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殼是如何產生的?
1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雞蛋殼的產生過程:
成熟的卵泡進入輸卵管,輸卵管分泌的蛋白將卵黃包住,然後逐漸下行,形成內外殼膜,最後到達子宮部,子宮部是蛋殼形成的地方。
蛋殼的基本成分是caco3,含量大約為83~85%,蛋白質15~17%,並含有微量元素。子宮部利用自身代謝產生的co2在碳酸酐酶作用下與水結合成h2co3。
h2co3離解而產生co32-,co32-再與血液中的ca結合成caco3,caco3均勻的沉積於蛋殼膜上,形成堅硬的蛋殼。
雞蛋清和雞蛋黃是怎麼在雞蛋殼裡變成小雞的
2樓:湛藍隕星塵
一枚雞蛋有卵黃、蛋清和蛋殼三部分。在卵黃的頂端有胚胎,小雞就是從胚胎中發育來的。卵黃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能為發育中的胚胎提供所需的養分。
蛋清具有保護卵黃的作用。蛋殼能保護雞蛋不受天敵的破壞,並且蛋殼上有很多氣孔,能讓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透過,從而使幼雛能夠呼吸。在適宜的溫度、溼度等條件下,胚胎就會生長發育。
第1~4天為內部器官發育階段,5~14天為外部器官形成階段,15~19天為胚胎生長階段,20~21天,胚胎就完全長成,雛雞破殼而出了。
雞蛋變成小雞的全過程,附圖說明:
這是乙個準備用來孵小雞的雞蛋。(圖1)
幾天後,蛋黃表面出現了血絲。(圖2)
血絲聚攏,蛋黃分散開。(圖3)
開始出現眼睛。(圖4)
眼睛漸漸變大。(圖5)
形成小雞的輪廓。(圖6)
長出細細的羽毛。(圖7)
有雞的模樣了。(圖8)
進一步發育。(圖9)
終於變成了乙隻可愛的小雞。(圖10)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我們要知道雞蛋就是卵細胞,其中真正的卵細胞是蛋黃,蛋清只是為孵化過程提供的營養物。這也正是蛋白質(一類營養物)名稱的**。..因此,我們說小雞都是受過精的雞蛋裡的蛋黃(卵)變成的,..
另外,在解剖母雞時,你可以看到各種大小的蛋黃。這些就是尚未發育完全的卵細胞。雞蛋的外殼是石灰質的硬殼,叫卵殼。
卵殼起保護作用。卵殼上約有7000多個小孔,可通氣,緊貼卵殼有兩層卵膜,外層較厚。在雞蛋的鈍端內(大頭),兩層膜之間常分開形成乙個小氣室,貯存空氣,供胚胎髮育時的呼吸。
這就是煮熟的雞蛋裡空的部分)。卵膜內是大量的卵白(蛋清),其成分有水、蛋白質、少量的糖類和無機鹽;外層較稀,可叫稀蛋白,內層稠,叫濃蛋白。這些物質是供雞胚胎髮育時的營養物質。
再往裡是乙個圓球形的卵黃(蛋黃),這才是卵細胞。卵黃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膜,叫卵黃膜,即是細胞膜。卵黃一般分層,由黃卵黃與白卵黃以同心圓形成相間排列組成,中間有卵黃心,以卵黃心頸與胚盤相連,沿雞蛋長軸,卵黃的兩端由濃稠的蛋白質組成卵黃繫帶,它使卵細胞維持在蛋白中心,起著緩衝作用,防止卵的**,有利於卵的孵化。
卵黃上有乙個白色的小圓盤(就是在蛋黃上看到的小白點),這是由細胞核與一部分細胞質組成,這就是胚盤。如果是受精卵,胚盤在適宜的條件下就能孵化出雛雞。
雞蛋殼是如何產生的?
4樓:強哥四十了
雞蛋的形成過程,成熟的卵泡進入輸卵管,輸卵管分泌的蛋白將卵黃包住,然後逐漸下行,形成內外殼膜,最後到達子宮部,子宮部是蛋殼形成的地方。蛋殼的基本成分是cac03,含量大約為95-98%,其餘的為蛋白質,子宮部利用自身代謝產生的co2在碳酸酐酶作用下與水結合成h2co3,h2co3離解而產生co32-,co32-再與血液中的ca結合成cac03,caco3均勻的沉積於蛋殼膜上,形成堅硬的蛋殼。
雞蛋殼為什麼有的是綠色的呢,為什麼煮熟的雞蛋殼上面有綠色的圓圈
30秒不 禽類蛋殼顏色有3 種 綠殼 褐殼 白殼。顏色的色素組成有3 種 原卟啉 ix 膽綠素 ix 膽綠素的鋅螯合物。原卟啉 ix形成黃色 粉紅色 淡黃色或褐色,而膽綠素及其鋅螯合物將引起藍色和綠色。這3 種色素按不同比例,就可以形成從紫藍色到橄欖綠的不同顏色。蛋殼的色素合成是由一個主效基因及幾個...
怎樣在不打破蛋殼的情況下鑑別生熟雞蛋呢?
能轉起來的是熟雞蛋,轉不起來的是生雞蛋。先轉一轉,轉得快的是熟的。如果你是個弱智,就讓母雞孵一段時間,能出小雞的是生的,不能出的就是熟的。讓母雞孵一段時間,能出小雞的是生的,不能出的就是熟的。拿在手裡搖一搖晃一晃,聽到過或感覺到有滾動的話即為生雞蛋,反之則為熟雞蛋。熟的雞蛋搖起來沒有聲音。生的雞蛋搖...
怎麼判斷雞蛋是能孵出小雞的蛋的,怎樣辨別雞蛋是否可以孵化小雞
皋依然保楠 拿著雞蛋對著燈光看如果發現蛋黃附近有絮狀物等不透明物體則為受精卵。沒有則不是。壞蛋除外。孵化期中,還要進行幾次光照檢查,雞胚第一次照蛋是在孵化後5 6天,主要檢查種蛋的受精率和胚胎髮育情況。發育正常的胚胎在燈光照驗下,隱約可見胚胎上浮,卵黃囊上的血管網向四周擴張如蜘蛛網狀。弱胚血管纖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