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長城磚的尺寸,長城上磚的尺寸是多少

時間 2021-10-15 13:39:10

1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磚 :是明代修建長城所用的主要建築材料。長城磚均為青灰色,沙泥質。

由於各窯口土質不同,個別磚含雜質量較大。長城磚按其形制和用途可分為長磚、方磚、垛口磚、望孔磚、射孔磚、旗杆磚以及城牆上截斷流水使其排出牆體的流水磚槽,而在長磚和方磚中又有帶文字磚和無文字磚兩類。

一、長磚:這類磚是城牆及其附屬建築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個別磚內含大粒粗砂。

正面較光滑,反面粗糙。尺寸絕大多數為長37釐米、寬15釐米、厚9釐米。在遷西縣大嶺寨磚窯內發現的燒好未用的長磚,尺寸為長41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

在遷安縣白羊峪附近的一座謊城,其城門磚也屬長磚,尺寸為長47釐米、寬21釐米,厚12釐米。

二、方磚: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正面較光滑,反面粗糙,長寬37釐米,厚9釐米。方磚大多用於城牆頂部的水漫鋪地,有些敵臺內部基座表面也用方磚鋪地,如遷安縣徐流口1號敵臺內就是方磚。

三、垛口磚:可分為垛磚及垛頂磚兩種。壘砌垛部的磚一般為一側呈三角形,一側為長方形,三角形的一側位於垛口處,使垛口形成抹角以擴大視野,而不是方形的垛口,這類磚寬度為牆寬,約49釐米。

因為壘築的需要,牆體必須壓縫,所以又燒製出將垛磚縱向一分為二的青磚,寬度為整塊垛磚的一半。垛頂磚兩側呈坡形,中部成脊,表面光滑,底面粗糙,橫斷面呈三角形。但也有的垛頂磚其兩側三角形狀並不相同,一端角度較大,一端則呈銳角。

尺寸為邊長21釐米,脊長37釐米,角度較大的三角面三邊尺寸為25釐米、36釐米、16釐米,銳角三角面兩邊尺寸為28釐米、27釐米。

四、望孔磚:方形,中部有一近圓形的穿孔,表面光滑並飾凸形卷草紋,背面無紋飾且粗糙,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長寬20釐米,厚9釐米,中孔直徑15釐米。

五、射孔磚:預製,大體為方形,但在中部至底部為一穿孔,孔的上半部拱形,下半部長方形。泥質,青灰色。

有些射孔磚在表面模印凸形卷草花紋。長寬25釐米,厚9釐米。孔高16釐米,寬9釐米。

但個別地段城牆很多射孔是壘築城牆時預留下的方形孔,只在射孔上面的長磚上磨製出花紋,形成頗具特色的磚形。這類射孔磚基本為長方形,與普通長磚尺寸基本相同。

六、旗杆磚:同旗杆石一樣置於垛口處,起垛口基石的作用,形狀也大體相同。在唐山境內長城調查中,僅在遷安縣小官北段的長城城牆上發現過旗杆磚,而且所有的旗杆磚均在內側城牆上,是與長城磚同樣燒製的。

總體為長方形,磚正面兩側呈坡形,中間成一脊,兩側凹進成三角形壘砌在牆體上。總長80釐米,寬44釐米,中孔直徑5釐米,深2.5釐米。

七、流水槽用磚:包磚城牆大約隔23米設定一處排水孔,使城牆表面的水能排出牆體,這就需要在城牆水漫上壘砌一排高於水漫的擋水設施,使水在此處順溝槽流向排水孔,排水孔處設吐水石槽。這擋水設施就是用長方形青磚橫向側砌於水漫之上,凸出表面的部分將方稜磨製成圓形。

八、單字磚:這在文字磚裡佔大多數。在磚的平面印有「左」、「中」或「右」一個字,均為陽文,楷書,大多字外無邊框,字型印於磚平面中間。

但在遵化境內城牆上發現帶有邊框的「中」字磚,且字型較大,同為陽文楷書,印在磚的平面但稍靠一側。

九、兩字磚:目前發現的有「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五種。在遷西縣大嶺寨磚窯出土了一批燒製完成卻未使用的「左三」長城磚。左三磚主要有四種型別:

1、陰刻「左三」兩字,楷書,字型小,字外有邊框,印在磚的側面;

2、陰刻「左三」兩字,楷書,字型較大,字外無邊框,印在磚的平面;

3、陽文「左三」兩字,楷書,字型較大,無邊框,印在磚的平面;

