6-8小時就足矣了。不用新增任何新增劑了,會做出凝結很好的酸奶的。

看樣子您是做酸奶的新手,建議不要一次做的過多,試驗著做,若做好了,在加大比例就不會再失敗了。

5樓:鐵樂天聖知

製作方法:

1.將發酵劑從冰箱中取出,放置一段時間,待發酵劑溫度和外面的溫度一樣,如果鮮奶也是剛從冰箱裡取出的,也同樣須在常溫下放置一段時間才可以。

2.把發酵劑和加熱到43度左右的鮮奶放入酸奶機中,緩慢攪拌均勻,蓋好;

3.開啟酸奶機電源,正常的酸奶機其實就是一個恆溫器,應該能保持長期恆溫在43度左右,讓發酵劑保持在43度左右環境中8-12小時至凝固狀,此時酸奶已經做好了。攪勻後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不是冷凍)12小時以上飲用效果更佳。

口感過酸原因是發酵時間過長或後熟過程長,可加糖、果醬等調口味。

擴充套件資料:

酸奶的發酵過程使奶中糖類、蛋白質有20%左右分別被水解成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鏈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經發酵後,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這些變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種營養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酸奶由純牛奶發酵而成,除保留了鮮牛奶的全部營養成分外,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還可以產生人體營養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參考資料:酸奶_搜狗百科

為什麼我做的酸奶很稀

6樓:來自五尖山驚才風逸 的木蓮

1、鮮牛奶做牛奶是需要加熱殺菌的,否則雜菌太多,不利於乳酸菌的生長繁殖,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很稀。

2、裝酸奶的容器有沒徹底殺菌 。

3、 煮沸加糖後 一定要等牛奶到室溫後再接種菌種(這個很重要 不然會燙死細菌的)。菌種的市售酸奶加入量在10%左右比較合適。比如說,發酵500克牛奶,用50克(小杯酸奶半杯)就可以了。

這樣的量,是為了讓乳酸菌一開始就建立絕對的數量優勢,能有足夠的能力壓制各種其他雜菌。

7樓:開心55開

製作方法:

1.將發酵劑從冰箱中取出,放置一段時間,待發酵劑溫度和外面的溫度一樣,如果鮮奶也是剛從冰箱裡取出的,也同樣須在常溫下放置一段時間才可以。

2.把發酵劑和加熱到43度左右的鮮奶放入酸奶機中,緩慢攪拌均勻,蓋好;

3.開啟酸奶機電源,正常的酸奶機其實就是一個恆溫器,應該能保持長期恆溫在43度左右,讓發酵劑保持在43度左右環境中8-12小時至凝固狀,此時酸奶已經做好了。攪勻後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不是冷凍)12小時以上飲用效果更佳。

口感過酸原因是發酵時間過長或後熟過程長,可加糖、果醬等調口味。

擴充套件資料

酸奶的發酵過程使奶中糖類、蛋白質有20%左右分別被水解成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鏈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經發酵後,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這些變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種營養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酸奶由純牛奶發酵而成,除保留了鮮牛奶的全部營養成分外,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還可以產生人體營養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8樓:gg恐龍

首先,鮮牛奶是需要加熱殺菌的,否則雜菌太多,不利於乳酸菌的生長繁殖其次,酸奶做好後是固體狀的,(攪拌型酸奶需要攪拌後放冰箱冷藏,凝固型酸奶直接放冰箱冷藏)所以我判斷你做出的不是酸奶,如果不加菌種,僅用牛奶中的乳酸菌發酵,也不會是你做的那個樣子!

第三,上面漂著的東西應該是脂肪即奶油

簡單方法

鮮牛奶加熱至60度時加入適量糖,再繼續加熱,85度15分鐘或95度5分鐘殺菌;如果不好控制溫度,建議先把牛奶稍煮開,離火後加入適量糖,冷卻至不燙手時,加入菌種或酸奶引子,攪拌均勻,放入酸奶機42度左右發酵即可,發酵時間4到6小時不等,使用菌種發酵一般時間大於6小時,使用酸奶引子發酵時間約4小時。當觀察呈固體狀時,取少量品嚐一下,如果酸甜可口即發酵成功了,取出冷藏即可。

9樓:豔陽只為花開向

沒加酸奶做引子吧?你還應該加點酸奶在裡面的,因為這樣酸奶的有益菌才能使牛奶充分發酵好。

10樓:蒙牛乳業

用好的菌粉。自從換成保加利亞菌粉之後我做出來的酸奶就很稠了,之前用別的菌粉和一樣的牛奶一樣的酸奶機一樣的溫度一樣的製作手法做的酸奶就總是很稀。

另外做好酸奶之後可以過濾一下濾掉乳清(那個淺黃色的透明液體,不是變質,就是酸奶做好後正常析出的液體),這樣濾好的酸奶既濃稠又不會太酸,口感也更醇厚。乳清營養豐富,可以拿來打果汁,或者做麵包,直接喝掉太酸口感不太好。

11樓:匿名使用者

電壓溫度 不穩定吧 買不用點的酸奶機嘛 **有賣的

12樓:啊誇你可愛

乳酸菌不好!好的乳酸菌,怎麼做都好,還會掛勺子!