4、在磚的側面及平面均有「左三」兩字。同在大嶺寨村還發現「左一」、「左二」、「右一」及「右二」幾類長城磚,現砌築在村民房屋上。均為陰刻楷書,字型小且字外帶有邊框,與「左三」磚風格完全一致。

2樓:

長城城磚尺寸不同,bai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最常見的尺寸是:

長39釐米,寬18釐米,厚9釐米。

2、相對比較常見的尺寸是:

長24裡面,寬11.5裡面,厚5.3裡面,加上砌築用灰縫的厚度8~10mm,正好4塊磚長加灰縫為1m,8塊磚寬加上灰縫為1m,16塊磚厚加上灰縫為1m,合起來方1m3磚砌體。

3、還有幾種不太常見的尺寸:

(1)長37釐米、寬15釐米、厚9釐米;

(2)長41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

(3)長47釐米、寬21釐米,厚12釐米;

(4)長25釐米、寬36釐米、厚16釐米;

隨著制磚技術不斷髮展,明代磚製品產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簷牆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築水平。

3樓:召鬱

量過半塊,寬19釐米左右,厚7釐米左右。

長城上磚的尺寸是多少?

4樓:夢雲

長城城磚尺寸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最常見的尺寸是:

長39釐米,寬18釐米,厚9釐米。

2、相對比較常見的尺寸是:

長24裡面,寬11.5裡面,厚5.3裡面,加上砌築用灰縫的厚度8~10mm,正好4塊磚長加灰縫為1m,8塊磚寬加上灰縫為1m,16塊磚厚加上灰縫為1m,合起來方1m3磚砌體。

3、還有幾種不太常見的尺寸:

(1)長37釐米、寬15釐米、厚9釐米;

(2)長41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

(3)長47釐米、寬21釐米,厚12釐米;

(4)長25釐米、寬36釐米、厚16釐米;

隨著制磚技術不斷髮展,明代磚製品產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簷牆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築水平。

擴充套件資料:

長城磚的主要種類:

1、長磚:

這類磚是城牆及其附屬建築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個別磚內含大粒粗砂。正面較光滑,反面粗糙。

2、方磚:

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正面較光滑,反面粗糙。

3、垛口磚:

可分為垛磚及垛頂磚兩種。壘砌垛部的磚一般為一側呈三角形,一側為長方形,三角形的一側位於垛口處,使垛口形成抹角以擴大視野,而不是方形的垛口。

望孔磚:方形,中部有一近圓形的穿孔,表面光滑並飾凸形卷草紋,背面無紋飾且粗糙,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

4、射孔磚:

預製,大體為方形,但在中部至底部為一穿孔,孔的上半部拱形,下半部長方形。泥質,青灰色。有些射孔磚在表面模印凸形卷草花紋。

5、旗杆磚:

同旗杆石一樣置於垛口處,起垛口基石的作用,形狀也大體相同。在唐山境內長城調查中,僅在遷安縣小官北段的長城城牆上發現過旗杆磚,而且所有的旗杆磚均在內側城牆上,是與長城磚同樣燒製的。

5樓:土巴兔裝修

中國標準的粘土磚尺寸是240×115×53mm,加上砌築用灰縫的厚度8~10mm,正好4塊磚長加灰縫為1m,8塊磚寬加上灰縫為1m,16塊磚厚加上灰縫為1m,合起來方1m3磚砌體。該模數尺寸很好,因此稱其為「標準磚」。4×8×16=512(塊)。

砌體中每立方米需用磚512塊標準磚?(砂漿用量:1-0。

24×0。115×0。053×512=0。

748m3)。 其它磚的模數尺寸也都是按這個思路走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磚磚是明代修建長城所用的主要建築材料。長城磚均為青灰色,沙泥質。由於各窯口土質不同,個別磚含雜質量較大。

長城磚按其形制和用途可分為長磚、方磚、垛口磚、望孔磚、射孔磚、旗杆磚以及城牆上截斷流水使其排出牆體的流水磚槽,而在長磚和方磚中又有帶文字磚和無文字磚兩類。下面一一介紹。

長磚:這類磚是城牆及其附屬建築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個別磚內含大粒粗砂。

正面較光滑,反面粗糙。尺寸絕大多數為長37釐米、寬15釐米、厚9釐米。在遷西縣大嶺寨磚窯內發現的燒好未用的長磚,尺寸為長41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

在遷安縣白羊峪附近的一座謊城,其城門磚也屬長磚,尺寸為長47釐米、寬21釐米,厚12釐米。

方磚: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正面較光滑,反面粗糙,長寬37釐米,厚9釐米。方磚大多用於城牆頂部的水漫鋪地,有些敵臺內部基座表面也用方磚鋪地,如遷安縣徐流口1號敵臺內就是方磚。

垛口磚:可分為垛磚及垛頂磚兩種。壘砌垛部的磚一般為一側呈三角形,一側為長方形,三角形的一側位於垛口處,使垛口形成抹角以擴大視野,而不是方形的垛口,這類磚寬度為牆寬,約49釐米。

因為壘築的需要,牆體必須壓縫,所以又燒製出將垛磚縱向一分為二的青磚,寬度為整塊垛磚的一半。垛頂磚兩側呈坡形,中部成脊,表面光滑,底面粗糙,橫斷面呈三角形。但也有的垛頂磚其兩側三角形狀並不相同,一端角度較大,一端則呈銳角。

尺寸為邊長21釐米,脊長37釐米,角度較大的三角面三邊尺寸為25釐米、36釐米、16釐米,銳角三角面兩邊尺寸為28釐米、27釐米。

望孔磚:方形,中部有一近圓形的穿孔,表面光滑並飾凸形卷草紋,背面無紋飾且粗糙,泥質,青灰色,質地堅硬。長寬20釐米,厚9釐米,中孔直徑15釐米。

射孔磚:預製,大體為方形,但在中部至底部為一穿孔,孔的上半部拱形,下半部長方形。泥質,青灰色。

有些射孔磚在表面模印凸形卷草花紋。長寬25釐米,厚9釐米。孔高16釐米,寬9釐米。

但個別地段城牆很多射孔是壘築城牆時預留下的方形孔,只在射孔上面的長磚上磨製出花紋,形成頗具特色的磚形。這類射孔磚基本為長方形,與普通長磚尺寸基本相同。

旗杆磚:同旗杆石一樣置於垛口處,起垛口基石的作用,形狀也大體相同。在唐山境內長城調查中,僅在遷安縣小官北段的長城城牆上發現過旗杆磚,而且所有的旗杆磚均在內側城牆上,是與長城磚同樣燒製的。

總體為長方形,磚正面兩側呈坡形,中間成一脊,兩側凹進成三角形壘砌在牆體上。總長80釐米,寬44釐米,中孔直徑5釐米,深2.5釐米。

流水槽用磚:包磚城牆大約隔23米設定一處排水孔,使城牆表面的水能排出牆體,這就需要在城牆水漫上壘砌一排高於水漫的擋水設施,使水在此處順溝槽流向排水孔,排水孔處設吐水石槽。這擋水設施就是用長方形青磚橫向側砌於水漫之上,凸出表面的部分將方稜磨製成圓形。

單字磚:這在文字磚裡佔大多數。在磚的平面印有「左」、「中」或「右」一個字,均為陽文,楷書,大多字外無邊框,字型印於磚平面中間。

但在遵化境內城牆上發現帶有邊框的「中」字磚,且字型較大,同為陽文楷書,印在磚的平面但稍靠一側。

兩字磚:目前發現的有「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五種。在遷西縣大嶺寨磚窯出土了一批燒製完成卻未使用的「左三」長城磚。

左三磚主要有四種型別:一,陰刻「左三」兩字,楷書,字型小,字外有邊框,印在磚的側面;二,陰刻「左三」兩字,楷書,字型較大,字外無邊框,印在磚的平面;三,陽文「左三」兩字,楷書,字型較大,無邊框,印在磚的平面;四,在磚的側面及平面均有「左三」兩字。同在大嶺寨村還發現「左一」、「左二」、「右一」及「右二」幾類長城磚,現砌築在村民房屋上。

均為陰刻楷書,字型小且字外帶有邊框,與「左三」磚風格完全一致。

誰知道長城的,誰知道長城的資料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蹟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遊...

誰知道一號國旗的尺寸,急急,謝謝

國旗標準尺寸對照表 國旗長寬尺寸按3 2比例換算 一號旗 288x192cm 二號旗 240x160cm 三號旗 192x128cm 四號旗 144x96cm 五號旗 96x64cm 國旗長寬尺寸按3 2比例換算 一號旗 288x192cm 二號旗 240x160cm 三號旗 192x128cm 四...

有誰知道18kg m軌道的截面詳細尺寸

給你舉個億煤18kg輕軌的例子,它的引數 軌高 90mm 頭寬 40mm 腰厚 10.0mm 理論重量 18.06kg m ymjt01,求採納 亂世明月 18kg m型鋼軌橫斷面圖的尺寸 mm 高 90 底寬 80 頭寬 40 腰厚 10.0 每米重量 18.06公斤。yb222 63標準 軌道鋼...