為什麼我做的酸奶這麼稀

13樓:匿名使用者

粘稠酸奶做法

1.準備牛奶、酸奶。

2.將塑料容器用開水消毒1分鐘。水倒乾淨,倒入牛奶。

3.倒入酸奶。

4.用筷子攪拌均勻後。

5.將蓋好的容器放入酸奶機中,蓋好上蓋。接通電源,綠燈亮,說明開始工作,約8小時即可。冬天再加2-3小時。

6.可以開啟看,象豆腐花奶白粘稠就好了,取出塑料容器放冰箱。

做的酸奶太稀是什麼原因

14樓:文

自制酸奶太稀大概是每個新手在做酸奶中都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發酵好,也可能是由於發酵時間不夠,或者發酵菌活性不足,但是食用時,相當於一小部分乳酸菌,營養成分等都沒有改變,你可以放心的吃了。

可以加些食用明膠即可,沒有賣的話去買些瓊脂或葛根是一樣的,都是增稠的作用明膠,通常用來製作果凍和其它甜點,是由煮過的動物骨頭,**和筋腱製成的。一種替代品是瓊脂用海草製成;另一種替代品是用野葛的根作的。**的瓊脂一般有面條樣的條狀、粉狀、長塊狀,而且常常是灰白色的。

15樓:柏油菜

第一 煮酸奶時有沒有加熱充分 裝酸奶的容器有沒徹底殺菌 第二 煮沸加糖後 一定要等牛奶到室溫後再接種菌種(這個很重要 不然會燙死細菌的)第三 我記得當時我是週五做的 周天開啟的時候很濃 跟超市的一樣!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以前是從事食品發酵的檢測工作,從2023年到現在經常在家做從沒失敗過,給你分析一下:一菌種質量有問題;二接種時溫度沒控制好;三發酵過程中溫度沒控制好。

17樓:一堆玉米粒粒

買個酸奶機吧

我買了個

第一次就成功

後來也沒失敗過

就是閒麻煩

好久沒做了

18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吃的,稀點吃了拉稀的,稠點吃了拉稠的

為什麼我做的酸奶很稀很難喝

19樓:轉身瞌睡

做牛奶別忘記往裡面加一勺糖,在加入細菌或者其他酸牛奶,還有,一定要密閉要過效果才好

2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糖放的少,所以口感差。我做酸奶時一升純奶放5大勺白糖,沒辦法,雖然不健康,但孩子喜歡吃。要想健康,先不放糖,做好後根據口味放些蜂蜜。

21樓:北極尊師

終於知道答案了,因為沒有新增爛皮鞋。

22樓:貝遐思靳辛

那是應為酸奶機做出的酸奶未新增增稠劑,屬純天然食品,如果發酵時間過長也會導致酸奶很稀的。

怎麼我做的酸奶這麼稀

2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鮮牛奶是需要加熱殺菌的,否則雜菌太多,不利於乳酸菌的生長繁殖 其次,酸奶做好後是固體狀的,(攪拌型酸奶需要攪拌後放冰箱冷藏,凝固型酸奶直接放冰箱冷藏)所以我判斷你做出的不是酸奶,如果不加菌種,僅用牛奶中的乳酸菌發酵,也不會是你做的那個樣子! 第三,上面漂著的東西應該是脂肪即奶油 簡單方法 鮮牛奶加熱至60度時加入適量糖,再繼續加熱,85度15分鐘或95度5分鐘殺菌;如果不好控制溫度,建議先把牛奶稍煮開,離火後加入適量糖,冷卻至不燙手時,加入菌種或酸奶引子,攪拌均勻,放入酸奶機42度左右發酵即可,發酵時間4到6小時不等,使用菌種發酵一般時間大於6小時,使用酸奶引子發酵時間約4小時。當觀察呈固體狀時,取少量品嚐一下,如果酸甜可口即發酵成功了,取出冷藏即可。

24樓:聲昆峰

沒按配方做,酸奶或發酵劑放多了,按5:0.3的比例做酸奶,5是鮮奶,0.

3是原味酸奶或發酵劑的重量配比,這是我做的經驗,很好喝,加在一起通電6-8個小時就好了。現在這個天氣,不想吃酸6個小時正好,想吃酸就多加一個小時左右,做出來的酸奶跟豆腐腦似的,你試一試吧!

自制酸奶為什麼越做越稀

25樓:翡冷翠夜未央

可能是自己做得酸奶幾次之後乳酸菌沒有原來多了吧。

我一般是直接買一袋原味酸奶做引子,牌子我推薦伊利的,因為原來用伊利酸奶和牛奶做出的酸奶很稠,但是用蒙牛的就沒有這麼好效果,有點成塊,吃起來口感沒有那個好。

僅供參考。

26樓:匿名使用者

選稍微稠一點的就可以,而且最好選擇原味的酸奶,否則會影響發酵效果。而且用自制酸奶做引子的話,用個兩三次就不要再用了,一個是乳酸菌的活性沒有了,而且自制的酸奶沒辦法保證酸奶裡的菌群都是有益菌,所以不要保留太長時間哦。我每年夏天都自己做酸奶喝的,第一次用的引子是伊利的原味酸奶,做出來的酸奶用兩次做引子之後就會再換成伊利的引。

保證每次做出來的酸奶都又稠又好喝哦

27樓:匿名使用者

你只要少加一點水就行了

,酸奶為什麼會稀的

28樓:小白我們回家啦

正常的酸奶(指用牛奶並可能新增一部分奶粉後,在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的發酵下生產出來的,而非味道是酸味的乳飲料),在發酵完畢之後都是呈半固體狀的,類似豆腐腦那樣子的。這叫做凝固型酸奶。在發酵完畢後,經過機械攪拌,凝固的酸奶就會變稀,便有了比較稀的攪拌型酸奶。

29樓:匿名使用者

有可能是菌種的活性不夠了

30樓:gg恐龍

首先,鮮牛奶是需要加熱殺菌的,否則雜菌太多,不利於乳酸菌的生長繁殖其次,酸奶做好後是固體狀的,(攪拌型酸奶需要攪拌後放冰箱冷藏,凝固型酸奶直接放冰箱冷藏)所以我判斷你做出的不是酸奶,如果不加菌種,僅用牛奶中的乳酸菌發酵,也不會是你做的那個樣子!

第三,上面漂著的東西應該是脂肪即奶油

簡單方法

鮮牛奶加熱至60度時加入適量糖,再繼續加熱,85度15分鐘或95度5分鐘殺菌;如果不好控制溫度,建議先把牛奶稍煮開,離火後加入適量糖,冷卻至不燙手時,加入菌種或酸奶引子,攪拌均勻,放入酸奶機42度左右發酵即可,發酵時間4到6小時不等,使用菌種發酵一般時間大於6小時,使用酸奶引子發酵時間約4小時。當觀察呈固體狀時,取少量品嚐一下,如果酸甜可口即發酵成功了,取出冷藏即可。

31樓:匿名使用者

不太清楚提問的具體情況,我猜測是自制酸奶變稀、分層的問題(購買的酸奶中一般含有增稠劑不會變稀)不知是否正確?

自制酸奶變稀、分層主要是由於酸奶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將牛奶中的蛋白質和糖全部消化分解,只剩菌落和原本以及分解產生的水的緣故,通俗點說你的酸奶放時間長了,原料牛奶被吃沒了……

為什麼我做的蝦滑不成形 很稀

姬覓晴 沒有加入玉米澱粉就會導致蝦滑不成形且很稀,常見的蝦滑正確做法如下 準備材料 蝦仁250克 番茄1個 鹽半勺 料酒4克 胡椒粉少許 蛋清半個 蒜瓣2個 蔥2根 番茄醬1勺 玉米澱粉1勺 玉米油2勺 一 首先河蝦剝出蝦仁 二 用刀背把蝦仁剁成泥,放入大碗中,加入鹽,料酒,胡椒粉,蛋清,攪拌均勻,...

為什麼我每次做西紅柿炒蛋,是稀糊糊的。水分咋那麼多呢?怎麼控水啊?求廚房達人解答

先炒蛋吧.炒完後把蛋撈起來在炒番茄 炒的時候儘量少用鍋鏟戳西紅柿 差不多了就把蛋倒進去 我就是這麼幹的.沒那麼水再不然就把番茄當中那個溼淋淋的籽弄掉 應該也可以吧.介紹下個人經驗哈,基本上做這道菜我都是先炒蛋,鍋熱,下油,油熱了 就倒蛋液,蛋液要先調好味。用筷子在鍋裡攪兩下熟了就出鍋。然後下油,炒西...

為什麼我做的菜很難吃,為什麼我做菜做的那麼難吃?

你沒有用心做啊 同樣的菜,同樣的調味料,同樣的火侯 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的 一個人一種感覺 有時候我覺得做菜時的心情都能影響菜菜滴味道涅 嘿嘿 找一個你最在乎最喜歡滴銀銀 做菜給他吃吧 黃昏十二樂章 調味品放得太多,比如鹽和醬油之類的,會影響食物本身的味道,還有食物炒的火候要注意,不要弄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